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调研组关于全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3-11-14 10:30:13
省人大常委会: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安排,5月至9月上旬,以常委会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和俞成辉为组长的调研组,对全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省内调研与省外考察相结合、现场察看与汇报座谈相结合、资料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调研组听取了省民委有关情况的汇报,先后赴兰州、临夏、武威、酒泉、张掖、天水、白银等市州实地察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等情况以及教育基地、主题广场、体验中心、代表家站发挥作用的情况,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讨论、现场交流,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参加调研并征求其意见建议;在临夏州和兰州市七里河区、武威市天祝县、张掖市肃南县等地发放有16个选项的调查问卷共800份,并进行了归纳统计;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开拓思路、借鉴经验。通过全方位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了全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总的感到,近年来,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一条主线”,促进“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增强“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把民族工作作为全局性工作、战略性任务、基础性事业、生命线工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以有“形”之为、有“感”之举、有“效”之策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着力推动了全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做法和成效
全省上下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谋划推进、加强实践探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持续向纵深迈进,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多方面可圈可点的成效。
(一)以有“形”之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魂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并召开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在全国率先出台贯彻实施意见,明确51项重点任务,全面安排部署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和明确部署,编制“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兴边富民行动方案。省市县三级成立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省级层面每年设立9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专项资金1500万元,专门用于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和干部培训。将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加强督查考核力度,推动民族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二是选树文化符号,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从河西走廊到陇上江南,从陇东大地到甘南草原,甘肃民族文化积淀丰厚、精彩纷呈,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上下坚持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挖掘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源,树立和突出长城、长征、黄河、敦煌、伏羲、铜奔马等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重大节庆活动和公共场所、旅游景区等广泛运用。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挖掘并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甘肃故事,增强了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花儿”“格萨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木特藏戏”等35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35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入选国家级名录,民族地区1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省级名录。高标准建设的凉州会盟纪念地将成为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又一标志性工程。深入实施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形成“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一系列“天水共识”。
三是不断拓展创新,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全省上下按照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总要求,抓制度设计、抓示范引领、抓宣传教育、抓社会动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体系,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和全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必修课程,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连续20年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连续6年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仅2022年集中宣讲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72场次、受众9100余人次;连续4年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活动,连续3年开展“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宣传范围覆盖14个市州、86个县区,累计宣讲受众人数超过千万人。坚持每五年举办一次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每四年举办一次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民族书画摄影作品展,每两年组织一次全省少数民族参观团,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日益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
(二)以有“感”之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赋能
一是聚焦区域发展,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幸福感。全省上下坚持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重要任务,全面贯彻“三新一高”要求,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做好“五量”文章,各地立足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竞相加快发展。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编制实施《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甘肃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民族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谋划建设甘南州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临夏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
二是关注民生福祉,着力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针对民族地区的短板弱项,不断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精准用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与非民族地区的差距,不断巩固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省级财政对民族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高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21个民族县全部纳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实施高海拔民族自治州扶持政策等20余项特殊支持政策,每年落实民族乡(镇)发展资金3600万元。党的十九大以来,省级财政累计下达民族地区各类转移支付 2788.1亿元。民族地区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63万公里,所有县市政府驻地实现二级公路贯通,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夏河机场建成投入运营,时速200公里的兰州至合作铁路全线开工建设。相继建成引黄济临、引洮入潭等水利工程,历史性解决了民族地区农牧村饮水安全问题。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所有民族县均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三馆一站”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全省民族地区36.89万城乡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人均占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超出全省平均水平49%。
