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5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5 09:53:46
2016年7月14日省十二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省人大常委会:
省十二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了省财政厅《关于2015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和省审计厅《关于201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2015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15年,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省级一般公共收入预算为220.9亿元,年终决算收入221.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4%,同比增长12.8%。省级一般公共支出预算为700.2亿元,预算执行中变动为755.3亿元,年终决算支出695.4亿元,完成预算的92.1%,增长17.8%。收支相抵,累计结余59.9亿元,全部为项目结转资金,比上年减少36亿元。
2015年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18.9亿元,支出304.4亿元。收支相抵,累计结余14.5亿元。
2015年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7.7亿元,支出7.7亿元。收支相抵,累计结余10亿元。
2015年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81.5亿元,支出167.5亿元,累计结余309.9亿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5年省人民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认真贯彻预算法,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序推进财税改革,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较好地完成了省人大批准的预算。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15年省级决算草案。
同时,2015年省级决算也反映出财政运行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趋缓,平衡压力加大;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有待进一步细化;有些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由于项目准备不足、审核进度较慢没有形成有效支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财政监督管理仍显薄弱,绩效考评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2015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揭示了在省级预算执行和管理、重点资金和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政策落实以及省属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加强预决算和专项资金管理、强化部门主体责任、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审计建议。建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审计建议,认真扎实做好整改工作,整改情况于11月下旬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针对2015年省级决算和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努力做好财政收入征管工作。积极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创新投入方式,积极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增加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强财政增收后劲。加大财政收入征缴力度,严格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进一步改进预决算编报。严格执行预算法和甘肃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进一步提高预决算编报质量。着力加强项目库建设,做好财政预算与项目衔接,大幅提高预算资金细化到具体项目的比例,增强预算的执行力。完善决算报告内容,将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和政府举借债务情况作为报告的重要内容。同时,省财政厅要督促市县财政部门依法依规规范预决算编报。
(三)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对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完善专项资金、基金项目的评价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部门主体责任。逐步将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目标及其评价结果随部门预决算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加强对市县财政收支、专项转移支付使用、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推进绩效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四)大力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完善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和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推进省与市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加强与年度预算有效衔接。强化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积极消化存量、严控增量,坚决禁止各种变相、违规举债和担保行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五)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建立健全覆盖全部预算资金和预算管理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大政策、民生领域、重点项目投资、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对违法违规问题的追责和问责。有关部门要履行主体责任,及时整改并公开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