关于全省“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和“七五”普法工作意见的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6 10:06:39
——2016年7月25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甘肃省司法厅厅长杨景海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全省“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和“七五”普法工作意见,请审议。
一、关于“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情况
2011年至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普法工作者守土尽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得到普及宣传,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全社会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普法规划顺利实施
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基础性工程谋划、推动。一是认真规划部署。2011年,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省委省政府批转了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召开了全省第六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六五”普法全面启动。各市州、县区和150多个省直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六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把“六五”普法纳入各地各部门发展规划、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管理、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政绩考核。认真贯彻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按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要求,及时增添新内容,确保了“六五”普法工作紧扣时代脉搏、更具时代特征。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普遍调整充实了普法领导机构,设立了专门办事机构,确保有人抓、有入管、有人落实。省委于2015年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任组长、13名省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的省委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包括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在内的六个专项工作组,进一步完善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为“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盯紧关键环节。健全工作机制,提请省人大及时修订了《甘肃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建立完善法治宣传教育考核评估、检查督促、工作激励等制度,出台相关工作意见20余项。强化骨干培训,组织开展“六五”万名普法骨干培训工程,共举办“六五”普法骨干培训班4675期,培训专(兼)职普法骨干26.9万余人次。落实经费保障,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大部分地方和部门建立了普法经费动态增长机制,促进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满足了普法工作需求。四是强化考核督导。“六五”普法中期,省上由6名省级领导带队组成6个检查验收组进行督查评估。“六五”普法收官之年,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亲自带队、14名省级领导同志参加,组成13个工作组对14个市州、28个省直单位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大大促进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做好“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法治甘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法治理念广泛传播
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培养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一抓重点。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将宪法纳入普法重点对象法治培训和法律知识考试内容。结合纪念宪法颁布30周年,开展宪法宣传月、宣传周、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活动。省人常委会召开了全省“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座谈会,省委宣传部开展了“百名农民写宪法”活动,提升了宪法学习宣传的热度,推动了宪法精神和宪法知识的普及。二抓热点。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法治宣传教育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与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跟精准扶贫新节奏,在全省创新推出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把优质的法律服务资源送往农村,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让更多基层群众得到了普法带来的实惠。三抓节点。充分利用“3·15”、“6·26”、“12·4”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和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律巡讲、集中宣传、媒体解读、座谈研讨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重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四抓难点。坚持问题导向,抓住薄弱环节,切实加强藏区法治宣传教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藏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推动甘南州将每年三月份确定为藏区“法治宣传月”,在甘南州卓尼县开展了“尼江”地区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舟曲国家法官学院甘肃分院设立甘肃省少数民族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不断提升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三)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法律七进”为载体,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一是“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单位”活动进一步深化。推动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法治讲座、法律知识考试、任前考试等制度落到实处。在全省定期组织开展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领导干部“富民兴陇”系列讲座、“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学法活动,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六五”期间,全省各地共组织领导干部法治讲座11131次、公务员法律知识参考率达94%。二是“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深化。各地各部门针对城乡特点,以双联行动为契机,广泛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农户、法律服务进农家等普法活动,加强“两委”干部培训,培养“法律明白人”,推进社区普法“六个一”建设,逐步实现了乡村社区普法宣传常态化。“六五”期间,培训“两委”干部18.2万多人次、培养“法律明白人”565万多人,建设“六个一”社区957个。以律师为主体的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已经成为我省双联行动知名品牌。截至2016年,全省14个市州320家律师事务所的2757名律师和1300多名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工作者与8790个贫困村建立结对服务关系,实现了法律服务在全省双联村的全覆盖。通过直通车活动开展法治宣传2622场次,49.4万人次接受法治教育;开展咨询19402次,接受咨询2.93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5693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56件。三是“法律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深化。各大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法治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以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中心、警示教育基地、模拟法庭等法治教育阵地为依托,广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全省组织开展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和“唱响法治歌曲创建和谐校园”青少年主题普法教育活动,加大学生知法学法力度。“六五”期间,全省各地开展青少年法治讲座33513场次,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阵地1515个。四是“法律进企业”活动进一步深化。以创建“诚信守法企业”为载体,不断加强劳动用工、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经济贸易、企业管理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健全完善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和法律顾问制度,培训经营管理人员14.9万人次,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诚信守法、依法经营意识。五是“法律进宗教场所”活动进一步深化。各地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紧密结合“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增强法治观念,促进了宗教场所的管理更加规范、宗教活动更加有序、宗教关系更加和谐。
(四)丰富形式创新载体,法治宣传感染力不断增强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载体。一是着力打造法治宣传教育设施平台。大力实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在城乡积极建设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等,将普法园地更多向基层延伸,让城乡群众平等享有参与普法活动的机会。“六五”期间,全省各地建设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固定普法窗口共2856个。二是着力打造法治宣传文化平台。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充分运用全省实施的“乡村舞台”建设的有利契机,运用诗词、曲艺、书画、戏剧、舞蹈、摄影等艺术形式,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丰富法治文化生活,提升法治文化品位,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宣传教育。三是着力打造法治宣传教育传播平台。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开办法治专栏、专版的基础上,努力抢占新媒体普法制高点,加强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运用,实施法治宣传教育一报一网一信一博一微“五个一”工程,打造了“新、精、快、准”的传播平台,形成了庆阳市“巧儿说法”“敦煌飞天普法”等普法品牌,实现了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图像、电台上有声音、网络上有信息的多层次立体化法治宣传格局。