三是促进融合共生,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归属感。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在移民搬迁、灾后重建、保障房建设中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全面落实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先后同17个省区市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双向协作机制,各民族流动人口就学、就医、落户等方面困难得以重视和解决。民族地区中小学基本实现各族学生合校办学,省内开展民族班招生的18所高等院校和1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全部实现混班混宿。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到2024年全省所有民族地区均可实现“一张试卷”答题。在全国首创开展教师普通话水平抽检,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普通话”能力培训,民族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开展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试点,总结经验、完善举措、逐步推广,如开展“邻里节”“手拉手”“一家亲”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各族群众增进感情、和睦共处;开展“道德模范”“好家庭”“好儿媳”等先进典型评选,以群众身边的模范人物感染群众、带动群众;充分发挥社区基层触手作用,开展普法宣传和民族联谊等活动,打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新样板。
(三)以有“效”之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基提质
一是积极培树典型,更好发挥示范效应。我省是全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省份之一,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全省上下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针对河西走廊、陇东陇南、沿洮沿黄的区域特点,分别赋予示范区、提升区、创新区功能定位,持续加大示范创建力度,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作为主渠道、主阵地的同时,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和特点制定分类指导意见,并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受众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找准创建工作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精准化开展示范创建,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拓展“七进”,形成“七+N进”模式。截至目前,我省已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71个、教育基地8个,取得了“三个第一”,实现了“两个全覆盖”。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逐步优化治理效能。全省上下坚持把依法治理贯穿于民族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全面梳理评估现有涉民族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按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的要求,采取和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深化高考加分改革,优化民族地区事业单位、“三支一扶”招考等加分政策。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坚持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平安甘肃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三级平台四级网络”“十户联防”等基层治理机制。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民族事务管理数字化、规范化。
三是防范风险隐患,稳步提高处置效率。全省上下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正确把握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和政策标准,厘清权责边界,增进民生福祉,确保在正确的道路上解决民族问题。在全国率先出台《甘肃省涉及民族事务公开出版物相关内容审核办法》,新闻出版、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逐步规范。我省成为全国最早完成“清真”概念泛化治理任务的省区之一,相关做法在全国推广。河西学院立足自身作为近2000公里“一带一路”战略通道上距新疆最近的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这一在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中最具价值的禀赋,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初步探索出高校援疆工作全新模式;14年来,每年近四分之一毕业生赴新疆就业,有1万多名毕业生扎根新疆,辐射新疆14个地(市)及生产建设兵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内地高校向新疆输送人才最多的高校,为服务新疆建设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巩固边疆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问题和不足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并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由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使得一些地方和部门不能有效地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甘肃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特点、民族工作的短板弱项、民族地区存在的风险隐患中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多元共生性、现实针对性和特殊紧迫性。因此,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显得尤为紧要。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收回的有效问卷中部分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还不太熟悉;接受问卷的群众还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更好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加强民族法制教育、创新宣传教育载体等意见建议。
二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创新提升和整体联动还需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国之大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作为民族大省必须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深化和创新。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和部门仍存在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把握不够精准、历史方位认识不够清晰、实践方式不够精细、载体搭建不够灵活、宣传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在学深悟透、强化内功,示范引领、创新提升上下功夫;同时,民委委员单位与统战部门和民委的协同配合的联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民族工作力量短缺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加以缓解。
三是对当前各民族大交流背景下的交往交融深度思考和研究不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正处于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离开传统聚居地走向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作为民族聚居区、地质灾害多发区、生态屏障区、资源贫乏区的甘南、陇南、临夏、武威、张掖、酒泉等地,这几年因脱贫、避险、生态搬迁人数众多,已经形成的多点位、互嵌式社区形态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格局,这种大范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党的民族政策在甘肃的生动实践,是甘肃民族工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的思想认知和工作理念还停留在常态化易地搬迁的概念上,使得这样一项民族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被拘泥于易地搬迁的本身而掩盖了各民族因大交流焕发出来的交往融合趋势和团结繁荣景象,相关工作的滞后性为我们在更高站位、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渠道深化和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和途径拖了后腿。
三、意见和建议
结合工作实践和调研了解情况,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体现甘肃作为。近几年来,甘肃民族工作已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绩不小。要利用正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契机,结合省情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十二个必须”主要内容和“四个与共”“四个共同”的核心理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发挥好各级统战领导小组和民委委员制的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查摆本地区本部门民族工作的薄弱环节,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迎着问题上,对一些地方存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手和办法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要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事事有安排、件件有着落,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都往实里走、往细里抓,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真正做到有形有感有效。
