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行动的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7 22:17:48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行动的报告
——2024年7月23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李德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双千行动”按照“不换频道、微调内容”的原则,省市县三级人大组织2478名四级代表,运用“八看五分析”,紧盯项目谋划是否契合形势、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预期、项目服务是否有力有效、项目效果是否增强动能,采取实地考察、观看视频、座谈交流、询问点评等方式,对1533个项目进行调研视察,深入了解情况,梳理存在问题,分析原因症结,研究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建设的成效和特点
各地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立足全局谋项目、全力以赴招项目、凝聚合力建项目,形成了项目建设大提速、项目产能大释放的良好态势。
一是项目拉动更趋明显。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项目开工复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同比提升较大。全省工业固投1-6月增长22.2%,高出全国水平9.6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4,规上工业增速、工业固投增速均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84.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74%。积石山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开工242个,完成投资60.47亿元。
二是补链延链加速推进。坚持延补升强一体发力,推动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石油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链聚集度和附加值不断提高。1-5月,14条重点产业链产值总规模超过4900亿元,其中冶金有色产业链实现产值超过1500亿元,石化化工产业链实现产值超过950亿元,新材料产业链实现产值480亿元,尤其是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5639万千瓦,居全国第2位。各地以天水麻辣烫出圈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引领,实施文旅项目595个。
三是改革创新动能增强。紧扣短板弱项和堵点断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业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全省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重离子加速器、钍基熔盐堆等大科学装置运行,“基于加速器的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高端装备特种润滑与密封材料研发测试平台”等国家“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获批建设,孕育重大原始创新的基础不断厚植。
四是招商引资成绩喜人。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以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为核心开展精准招商,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地。1-6月,全省共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3706个、到位资金4303.84亿元,同比增长69.72%。新签约项目2165个、2498.19亿元,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8个;成功引进“三个500强”企业29家,新签约项目75个、435.7亿元。第三十届兰洽会期间签约合同项目总额6039.55亿元,较上届增长7.7%,呈现出投资体量增大、项目数量增多的特点。
五是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担当、实践评价,各级干部紧弓拉满、激情满格,工作状态不断提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畅通涉企问题受理服务渠道,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振,政企交流更加顺畅,政商关系更加亲清有为,市场活力不断迸发,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提升、获得感持续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这次省市县三级调研视察共发现472个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部分政策影响不容忽视。国家和省上为了积极应对发展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个别政策措施给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带来的影响需要高度关注。光伏产业方面,省发改委等部门去年10月下发《甘肃省2024年省内电力中长期年度交易组织方案》,将用电谷段调整为9点至17点,该时段中长期交易上限价由0.2462元下调至0.1539元,谷段时间较长,且与光伏发电时段重合,导致光伏项目收益下滑,影响新能源企业投资积极性,河西地区光伏项目停建较多。新机制方面,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出台《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从项目内容、模式、领域、建设、运营、监管等诸多方面对政企合作进行了系统规范,使项目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由于各地和有关部门超前谋划不足、应对不够及时,符合要求的项目数量和规模都有所下降。公平竞争方面,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范了税收、非税、社保费、财政奖励、补贴等优惠政策,明确规定全面禁止“税收优惠政策”招商行为,对传统招引方式带来不小挑战,亟待从拼优惠向拼服务转变。民间投资方面,受市场预期不稳定等影响,民营企业“不敢投”“不愿投”“不能投”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一些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投资回收周期相对较长、收益水平相对较低,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不强。
二是引强育新力度还需加大。尽管项目数量比较多,但整体结构偏低偏粗,质量有待提高。从项目结构看,总体呈现“四多四少”,即基础设施类项目多、产业类项目相对少,传统加工类项目多、高新技术项目相对少,政府投资类项目多、市场竞争类项目相对少,续建项目多、新建项目相对少。比如,双碳项目以减碳技术为主,零碳、负碳技术项目相对缺失,加工项目大多都是盈利水平较低的板材、线材、铝材等初级产品,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成长性不足。从项目生成看,一些地方对“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研究不透,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把握不准,对企业和项目认知不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项目通过率较低。从项目储备看,考虑发展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等方面还有不足,新入库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体量都在往下走,头部企业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不多,大项目好项目储备呈下滑态势,在库项目支撑投资平稳增长后劲不足。
三是协同发展程度尚待提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在更大范围内强化要素配置,推进高质量协同发展还有不小差距。省级统筹有待提升,省上通过政策引导、机制构建等方式,推动地企、地地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不够,市州、县区之间尚未形成土地、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优化组合。跨层级、跨区域、跨领域协作平台还未贯通,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内容不精准、来源不稳定、供需不匹配等情况,“信息孤岛”“数据烟囱”问题还需进一步破解。同时,省级考核指标杠杆有待改进完善,需要在减量、优化、精准、特色上下功夫。区域协同亟待深化,兰州与其他市州在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方面互动不足,联动发展不充分。据统计,近几年全省每年创新专利约1.1万个,兰州达1万多个,其余市州仅有0.1万个。兰白、酒嘉、金武等市在加快推进一体化、融合化发展上存在差距。“飞地”打造尚待强化,由于机构设立、财税体系、人才落户、重点产业等社会管理体制不够清晰,企业用房、员工住房、子女教育、人才引进等政策不够明晰,“飞地经济”“地瓜经济”发展不充分,特别是利用发达地区科技产业人才优势,建立“反向飞地”助力项目建设还需大力推进。