(五)普治结合创治并举,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一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和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和依法行政目标责任考核机制,促进了法律的有效实施,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二是进一步深化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活动。坚持人民群众在法治宣传中的主体地位,深入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六五”期间,涌现出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846个,省级“民主法治社区”191个,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理。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城市环境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精准实施专项治理,依法保障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总结“六五”普法实践,我们感到做好普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放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推进;必须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引领,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积极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必须坚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构建普法新格局。
回顾“六五”普法工作,我们也感到与全面依法治省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地方、部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创新性普及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还不够健全,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关于“七五”普法工作的意见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转发了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全国人大作出了决议。我们也研究制定了我省的“七五”普法规划,将由省委、省政府转发。
(一)“七五”普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着力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主要目标: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全民的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明显增强,厉行法治、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齐抓共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创新发展、注重实效。
(二)“七五”普法的主要任务和普法重点对象
提出了七项主要任务,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作为核心内容,并突出强调了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民族团结及国家安全法、反恐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内容,进一步适应甘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需要。还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等三方面内容。
法治宣传教育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青少年。此外,将公务员、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牧民、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也作为我省重点普法对象,以期带动全社会法治宣传教育。
(三)“七五”普法工作措施
一是丰富工作主题。在深化“法律七进”活动基础上,新增深化“法律进家庭”活动,变“法律七进”为“法律八进”。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经济社会发展政绩考核、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各级人大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各地各部门加强普法骨干培养培训。三是搞好统筹协调。健全完善普法协调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在法治宣传中的作用,实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四是健全责任制度。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和问责机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推动大众媒体健全公益普法制度。五是推进工作创新。充实普法讲师团,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创新载体阵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六是加大财政预算。把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把法治宣传教育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通过以上措施,创新普法格局,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以上是我省“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汇报和开展“七五”普法工作的意见,请予审议。
甘肃省司法厅厅长杨景海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全省“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和“七五”普法工作意见,请审议。
一、关于“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情况
2011年至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普法工作者守土尽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得到普及宣传,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全社会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普法规划顺利实施
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基础性工程谋划、推动。一是认真规划部署。2011年,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省委省政府批转了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召开了全省第六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六五”普法全面启动。各市州、县区和150多个省直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六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把“六五”普法纳入各地各部门发展规划、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管理、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政绩考核。认真贯彻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按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要求,及时增添新内容,确保了“六五”普法工作紧扣时代脉搏、更具时代特征。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普遍调整充实了普法领导机构,设立了专门办事机构,确保有人抓、有入管、有人落实。省委于2015年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任组长、13名省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的省委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包括法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组在内的六个专项工作组,进一步完善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为“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盯紧关键环节。健全工作机制,提请省人大及时修订了《甘肃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建立完善法治宣传教育考核评估、检查督促、工作激励等制度,出台相关工作意见20余项。强化骨干培训,组织开展“六五”万名普法骨干培训工程,共举办“六五”普法骨干培训班4675期,培训专(兼)职普法骨干26.9万余人次。落实经费保障,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大部分地方和部门建立了普法经费动态增长机制,促进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满足了普法工作需求。四是强化考核督导。“六五”普法中期,省上由6名省级领导带队组成6个检查验收组进行督查评估。“六五”普法收官之年,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亲自带队、14名省级领导同志参加,组成13个工作组对14个市州、28个省直单位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大大促进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做好“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法治甘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法治理念广泛传播