二是丰富甘肃内涵。我省是全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省份之一。2017年11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将“两个共同”示范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合。2019年3月,制定了《甘肃省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2019年8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的“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研究实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创建工作在梯次推进中呈现出新气象、焕发出新活力、开创了新局面、迈上了新台阶,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各级统战部门和民委等要更好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压实各地区各部门的责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省人大民侨委和政协民宗委不能置之度外,要加大督查视察力度,跟踪跟进重点工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局面,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不变形、不走样,可共享、可推广。
三是彰显甘肃特色。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提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甘肃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民族工作大省、生态安全屏障的区位特点,找准民族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发力点、切入点,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更好统筹起来,彰显资源禀赋特点,体现省情区位优势,细化实化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议省委制定出台关于我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定,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甘肃实践。
四是讲好甘肃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之中国之所以有如此璀璨夺目的文化和治国理政的智慧,是因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充分的养分。”甘肃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其独特的敦煌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突出。甘肃不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证地之一。在历史上,甘肃是一个民族交汇地,众多的古代民族先后活动于甘肃的历史舞台,如戎、月氏、乌孙、羌、氐、党项、鲜卑、吐谷浑、吐蕃、回鹘等民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各民族交融聚合的历史造就了甘肃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谱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元一体的历史篇章。宣传、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要深入挖掘甘肃境内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讲好甘肃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守护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作出甘肃贡献。
五是推广甘肃经验。近年来,全省在倾力打造“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持续建设“陇东陇南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区”,着力创建“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工作中呈现出了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良好工作局面。尤其是作为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门户市的武威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等方面,不断以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活的民族团结故事增强各族群众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加强东西部协作等方面,不断以走在前、做表率的奋进姿态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努力打造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的生动实践。建议适时在武威市召开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上再发力、再突破、再提升,取得新成效,以期为争取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现场会落地甘肃,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安排,5月至9月上旬,以常委会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和俞成辉为组长的调研组,对全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省内调研与省外考察相结合、现场察看与汇报座谈相结合、资料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调研组听取了省民委有关情况的汇报,先后赴兰州、临夏、武威、酒泉、张掖、天水、白银等市州实地察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等情况以及教育基地、主题广场、体验中心、代表家站发挥作用的情况,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讨论、现场交流,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参加调研并征求其意见建议;在临夏州和兰州市七里河区、武威市天祝县、张掖市肃南县等地发放有16个选项的调查问卷共800份,并进行了归纳统计;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开拓思路、借鉴经验。通过全方位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了全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总的感到,近年来,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一条主线”,促进“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增强“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把民族工作作为全局性工作、战略性任务、基础性事业、生命线工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以有“形”之为、有“感”之举、有“效”之策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着力推动了全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做法和成效
全省上下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谋划推进、加强实践探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持续向纵深迈进,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多方面可圈可点的成效。
(一)以有“形”之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魂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并召开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在全国率先出台贯彻实施意见,明确51项重点任务,全面安排部署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和明确部署,编制“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兴边富民行动方案。省市县三级成立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省级层面每年设立9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专项资金1500万元,专门用于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和干部培训。将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加强督查考核力度,推动民族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二是选树文化符号,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从河西走廊到陇上江南,从陇东大地到甘南草原,甘肃民族文化积淀丰厚、精彩纷呈,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上下坚持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挖掘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源,树立和突出长城、长征、黄河、敦煌、伏羲、铜奔马等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重大节庆活动和公共场所、旅游景区等广泛运用。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挖掘并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甘肃故事,增强了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花儿”“格萨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木特藏戏”等35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35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入选国家级名录,民族地区1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省级名录。高标准建设的凉州会盟纪念地将成为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又一标志性工程。深入实施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形成“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一系列“天水共识”。
