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7 21:41:46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5月28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中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24年5月28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中明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报告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民商事审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法院服务大局的“主战场”,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省委坚强领导、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在保障民生、维护和谐,促进创新、维护秩序,防范风险、维护稳定,优化环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795409件,审结741369件,审限内结案率93.21%。省法院在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和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商事审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经验。
一、坚持讲政治顾大局,以能动履职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合省委统战部、民建甘肃省委会、省工商联开展“万名干警联万企”行动,对接各类经营主体11385户,开展法治体检7167次,帮办实事7222件。联合省检察院出台企业合规案件协作办理办法。制定优化营商环境“10个坚决落实”“20条措施”,出台服务招商引资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1条意见”,建成全国法院首家营商环境信息平台,召开新闻发布会5场次,发布典型案例50个,创新“2+4”数字化诉讼服务新模式、人民法庭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做法入选全国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坚持既履行司法职责,又担负经济责任,全省三级法院院长直接包抓50余个重大项目。2023年全省法院“解决商业纠纷”“办理破产”两项涉法指标得分大幅提升,省法院在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全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助力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实施,审结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垄断等纠纷案件5565件。依法审结“国窖1573”“华联超市”和“放哈”“陈记牛肉面”等知名品牌商标侵权纠纷案,保护知名企业品牌价值,护航本地企业自主创新。助推文化强省建设,审结《魅力古城五彩山丹》侵权纠纷案,一次性化解涉张掖平山湖景区发展的8起注册商标权属纠纷。助促种业振兴,联合省农业农村厅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基地、种业纠纷调解站,发布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杂交玉米新品种技术秘密侵权案入选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审理的涉荷兰某公司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案,树立了甘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良好国际形象。省法院在质量强省工作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全力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树立尊重公司自治、维护交易安全理念,审结公司企业类纠纷案件3834件。成功审结某大型国有企业BOT合同纠纷案,盘活国有资产超40余亿元。规范公司及其股东行为,审结公司决议效力、股东资格确认等纠纷案件2814件,兰州某商贸公司等股东资格确认案入选最高法院参考案例。引导资本助推实体发展,审结标的额达20亿元的新力某地产公司对赌协议系列案件。审结证券、期货等案件2810件,妥善审理皇台酒业公司、海默科技公司、众兴菌业公司等证券虚假陈述纠纷系列案,规范资本市场秩序。审结标的额达132亿元的光大公司信托系列案,以穿透式思维保护各方利益。
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出清新生。出台《破产案件审理指南》《破产案件援助资金使用办法工作指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推动成立甘肃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开展破产清积行动,破产案件结案率从2022年全国第16位上升至第6位。受理破产及其衍生诉讼案件927件,推动64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金川某公司破产清算案,盘活企业资产5.51亿元;金鑫科技、超越农业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重整走出困境。恒康医疗重整成功后,股价市值短期内从30多亿元最高涨到192亿元,特别是对其名下“独一味”品牌的保护,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该案被最高法院和省委省政府多次表扬。
二、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以职能延伸着力赋能社会治理
着力推动金融风险防控化解。出台《金融案件审理指南》,审结金融纠纷案件8.82万件,与最高法院上下联动,通过调解帮助省属某银行短期内回收最大单笔金融债权现金25.1亿元。推动建立金融司法协同机制,矿区法院集中管辖兰州辖区金融民商事二审案件,促进金融纠纷案件多元化解和高效处理。加大金融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部署开展“百日攻坚”,制定《工作指引》,共回收金融债权394.3亿元。针对司法审判中发现的金融机构行业风险和共性问题,向省委省政府呈送专题调研报告,与金融监管部门召开联席会,并发出首份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书,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省委金融办高度重视和有效回应。积极参与恒大、海昇等在甘重大风险事件专班工作,为省委省政府依法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积极服务“保交楼”,94个涉诉楼盘“输血复活”,保障交楼8万多套,接受广州中院移送恒大商票案件241起,对省住建厅反映的山东等地法院查封我省保交楼项目积极沟通解决。统筹化解某资产公司涉1000多户群众房屋权属纠纷系列案,多方面引导纠纷双方与当地政府达成“一揽子”化解处置意见。联动化解“登记难”,对进入审判执行程序的9221套无法办证房屋解除查封,化解率达到97%,帮助未进入诉讼的98.5%的房屋清除法律障碍,省法院民一庭被评为全省登记难工作先进集体。省法院对近三年3万多件建工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向省住建厅提出治理建议并建立联动机制。甘肃法院护航重大项目建设、司法助力化解登记难经验做法入选最高法院诉源治理典型案例。