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培养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一抓重点。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将宪法纳入普法重点对象法治培训和法律知识考试内容。结合纪念宪法颁布30周年,开展宪法宣传月、宣传周、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活动。省人常委会召开了全省“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座谈会,省委宣传部开展了“百名农民写宪法”活动,提升了宪法学习宣传的热度,推动了宪法精神和宪法知识的普及。二抓热点。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法治宣传教育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与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跟精准扶贫新节奏,在全省创新推出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把优质的法律服务资源送往农村,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让更多基层群众得到了普法带来的实惠。三抓节点。充分利用“3·15”、“6·26”、“12·4”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和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律巡讲、集中宣传、媒体解读、座谈研讨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重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四抓难点。坚持问题导向,抓住薄弱环节,切实加强藏区法治宣传教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藏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推动甘南州将每年三月份确定为藏区“法治宣传月”,在甘南州卓尼县开展了“尼江”地区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舟曲国家法官学院甘肃分院设立甘肃省少数民族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不断提升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三)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法律七进”为载体,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一是“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单位”活动进一步深化。推动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法治讲座、法律知识考试、任前考试等制度落到实处。在全省定期组织开展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领导干部“富民兴陇”系列讲座、“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学法活动,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六五”期间,全省各地共组织领导干部法治讲座11131次、公务员法律知识参考率达94%。二是“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深化。各地各部门针对城乡特点,以双联行动为契机,广泛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农户、法律服务进农家等普法活动,加强“两委”干部培训,培养“法律明白人”,推进社区普法“六个一”建设,逐步实现了乡村社区普法宣传常态化。“六五”期间,培训“两委”干部18.2万多人次、培养“法律明白人”565万多人,建设“六个一”社区957个。以律师为主体的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已经成为我省双联行动知名品牌。截至2016年,全省14个市州320家律师事务所的2757名律师和1300多名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工作者与8790个贫困村建立结对服务关系,实现了法律服务在全省双联村的全覆盖。通过直通车活动开展法治宣传2622场次,49.4万人次接受法治教育;开展咨询19402次,接受咨询2.93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5693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56件。三是“法律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深化。各大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法治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以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中心、警示教育基地、模拟法庭等法治教育阵地为依托,广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全省组织开展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和“唱响法治歌曲创建和谐校园”青少年主题普法教育活动,加大学生知法学法力度。“六五”期间,全省各地开展青少年法治讲座33513场次,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阵地1515个。四是“法律进企业”活动进一步深化。以创建“诚信守法企业”为载体,不断加强劳动用工、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经济贸易、企业管理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健全完善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和法律顾问制度,培训经营管理人员14.9万人次,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诚信守法、依法经营意识。五是“法律进宗教场所”活动进一步深化。各地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紧密结合“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增强法治观念,促进了宗教场所的管理更加规范、宗教活动更加有序、宗教关系更加和谐。
(四)丰富形式创新载体,法治宣传感染力不断增强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载体。一是着力打造法治宣传教育设施平台。大力实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在城乡积极建设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等,将普法园地更多向基层延伸,让城乡群众平等享有参与普法活动的机会。“六五”期间,全省各地建设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固定普法窗口共2856个。二是着力打造法治宣传文化平台。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充分运用全省实施的“乡村舞台”建设的有利契机,运用诗词、曲艺、书画、戏剧、舞蹈、摄影等艺术形式,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丰富法治文化生活,提升法治文化品位,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宣传教育。三是着力打造法治宣传教育传播平台。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开办法治专栏、专版的基础上,努力抢占新媒体普法制高点,加强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运用,实施法治宣传教育一报一网一信一博一微“五个一”工程,打造了“新、精、快、准”的传播平台,形成了庆阳市“巧儿说法”“敦煌飞天普法”等普法品牌,实现了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图像、电台上有声音、网络上有信息的多层次立体化法治宣传格局。
(五)普治结合创治并举,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一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和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和依法行政目标责任考核机制,促进了法律的有效实施,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二是进一步深化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活动。坚持人民群众在法治宣传中的主体地位,深入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六五”期间,涌现出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846个,省级“民主法治社区”191个,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理。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城市环境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精准实施专项治理,依法保障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总结“六五”普法实践,我们感到做好普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放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推进;必须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引领,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积极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必须坚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构建普法新格局。
回顾“六五”普法工作,我们也感到与全面依法治省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地方、部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创新性普及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还不够健全,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关于“七五”普法工作的意见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转发了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全国人大作出了决议。我们也研究制定了我省的“七五”普法规划,将由省委、省政府转发。
(一)“七五”普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着力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主要目标: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全民的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明显增强,厉行法治、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齐抓共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创新发展、注重实效。
(二)“七五”普法的主要任务和普法重点对象
提出了七项主要任务,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作为核心内容,并突出强调了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民族团结及国家安全法、反恐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内容,进一步适应甘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需要。还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等三方面内容。
法治宣传教育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青少年。此外,将公务员、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牧民、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也作为我省重点普法对象,以期带动全社会法治宣传教育。
(三)“七五”普法工作措施
一是丰富工作主题。在深化“法律七进”活动基础上,新增深化“法律进家庭”活动,变“法律七进”为“法律八进”。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经济社会发展政绩考核、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各级人大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各地各部门加强普法骨干培养培训。三是搞好统筹协调。健全完善普法协调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在法治宣传中的作用,实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四是健全责任制度。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和问责机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推动大众媒体健全公益普法制度。五是推进工作创新。充实普法讲师团,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创新载体阵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六是加大财政预算。把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把法治宣传教育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通过以上措施,创新普法格局,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以上是我省“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汇报和开展“七五”普法工作的意见,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