三是不断拓展创新,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全省上下按照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总要求,抓制度设计、抓示范引领、抓宣传教育、抓社会动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体系,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和全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必修课程,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连续20年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连续6年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仅2022年集中宣讲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72场次、受众9100余人次;连续4年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活动,连续3年开展“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宣传范围覆盖14个市州、86个县区,累计宣讲受众人数超过千万人。坚持每五年举办一次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每四年举办一次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民族书画摄影作品展,每两年组织一次全省少数民族参观团,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日益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
(二)以有“感”之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赋能
一是聚焦区域发展,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幸福感。全省上下坚持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重要任务,全面贯彻“三新一高”要求,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做好“五量”文章,各地立足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竞相加快发展。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编制实施《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甘肃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民族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谋划建设甘南州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临夏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
二是关注民生福祉,着力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针对民族地区的短板弱项,不断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精准用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与非民族地区的差距,不断巩固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省级财政对民族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高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21个民族县全部纳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实施高海拔民族自治州扶持政策等20余项特殊支持政策,每年落实民族乡(镇)发展资金3600万元。党的十九大以来,省级财政累计下达民族地区各类转移支付 2788.1亿元。民族地区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63万公里,所有县市政府驻地实现二级公路贯通,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夏河机场建成投入运营,时速200公里的兰州至合作铁路全线开工建设。相继建成引黄济临、引洮入潭等水利工程,历史性解决了民族地区农牧村饮水安全问题。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所有民族县均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三馆一站”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全省民族地区36.89万城乡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人均占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超出全省平均水平49%。
三是促进融合共生,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归属感。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在移民搬迁、灾后重建、保障房建设中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全面落实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先后同17个省区市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双向协作机制,各民族流动人口就学、就医、落户等方面困难得以重视和解决。民族地区中小学基本实现各族学生合校办学,省内开展民族班招生的18所高等院校和1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全部实现混班混宿。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到2024年全省所有民族地区均可实现“一张试卷”答题。在全国首创开展教师普通话水平抽检,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普通话”能力培训,民族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开展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试点,总结经验、完善举措、逐步推广,如开展“邻里节”“手拉手”“一家亲”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各族群众增进感情、和睦共处;开展“道德模范”“好家庭”“好儿媳”等先进典型评选,以群众身边的模范人物感染群众、带动群众;充分发挥社区基层触手作用,开展普法宣传和民族联谊等活动,打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新样板。
(三)以有“效”之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基提质
一是积极培树典型,更好发挥示范效应。我省是全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省份之一,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全省上下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针对河西走廊、陇东陇南、沿洮沿黄的区域特点,分别赋予示范区、提升区、创新区功能定位,持续加大示范创建力度,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作为主渠道、主阵地的同时,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和特点制定分类指导意见,并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受众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找准创建工作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精准化开展示范创建,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拓展“七进”,形成“七+N进”模式。截至目前,我省已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71个、教育基地8个,取得了“三个第一”,实现了“两个全覆盖”。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逐步优化治理效能。全省上下坚持把依法治理贯穿于民族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全面梳理评估现有涉民族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按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的要求,采取和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深化高考加分改革,优化民族地区事业单位、“三支一扶”招考等加分政策。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坚持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平安甘肃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三级平台四级网络”“十户联防”等基层治理机制。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民族事务管理数字化、规范化。
三是防范风险隐患,稳步提高处置效率。全省上下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正确把握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和政策标准,厘清权责边界,增进民生福祉,确保在正确的道路上解决民族问题。在全国率先出台《甘肃省涉及民族事务公开出版物相关内容审核办法》,新闻出版、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逐步规范。我省成为全国最早完成“清真”概念泛化治理任务的省区之一,相关做法在全国推广。河西学院立足自身作为近2000公里“一带一路”战略通道上距新疆最近的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这一在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中最具价值的禀赋,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初步探索出高校援疆工作全新模式;14年来,每年近四分之一毕业生赴新疆就业,有1万多名毕业生扎根新疆,辐射新疆14个地(市)及生产建设兵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内地高校向新疆输送人才最多的高校,为服务新疆建设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巩固边疆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问题和不足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并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由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使得一些地方和部门不能有效地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甘肃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特点、民族工作的短板弱项、民族地区存在的风险隐患中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多元共生性、现实针对性和特殊紧迫性。因此,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显得尤为紧要。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收回的有效问卷中部分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还不太熟悉;接受问卷的群众还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更好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加强民族法制教育、创新宣传教育载体等意见建议。