四是部分要素保障制约趋紧。各地程度不同地存在土地、能源、资金等保障不充分的问题,要素成本偏高。用地矛盾较为突出,国土空间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约束性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立起来,一些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土地置换等问题,土地手续办理需要调整规划和土地性质,审批难度大,落不了地。县(市)区项目建设标准用地短缺,无法做到“拿地即开工”,影响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水资源管理水平低,水资源短缺与利用粗放并存,尤其是河西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益不高,地表水开发利用率逼近生态平衡极限,在项目引进和工艺选择上更应该极限节水、精打细算。有的地方现状用水量已超出2025年用水总量控制红线指标5亿多立方米,个别市州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全省的2.2倍、全国的2.8倍。项目资金短缺,投资主体市场化不充分,大部分项目依赖地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引力不足、活力不强,政府部门、担保公司、银行之间信息共享、对接联系机制还需完善。金融机构出于安全性考虑,不敢贷、不愿贷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专业人才紧缺,因地域环境制约及企业效益不高、薪酬待遇低等因素,大部分企业缺乏高端专业性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职工素养有待提高,熟练技术人员流失较多。
五是生态与发展还需更好统筹。各地注重在项目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但不善于“弹钢琴”,统筹兼顾少,单打一现象突出。底线意识树得不牢,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项目仍然充满期待,对“不能让今天的发展成为明天的障碍”警觉性不够高,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压力较大。耦合共生不够紧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提升空间较大,戈壁农业、特色林果业、中药材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效应不明显,养绿护绿、节水惜水与中水回收利用不能同步,文旅和生态融合度不高,生态旅游产品培育不够,消费场景供给不足。投入保障与需求差距较大,有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部分乡村环保设施养护不到位、利用率不够高,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创新不够,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利用市场作用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还有很大空间。园区建设与发展阶段不匹配,个别地方集约节约思想树得不牢,有的园区占地几千亩但现有建设不足十分之一,而且园区之间协同发展不够,相互缺乏实质性联系与合作,未形成产业集聚和联动效应,存在“大、多、散、空”的现象。据了解,有的地方一个县区就规划了9个园区,可只有几个项目落地,造成土地和生态资源的浪费。
六是系统谋划能力有待提升。注重通盘筹划,在实现工作力量有机整合和资源有效利用上还有不足。一方面,前期工作不够扎实。一些项目由于前期手续办理不及时,影响推进速度。有些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不科学,使项目建设面临风险,或建成后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据了解,有的地方计划投资几十亿的项目,前期投入只是3000万的贷款,后期资金没着落,势必造成新的政府债务或烂尾工程。另一方面,项目推进不够有力。有的地方“重争取轻建设”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项目一旦争取下来,环评、资金、土地等服务不及时,后续工作节奏较缓,影响了项目投资建设,项目推进的可持续性不足,有数量没增量。同时,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有的地方落实“一窗通办”“证照联办”“项目帮办代办”等服务和“六必访”、项目专班推进等制度有差距,“有态度、没办法、效率低”问题突出,在有效服务市场主体、全面优化服务流程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三、推动项目建设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趋势,结合各地实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再用力。
一是紧扣目标定位,在谋划储备优质项目上再用力。深入落实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战略部署,进一步在发展大局中精准定位谋划布局项目。扬优势,发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玉米制种、肉奶、中药材等产业优势,推进行业标准化,解决产品开发碎片化、低端化问题,推动优势产业集约高效发展;做大“文旅+”市场规模,科学布局、整体设计,科技赋能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推动文旅产业全链条打造、体系化跃升、爆发式增长;发挥资源优势,综合考虑环境容量、资源耗度、投资密度,形成梯次推进、良性循环的项目运作格局,在规模体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强龙头,充分发挥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白银公司、中核四○四等大型企业优势,当好产业“龙头”和“链主”,瞄准行业龙头、绘准招商图谱,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支持兰石集团、佛慈制药等骨干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发展活力;推动龙头企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开发新产品、新业态,拓展新发展空间。重培育,通过人工智能重塑产业发展,打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封测、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枢纽节点的算力服务能力,建设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拓展对接东部城市数据存算需求市场,构建“互联网+”供应链模式和商业模式。调结构,全面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拓存创增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程,加快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加快推进煤化工等产业高效利用,促进化工与“绿电”“绿氢”等新能源产业耦合,培育更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二是聚焦创新突破,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再用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围绕新质生产力谋划好项目、锻造产业链,不断厚植发展动能。布局新产业,及早做好“十五五”重大项目筹划,制定产业发展图谱,谋划一批技术升级、数字赋能、安全环保项目;聚力培育新兴产业,紧盯通道物流、绿电、数字经济等“新风口”,加快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引擎;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发展新业态,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争取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风光电制氢等新能源电力直供试点;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前瞻性布局和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设全国(甘肃)退役风电光伏设备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区。