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妥善化解群众身边的“小案”“难事”,审结涉民生纠纷案件20万件。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13.11万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等3390份。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2万件,依法审理了某环保公司竞业限制案、村医改革后首例劳动争议案、刘某诉某供电公司劳动争议案等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权益;强化对快递、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就业群体保护,规范和促进新业态发展。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暖冬行动”,为农民工追回报酬3700万元。审结侵权纠纷案件3.89万件,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同命不同价”成为历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妥善审理好意同乘、自甘风险、宠物伤人、网络诽谤等纠纷案件,让社会充满正气正义。
着力加强司法建议工作。针对金融、未成年人教育、物业服务管理、房屋中介整顿、食药监管等领域类案高发的深层次问题,向主管部门提出治理建议,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2023年以来,全省法院民商事条线制发各类司法建议1975条,其中个案司法建议1525条,类案及综合性司法建议450条,反馈1734条,反馈率为87.8%,采纳1620条,采纳率为82.03%。针对高压输电侵权案件电网公司较重赔付义务,提出在人口稠密地区加强绝缘防范的建议,推动电网公司增加绝缘线路6800公里,从源头治理高压输电侵权隐患。新区法院联合市场监管局、消协打造的消费纠纷诉前调解模式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复制推广。省法院《关于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一、二号司法建议”有关情况的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着力打造基层治理前沿阵地。召开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矛盾纠纷的类型化、集约化、专业化处理,对道路交通、劳动争议、涉军维权、医患矛盾、家事物业纠纷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案件探索由人民法庭集中受理、高效办理。主动融入基层治理,高台县法院“一庭三所”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两当县法院“民事直说+诉源治理”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走进人民大会堂。主动服务县域经济和产业园区发展,打造了一批园区法庭、金融法庭、三农法庭、旅游法庭,“苹果法庭”“种子法庭”“薯草法庭”入选最高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三、坚持促公正提效率,以提质增效大力推动民商事审判水平提升
大力推动积案攻坚。面对案件积压严峻形势,在全国法院率先部署开展“半年清积”攻坚集中行动,全省法院审(执)结旧存案件7.1万件,清积进度达97.14%,其中一年以上积案8043件,三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清理进度位居全国前列。省法院选派30名办案骨干支援中基层法院,兰州中院选派16名法官到清积压力大的城关区等法院挂职办案,上下联动攻坚积案。开展集中整治审限管理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巩固扩大清积成效,初步实现民商事案件收结案良性循环。
大力推动审判质效争先进位。出台《审判执行工作操作规程》《规范发改案件工作办法》《严格案件审限管理规定》《全省法院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办法》,从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案件质效评估、审判态势分析等方面推动最高法院新版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有效落实。2023年,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条线有12项指标优于、位于合理区间,生效裁判被发回重审率、延长审限率等8项指标同比趋优向好,再审审查询问(听证)率、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等指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两年来,审限内结案率从73.82%提升到91.3%,上诉案件移送时间由123.54天缩短至69.46天,平均结案时间由94.88天缩短至55.56天,民商事审判实现一审、二审、再审的全提速,以更好更快更优办案实现了质效稳中有进。
大力推动群众胜诉权益兑现。抓实执行积案“清理”、执行案款“清零”,部署开展“陇原风暴”执行行动、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全省法院集中攻坚一批“骨头案”“钉子案”。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执结案件50.75万件,执行到位1147.06亿元,执结率88.5%,“3+1”核心指标跃居全国第一方阵。开展“直击执行现场”直播16场次,在线围观超5592万人次,“陇原风暴”执行行动已成为极具司法威慑力和强大影响力的甘肃司法名片。天水中院建立执源综合治理中心,实现执行案件化解关口前移。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依法慎用强制执行措施,对不需要查封的尽量不查封,能“活封活扣”的尽量采取“活封活扣”措施,通过“放水养鱼”方式激活企业“造血功能”。
大力推动诉讼服务质效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入1254个调解组织,3900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前调解案件52.71万件,诉前成功调解案件36.01万件,成功率达72.91%。与14家单位建立“点对点”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委派调解案件5.94万件,成功调解4.42万件,成功率75.91%。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等快速审理方式案件占到85.25%,司法确认案件67598件。全省法院网上成功立案10.6万件,跨域立案1562件,网上开庭91262次、网上调解576147次,电子送达244.3万次,涵盖80项指标的一站式建设综合质效位居全国第1位。
大力推动审判队伍专业化。召开全省法院民商事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加强条线指导,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降低案件发改、缩短审理周期,系统推进民商事审判现代化。改版《甘肃审判》,创办“陇法讲堂”,加强“法答网”深度应用,促进民商事审判能力水平整体提升。下发新型审判团队组建指导意见,明确“30%左右的员额法官办理70%以上民商事简单案件”目标,省法院组建12个民商事审判团队,全省基层法院组建简案快审团队660个,繁案精审团队529个,实现审判团队有序运行,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快“进”快“出”,全省民商事法官人均结案数234件,达到历史新高。完善审判权监督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好合议庭研究、院庭长阅核、专业法官会议研判、审判委员会监管等层层咨询或把关作用,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从源头上、制度上防范错案发生。以“主题教育”凝心铸魂,以“三抓三促”提能砺为,以“十项举措”争先创优,全省法院民商事条线有112场庭审、51个案例、65篇裁判文书、23篇调研报告和论文在全国、全省获奖,21个集体、42名个人受到省级及以上表彰。2023年,甘肃法院9篇民商事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民商事审判出现一些新特点、新困难和新挑战。