二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创新提升和整体联动还需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国之大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作为民族大省必须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深化和创新。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和部门仍存在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把握不够精准、历史方位认识不够清晰、实践方式不够精细、载体搭建不够灵活、宣传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在学深悟透、强化内功,示范引领、创新提升上下功夫;同时,民委委员单位与统战部门和民委的协同配合的联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民族工作力量短缺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加以缓解。
三是对当前各民族大交流背景下的交往交融深度思考和研究不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正处于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离开传统聚居地走向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作为民族聚居区、地质灾害多发区、生态屏障区、资源贫乏区的甘南、陇南、临夏、武威、张掖、酒泉等地,这几年因脱贫、避险、生态搬迁人数众多,已经形成的多点位、互嵌式社区形态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格局,这种大范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党的民族政策在甘肃的生动实践,是甘肃民族工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的思想认知和工作理念还停留在常态化易地搬迁的概念上,使得这样一项民族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被拘泥于易地搬迁的本身而掩盖了各民族因大交流焕发出来的交往融合趋势和团结繁荣景象,相关工作的滞后性为我们在更高站位、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渠道深化和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和途径拖了后腿。
三、意见和建议
结合工作实践和调研了解情况,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体现甘肃作为。近几年来,甘肃民族工作已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绩不小。要利用正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契机,结合省情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十二个必须”主要内容和“四个与共”“四个共同”的核心理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发挥好各级统战领导小组和民委委员制的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查摆本地区本部门民族工作的薄弱环节,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迎着问题上,对一些地方存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手和办法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要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事事有安排、件件有着落,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都往实里走、往细里抓,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真正做到有形有感有效。
二是丰富甘肃内涵。我省是全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省份之一。2017年11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将“两个共同”示范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合。2019年3月,制定了《甘肃省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2019年8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的“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研究实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创建工作在梯次推进中呈现出新气象、焕发出新活力、开创了新局面、迈上了新台阶,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各级统战部门和民委等要更好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压实各地区各部门的责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省人大民侨委和政协民宗委不能置之度外,要加大督查视察力度,跟踪跟进重点工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局面,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不变形、不走样,可共享、可推广。
三是彰显甘肃特色。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提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甘肃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民族工作大省、生态安全屏障的区位特点,找准民族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发力点、切入点,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更好统筹起来,彰显资源禀赋特点,体现省情区位优势,细化实化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议省委制定出台关于我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定,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甘肃实践。
四是讲好甘肃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之中国之所以有如此璀璨夺目的文化和治国理政的智慧,是因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充分的养分。”甘肃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其独特的敦煌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突出。甘肃不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证地之一。在历史上,甘肃是一个民族交汇地,众多的古代民族先后活动于甘肃的历史舞台,如戎、月氏、乌孙、羌、氐、党项、鲜卑、吐谷浑、吐蕃、回鹘等民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各民族交融聚合的历史造就了甘肃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谱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元一体的历史篇章。宣传、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要深入挖掘甘肃境内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讲好甘肃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守护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作出甘肃贡献。
五是推广甘肃经验。近年来,全省在倾力打造“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持续建设“陇东陇南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区”,着力创建“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工作中呈现出了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良好工作局面。尤其是作为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门户市的武威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等方面,不断以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活的民族团结故事增强各族群众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加强东西部协作等方面,不断以走在前、做表率的奋进姿态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努力打造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的生动实践。建议适时在武威市召开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上再发力、再突破、再提升,取得新成效,以期为争取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现场会落地甘肃,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