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4-06-11 11:10:19

——2023年11月26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金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情况,请予审议。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群众要致富,产业是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近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乡村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全省上下聚焦“土特产”,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加快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全省乡村产业呈现出结构趋优、规模扩大、效益提升、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一产增加值增长5.8%,居全国第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居全国第8,近10年来首次进入全国前1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一)政策保障机制不断优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坚持系统思维谋划,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产业振兴考核机制,先后出台现代寒旱农业特色产业倍增行动、以养殖业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链长制、“甘味”农产品品牌建设等一揽子政策措施,部署乡村产业发展。将年度到县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并逐年提高资金占比。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的“五个一”机制,常态化抓点示范,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加速向特色产业集聚。开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大督导大落实”行动,组织80个督导队,每季度深入县乡村开展一次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督导。今年,省政府分别召开牛羊菜果薯药6场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市县负责同志、相关专家和企业家的意见,制定印发《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实施方案》,提出“双十双百”建设目标(十大品牌、十大园区、百强企业、百优产品),研究制定全省特色产业提质增效“1+6”方案(1个总体方案,牛羊菜果薯药6个分产业方案)和现代设施农业“1+1+5”系列文件(1个《规划》、1个《意见》和设施种植业、养殖业、渔业、冷链物流建设、粮食产地烘干5个专项《实施方案》),近期将印发执行,指导各地推动产业不断提质增效。
 
        (二)粮食安全底线守得更牢。切实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政治责任,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成立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和分区分类投资标准、贷款贴息方案、考核评价办法“1+3”政策文件,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新机制,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到今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70万亩。大力开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等综合增产技术集成推广,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争取并启动全国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省政府与国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研发各类农机装备69种,我省在今年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暨农业机械稳链强链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6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7%。深入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生产玉米种子6.8亿公斤、马铃薯原原种14亿粒。研究制定粮油抓点示范、单产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两年三茬”复种等系列技术方案,全省粮食生产呈现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稳产增产的良好态势。全省粮食产量在2020年首次迈上1200万吨大台阶后持续稳步增长,今年克服河西及中部局地严重旱情的不利影响,深入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秋欠夏补、西欠东补,预计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266.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每年外调粮食30万吨左右,我省粮食生产工作连续2年被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三)乡村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大力实施现代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落实《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等一揽子重大政策,持续推动特色产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全省一产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预计今年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4436万亩,全产业链产值5791亿元,比2020年增长63%。前三季度,全省种植中药材面积510万亩、产量155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蔬菜种植面积884万亩,产量2904万吨,高原夏菜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苹果面积580万亩、产量740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居全国第2、第3位,马铃薯面积880万亩、产量1550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羊存栏2775.4万只、出栏1725.6万只,分别居全国第3、第6位;牛存栏568.9万头、出栏174.2万头,分别居全国第7、第8位。全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90万亩,其中戈壁设施农业45.3万亩,今年6月,我省在青岛召开的全国设施农业现场会上介绍经验做法。
 
        (四)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提升。聚焦“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产业强镇42个,苹果、马铃薯今年获批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六大特色产业全覆盖,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加力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成立工作专班,编制“两库两册”,建立分产业包抓招商引资项目、分级包联农业企业的双向包抓联工作机制,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先后组团在福建泉州、山东济南、浙江杭州、陇南康县等地开展6次集中招商引资推介洽谈活动,实现全省全覆盖推介招商。今年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427场次,完成签约项目822个,签约额764亿元,开工项目779个,项目开工率95%,到位资金340亿元,资金到位率45%,新增营收 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规企业59个、营收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7个,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3470家,比2020年增长12.1%,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省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在全省产业链综合评价中排名前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打造乡村旅游样板村200个,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21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00个。今年成功举办康县美丽乡村国际论坛、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中国(静宁)苹果产业峰会,我省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五)甘味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厚植“甘味”特色农产品绿色有机底色,深入实施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290个。大力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甘味”品牌商标获得国家核准注册,先后有63个市县区域公共品牌、680家企业商标入选“甘味”品牌目录,享受品牌赋能。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权威主流媒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推介和产销对接活动,连续三年举办“甘味”品牌高质量发展论坛,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定西马铃薯”“静宁苹果”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甘味”品牌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入选2022年消费者喜爱的100个品牌。目前,我省已在全国范围内授权开设“甘味”品牌实体展销中心52家,建成线上销售电商平台17个,全省农产品网店达到9.8万多家,“线上+线下”品牌营销体系已见雏形。
 