建构新机制,聚焦资源要素保障、债务规模控减、国有平台转型等,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打开局面;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在有效破解瓶颈制约上再用力。深刻把握新形势下要素保障内涵的新变化,全方位提升保障能力,高水平推进招商引资走深走实。破解“电”的问题,抓住国家批复支持甘肃省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的机遇,加强与国家相关规划衔接,推进新能源制氢(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打造新能源高效利用新高地;积极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加强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和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强化与周边省份电网互通,提升跨区输电通道利用率和新能源电量占比;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体系,促进电价在正常轨道上有序运行。破解“地”的问题,组织完成地方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健全监测评估预警机制;探索建立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通过增减挂钩、弹性出让、“空间换地”“腾笼换鸟”等途径,优化建设用地指标调配;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深化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提高土地投资强度,设置合理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鼓励和推广多层厂房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破解“水”的问题,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系统考虑调水、节水、改水、管水,通过水网连通、智慧管水、阶梯水价、设施改造、产业转型、再生水利用等,形成一个全面的集约节约用水体系,坚决整治违规采水、超标用水问题,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加快河西地区水网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将河西走廊调水纳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推动引大济西、引大入秦延伸增效等调水工程建设。破解“钱”的问题,用好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撬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加大对产业项目的投入,解决财政补贴资金绩效评价难问题;健全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机制,促进政银企有效对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运营,补齐民间投资不足短板;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积极推广企业首贷、信用贷款、供应链贷款等多元融资模式。
四是强化统筹协调,在促进协同发展上再用力。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把各地的自身优势变为区域优势,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深入推进区域协同,促进强省会与强工业、强科技、强县域协同发展,13个市州充分运用兰州的人力、科技、资源、交通等优势,与各自的发展深度融合,使兰州成为科技研发创新中心,13个市州成为生产加工基地,不断增强兰州的牵引力和带动力;加快建设兰白都市圈城际快速通道,构筑联通甘青宁的重大基础设施,打造西北交通物流枢纽。积极探索“飞地模式”,在发达地区谋划布局一批高能级“反向”飞地,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人才、数据、技术、资金等优质要素,形成借船出海、弯道超车的生动局面;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产业梯次转移的历史机遇,围绕重点主导产业培育方向,积极对接与东部产业溢出效应强、互补性高和市场消纳容量大、竞争力强的省区建设跨省区“飞地园区”。加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按照区位相邻、集中连片、产业互补的原则,采取“一区多园”“园中园”模式,引导主导产业链和细分产业链在专业园区内集聚发展,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竞争模式;全面梳理处置园区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积极推进高容积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工业上楼,提高园区用地保障水平和承载能力。
五是树牢“两山”理念,在助推绿色低碳发展上再用力。按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要求,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提升项目建设“含绿量”“含金量”。助推扩绿护绿,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抓好“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打造沙漠和绿洲之间坚固的绿色防沙墙。助推治污降碳,实施污染源头管控,建立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加强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入实施除尘清尘、散煤治理、控排减污、尾气减量、面源严控、生态增容等大气污染防治,彻底扭转空气质量“靠天帮忙”局面;对标国家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推动高能耗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稳妥有序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助推点绿生金,创新生态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和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推动治理项目与关联产业“融合”开发,大力推进生态与产业“两化”双强;积极探索开展林草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加快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探索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等产品创新。
六是优化服务保障,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上再用力。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不断厚植投资兴业沃土。优化政务服务,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完善政府信用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形成全省统一的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体系;聚焦企业开办、建筑许可、融资服务、合同执行、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推动制度优化、流程再造,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效能。注重靶向施策,根据各市州具体情况,精准出台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各地结合实际、科学发展;主动适应公平竞争审查税收返还政策调整最新要求,相应调整招商策略,促进良性发展。推动降本增效,积极争取建设兰新第二货运线,通过提高用电量、拓宽运输渠道、缩短货运距离降低企业成本;继续全面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行动,千方百计支持和帮助企业减负担、卸包袱、渡难关、添底气,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强化人才激励,拓宽渠道“引”才,把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结合起来,靶向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一事一议”引进高端团队;因地施策“育”才,聚焦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用心用情“留”才,通过“人才飞地”“双聘制”等灵活方式,拿出“真金白银”拴心留人,真正把人才汇聚起来。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