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5-01-15 17:35:31
关于《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2024年9月24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洪滨
——2024年9月24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洪滨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托,现就《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决定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要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人大常委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围绕实施“四强”行动,依法作出决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十分必要。
二、起草过程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决定起草工作,对决定起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人大社会委会同省总工会成立工作专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研究省委工作要求和我省相关政策措施,梳理总结我省在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学习借鉴湖北省有效做法,深入临夏、天水、酒泉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省情实际,起草形成决定草案初稿,广泛征求了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各专门委员会、各市州人大常委会,省法院、省检察院、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工青妇和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以及部分省人大代表、劳模工匠代表、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经过反复修改完善,进一步征求了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9月12日,省十四届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决定草案。
三、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决定草案共七条,3100多字,阐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提出了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点任务、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引导广大劳动群众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心聚力。
二是突出劳动者素质提高。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聚焦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积极培育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主力军。
三是突出劳动者权益维护。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维护劳动群众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休息休假、困难帮扶、维权服务等方面的权益,完善制度机制,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劳动群众。
四是突出典型示范带动。完善劳模工匠培育、选树、表彰、激励制度,深化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落实劳模工匠待遇,提升劳模工匠地位,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更多劳模工匠竞相涌现,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五是突出工作机制保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财政和社会多元投入、联席会议、劳动关系协商协调、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等工作机制,为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六是突出营造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劳模工匠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鼓励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举办报告会、建设主题公园等多种传播途径和形式,讲好劳模、劳动和工匠故事,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以上说明和决定草案,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