特别是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日益增长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和问题。一是案件大幅增长。民商事一审新收案件从2013年10.63万件增长到2023年29.13万件,年均增长17.5%。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新交易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需要明晰交易规则、划定行为界限、平衡各方利益,民商事审判工作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压力大、责任重。二是审理难度加大。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争议内容更加多元,诉求类型更加多样,交易关系相互嵌套,诉讼与非诉讼程序交织,案件衍生风险多,一些案件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恶意炒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审判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民商事案件一审判决生效59.18万件。二审审结的6.67万案件中改判1.12万件、发回5836件,发改率25.5%。全省法院提起再审2137件,改判、发回1029件,再审发改率48.15%,民商事审判发改率高、上诉率高,质量指标、效率指标、效果指标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区域性案多人少有待进一步解决。民商事案件数量高位运行,一审案件数量十年来增加3倍,但政法编制未予增加。兰州市城关区、兰州新区等法院法官长期加班加点办案,工作超负荷、心理负担重。三是诉源治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多元解纷制度供给不足、经费保障不足、各类调解组织力量配备和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诉源治理功能尚未充分显现。四是司法能力水平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下业务指导还需加力推进,“案多人弱”问题在有的法院比较突出,有的法官新时代司法理念树的不够牢固,就案办案、机械办案,有的作风不佳,违法违纪问题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强力予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民商事审判在法院审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事关社会安定和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事关民生福祉和群众权益依法保障,事关全省法院工作的争先进位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全省法院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事司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党的绝对领导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民商事审判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能动履职、如我在诉,深入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推动民商事审判工作创新发展、全面提升。
(一)以思路创新引领理念革新。靠实做实“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树牢“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等新时代司法理念,推动审判理念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二)以服务创优护航发展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做到全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围绕全省重大战略实施,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做优做强民商事审判特别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破产审判、金融审判等重点工作,为市场主体活动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以主动创稳服务保障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和创新“马锡五审判方式”,强化诉源治理、执源治理、访源治理,深入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用心用情办好关系民生的“小案”“难事”,依法审理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案件,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四)以质效创先推动争先进位。强化质效意识、指标意识和先优意识,提升民商事审判效能,加强案件全周期、全流程管控,坚决将上诉率、发改率、申请再审率等居高不下、排位靠后的质效关键指标降下来,用最优质量、最高效率、最佳效果处理好每一个案件,促进审判质效全面提升。
(五)以一体创治打造过硬队伍。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不懈抓好纪律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司法能力提升年行动,抓学习、深钻研、提素质、强本领,确保业务跟得上形势、能力跟得上要求、审判跟得上发展,以司法之能增办案之效,以一域之力尽全局之责。
四、工作建议
主要提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对诉源治理工作进行立法。近年来,在省委坚强领导、省人大监督支持下,特别是在省委政法委大力推动下,全省诉源治理工作扎实推进。但从目前现状看,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少、诉讼多、信访多,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破解,建议省人大常委会从立法层面推动构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诉讼兜底”的多元共治、分层递进诉源治理新格局。同时,通过地方立法将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鼓励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最大范围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
二是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就破产案件审理中企业涉税、不动产登记办理、职工安置等问题进行调研,予以监督、协调、支持,推动设立破产案件专项援助资金,建立破产企业信息核查机制,进一步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举措落细落实。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这次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报告,充分体现了省人大对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更加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坚决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继续广泛听取代表、委员和企业家意见建议,立足更高站位、更大使命,担当更重责任,发挥更大作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作出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