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的说明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5-01-15 17:52:22
关于《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的说明
——2024年7月23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甘肃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何正义
——2024年7月23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甘肃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何正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就《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2020年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级行政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我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先后部署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大优化、大提升。但同时还存在要素保障不力、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纾困惠企政策落地有差异等问题。从制度建设来看,我省虽然在《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关于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定》中都对优化营商环境有制度性规定,但仍缺少一部综合性法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出台《条例》势在必行。
二、起草过程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建议,2023年7月,省发展改革委委托兰州大学法学院专家团队承担《条例(草案)》立法起草工作。2024年《条例》列入省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立法项目。省营商环境建设局成立后,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工作要求,倾心聚力加快《条例(草案)》立法进度,会同省人大财经委制定《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协调推进工作方案》,成立由程晓波常务副省长和李沛兴副主任共同担任组长的起草协调小组,组织召开立法协调推进会。起草过程中,程晓波常务副省长和李沛兴副主任多次关心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建议;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倒排工期、节点推进,每周听取工作进展,邀请立法机构提前介入,组织召开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6次,征求市州政府、省直有关部门意见2轮,会同有关部门对《条例(草案)》文本反复研究、修改,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审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甘肃省地方立法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省政府安排,省营商环境建设局会同省司法厅进行了立法论证、意见征求和审查修改,并按照2024年7月2日十四届省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意见作出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提交会议审议的《条例(草案)》。
三、主要内容
《条例(草案)》共7章68条。条文设置和具体规定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明确各部门职责及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细节,体现市场主体的需求,兼顾评价指标的要求,同时固化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一是规范市场环境。围绕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从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和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方面,对平等准入、公平竞争、公共资源交易、涉企收费、助企纾困、政府守信履约、清欠机制、政务诚信监督、企业合作、协会商会、市场监管、信用修复、新业态监管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二是优化政务服务。围绕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便利、高效、公开的政务服务,对办事指南、政务服务场所、数字化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惠企政策推送、证明事项、电子证照及签章、商事登记、商事变更、市场主体注销、行政许可清单、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介服务、不动产登记、纳税便利与减税降费、进出口服务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围绕设置各类要素的市场化供给、配置规则,保障市场主体需求,激发市场主体发展动力,对要素配置市场化、保障用地需求、人力资源、金融服务、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支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公用事业服务、交通物流建设、数据要素保障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四是打造法治环境。围绕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更好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对法规文件制定、政策落实、政策清理、提高审判执行效率、涉企纠纷化解、企业破产、行政执法、企业合规、法律服务体系、法治宣传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五是健全监督保障。围绕健全监督保障机制,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对人大与监察机关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投诉举报与维权、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以上说明及《条例(草案)》,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