        (六)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紧盯“三类”监测对象和低收入脱贫人口,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一键报贫”机制,启动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计划,采取以奖代补、达标奖补等方式,为7.8万户监测对象精准落实产业帮扶措施,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开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整省推进试点,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4万家,家庭农场达到6.6万家,农业生产全程托管245万亩,经营主体累计带动农户390万户,其中脱贫户142万户。持续加大东西部协作力度,举办五届“津陇共振兴”和三届“鲁企走进甘肃”活动,今年签约项目121个、金额188.68亿元,与东部共建产业园区79个,打造东西部协作示范村238个。58个脱贫县新增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35家,新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81家。持续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加大承保理赔力度,全省已签单实施农业保险品种101个,实现签单保费18.2亿元,落实农业保险赔款8.2亿元,参保农户达到171万户,其中脱贫户86.4万户。前三季度,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97元,同比增长8.4%。我省“头雁”培育做法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通报为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典型经验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省乡村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对标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质量效益总体不高。特色产业单产水平依然较低,亩均产出有差距;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农产品供给仍以鲜销为主,加工增值产品少且大多竞争力不强。休闲旅游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小众类、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
 
        (二)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一些农村供水、供电、供气条件差,道路、网络通讯、仓储保鲜等设施未实现全覆盖,产地市场、仓储物流等设施相对落后,物流经营成本高,市场调节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乡村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处在起步阶段。
 
        (三)产业链条仍然较短。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0%,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1,低于全国2.5:1的水平,农产品精深加工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发展不充分。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层次低,乡村价值功能开发不足。
 
        (四)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58%,低于全国4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率仅为66.7%,比全国低8个百分点。既有品种问题,也有种养殖技术问题,还有机械化问题。如苹果产业面临“人老树老技术老”的突出问题,附加值高的加工型、专用型马铃薯原原种缺乏。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高端智能化数字化农业发展缓慢。农村人才缺乏,科技、经营等各类人才服务乡村产业的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农业强省目标,深挖“土特产”潜力,聚焦“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以“1024”为总抓手,即到2025年,打造10个百亿级产业大县,果、薯2个500亿级左右和牛、羊、药、菜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坚持高位部署启动、逐级抓点示范、现场会比学推进的办法,坚定不移引大引强引头部,大力实施预制菜产业发展“双十双百”工程,聚力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及食品工业产业链,加快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为陇原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着力做强现代种养业。强化县域统筹,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特色种养,积极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等乡土产业,推动形成县城、中心乡(镇)、中心村层级明显、功能有效衔接的结构布局,促进县乡联动、产镇融合、产村一体。推进县域、镇域产业聚集,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县域布局。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下沉重心,向有条件的乡(镇)和物流节点集中,促进镇村联动发展,实现加工在乡(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5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肉牛重点通过品种改良和养殖方法改进,提高胴体重。牦牛通过品种改良和提纯复壮、推广舍饲半设施等措施,解决品种退化、个头偏小、出栏周期长等问题。肉羊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多羔率和产肉率,发展屠宰和精深加工,解决当前活羊销售比重较高的突出问题。推动奶业振兴,支持现有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新的优强企业,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我省奶产量进入全国前10。草产业在苜蓿等优质牧草的良种选育、规模扩大等方面下功夫,推动草畜结合,支撑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蔬菜等设施种植业,通过老旧大棚设施的改造升级、选育推广优质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生产能力,解决设施老旧和连作障碍。启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到2025年,全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05万亩以上,新增15万亩,改造提升6万亩。开展老旧果园改造、优化品种结构,推广矮化密植等先进技术模式和宜机化改造,提高品质、单产和生产效率。大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大适应性农机研发推广力度,提升药材品质。强化适应性品种选育和农机装备研发推广,解决好马铃薯加工企业废水处理问题,推动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紧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发展多元化加工业及贮藏、物流等配套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提升。大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企业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链主骨干企业引培提升行动,每年培育营业收入高于1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新增营业收入高于2000万元的转规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打造一批实力强的头部企业。到2025年底,创建10个左右国家级产业集群、12个左右国家级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全覆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把绿色、安全、营养、健康作为基本要求,加快建立行业标准,严格执行行业监管规定,推进预制菜产业健康规范发展,培育打造10个预制菜(食品)加工园区、10个预制菜品牌、100个预制菜骨干企业、100个优质预制菜产品,到2025年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紧抓我省被列为丘陵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的契机,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发挥好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中心、以重点企业为骨干的农机装备研发创新“一中心六基地”平台作用,集中“研、产、推、用”多方力量,加大短板机具研发攻关,着力解决丘陵山区和特色产业机械供需矛盾。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结合产业优势区建设,积极培育“大而优”的大宗农产品品牌。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创建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品牌。挖掘品牌内涵,依托我省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品牌故事,培育具有甘肃底蕴的农产品品牌。
 
        (三)大力推进农村创新创业,强化技术人才支撑。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和实训孵化基地。依托乡村资源,发掘新功能新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信息等新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实现乡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到2025年选育突破性玉米新品种10-20个、抗旱抗病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5-8个、牛羊新品种新品系2个。加快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开展强主体强装备“双强”行动,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加强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乡村产业经营管理队伍。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通过开展技能大赛等方式,培养乡土人才和田秀才,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健全产业要素保障体系,助力乡村产业快速发展。中央衔接资金按5%的增幅逐年稳步提高用于产业的占比,“十四五”末达到70%以上。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投入保障,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鼓励地方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2025年全省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鼓励工商资本到乡村发展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本地“三农”服务。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投放到当地乡村产业。支持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的融资担保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