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调研组关于全省农业节水情况的调研报告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3-11-13 15:58:35

——2023年7月24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调研组副组长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智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深刻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擘画建设农业强国,多次就节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深刻阐明了灌溉与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稳定的关系。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要求我们,要发展高附加值的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时代治水思路以及党中央、省委关于节水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6月中上旬,常委会组成由副主任戴超任组长,省人大农委组成人员、部分省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农工委、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专题调研组,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和企业家参与,先后到兰州、白银、张掖、金昌4市8个县(区),深入2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蓄供水工程、水肥一体化种植基地等,对全省农业节水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委托武威、天水、定西、庆阳等市人大常委会在本辖区进行调研。这次调研我们采取“四不两直”与计划调研、实地调研与委托调研、省市联合调研与市州交叉调研相结合,综合运用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座谈交流等方法,多层次了解掌握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力求找准问题症结,寻求改革发展良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强化用水总量强度控制,推进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节水体制机制,推动农业节水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健全完善法规政策体系,依法管水治水环境进一步优化。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作出“深度节水、极限节水”的战略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甘肃省节约用水条例,全面修订水法实施办法、水土保持条例、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实施方案、甘肃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水量监测、计划用水、水权交易、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长效管理机制。全省依法管水治水氛围更加浓厚,农业节水工作步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二)实施灌区工程现代化改造,农业节水基础进一步夯实。持续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逐步形成水源稳定可靠、输配水工程较为完善的灌溉体系。全省建成大中型灌区241处。景电、疏勒河昌马、引大、金塔县鸳鸯、白银市靖会、民勤县红崖山等6处大型灌区纳入全国“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实施方案,估算总投资20.8亿元,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30万亩,预计可新增节水能力6000多万立方米。通过多年持续不懈地努力,我省有效灌溉面积由2020年的2007.9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2019.84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5.87%。兰州市实施谷湟惠渠灌区、西坪灌区、彭家坪灌区、红古谷丰渠、皋兰县农业综合开发西电灌区等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累计改善灌溉面积49.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1.6万亩,年新增节水量247.8万方。白银市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9处,配置量水设施2555套,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15年的0.56提高到2022年的0.61。
 
  (三)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农业节水增产成效进一步显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立足我省地理、地域特点,充分挖掘旱作农业发展潜力,一体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农机农艺节水技术应用、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截止2021年底,全省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40.58万亩,其中喷灌65.95万亩,微灌539.9万亩,管灌434.73万亩。建成集雨灌溉水窖208万眼,为400多万亩旱耕地实施了补充灌溉。金昌市推广实施的小麦浅埋滴灌微垄沟播水肥一体化技术,平均每亩省种10%、节肥30%、节水50%、省工60%左右,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高密植作物优质高产。张掖市积极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智慧农业,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完成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及养分等数据精准采集和动态管理,实现了农业生产智能化和全程监管。定西、平凉等地积极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玉米亩均增产120公斤左右,马铃薯亩均增产1500公斤左右。省农科院自主研发的适时灌溉系统,用于果树种植,年亩均用水80方左右,相比滴灌灌水量节水50%,实现了极限节水,也为解决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提供了新方案。
 
  (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节水条件进一步改善。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节水增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510万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有力支撑了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并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2019年至2022年,全省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477.5万亩,年均119.4万亩。经相关部门对已建成的48个高标准农田项目测产分析,平均节水40%、节肥10%、节药12%、省工39%左右,亩均增产8.96%。2020年我省被国务院评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成效显著5个激励省份之一,给予2亿元奖励。兰州新区创新高标准农田“三统一”建设模式,由国有企业牵头对区域内耕地统一流转、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管理,累计流转土地23万亩。2019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1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农业节水动力进一步激发。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水权市场改革,进一步提升农业用水效率。金昌市认真执行用水计划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按照定额配置灌溉用水量,实行分类分档水价,同步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0年的0.44提高到2022年的0.59。白银区、平川区建立了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了灌区、村组(农民用水户协会)和用水户三级水权、水量分配工作,累计发放水权证书2.4万本。
 
  二、主要问题
 
  (一)资源和环境约束仍然趋紧。我省是全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大省,年平均降水量277毫米左右,蒸发量1250毫米左右。全省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27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100立方米左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全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400方左右,仅为全国平均的四分之一。根据《甘肃省水安全保障规划》,2025年我省需水量将达到131.6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仅121.3亿立方米。通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退减灌溉面积、高效节水灌溉、外流域调水替代水源置换等措施,可退还河道内生态水量3.3亿立方米,但仍有7亿立方米的缺口,总量性、结构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二)农业节水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完善,灌区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体系不健全,供需水矛盾仍然突出。部分灌溉地区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明显不足。旱作农业地区农田灌溉资源缺乏,集雨水窖(池)等设施建设不足,对天然降水的有效蓄积、高效利用不够,耕地保水保肥和抗旱减灾能力不强。大部分地区耕地仍以联产承包模式下的“一家一户”种植模式为主,地块相对分散,实现全程机械化和统一的节水灌溉、施肥难度较大,种植成本高、效益低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市场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节水市场培育相对滞后,从事节水设备研究、生产和管理服务的企业较少,社会团体、合作社和农户参与度不高。部分地区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市场杠杆作用发挥不明显,还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水成本。农业节水并出售用水指标的收益过低,农业水权交易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难以激发用水户自主节水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四)农业节水科技创新有待提升。节水技术研发力量不足,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弱,缺乏性价比高的灌溉设施和实用性强的技术。农业、水利两方面的适用技术配合度不高,节水技术在不同作物、不同节水条件下综合应用不够,没有形成集成效应。雨水集流工程与移动滴灌、微灌、注水补灌等技术应用面积少,综合效益发挥不够。受水文地质条件、排灌设施配套、作物种植种类、不合理灌溉方式等影响,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成为农作物种植潜在性威胁。
 
  (五)农业节水资金投入仍然不足。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源保障、灌排设施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国家支持、地方补助、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效节水农业投入机制不够健全。据测算,我省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达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要求,亩均投资需要3000元以上。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每亩补助资金1500元,地方财政配套困难,社会资本投入不够,与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投入不足也造成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加之节水工程建成后管护跟不上,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六)全社会节水意识还需要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取用水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水资源超载、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各地对农业节水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不足,由于节水产生的效益较低,农户对微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接受程度不高,群众节水意识淡薄,用水粗放、大水大肥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意见建议
 
  做好新时期农业节水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省委省政府深度节水控水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我省总体缺水和区域性缺水的现实情况,健全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一)加快全省水网建设步伐,逐步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坚持规划引领、系统谋划、科学论证、依法治水,分级编制水网规划,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一是着力构建骨干水网。以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水资源互联互通为目标,构建全省重点河流互联互通的骨干水网。积极推进白龙江引水工程、引大济西、引哈济党、引大入秦延伸增效等项目实施,配套实施节水工程,进一步优化区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二是不断完善区域水网。坚持“西控、南保、东调、中优”的区域水安全保障格局,提升河西走廊、陇东南、黄河上游等重点区域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及配套、引洮济合、南阳渠提质增效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提升区域水源保障能力。三是巩固提升农村水网。加快农村人饮工程提质升级,通过骨干水源配套、城镇供水管网延伸、中小管网联网升级,提升农村用水安全保障程度。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统筹实施水源涵养、河道疏浚、水系连通、水土保持等多项措施,建设美丽宜居的水美乡村。四是加快建设智慧水网。启动建设省级智慧水利平台,统筹推进市县智慧水网建设,构建深度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应用的智慧水网。
 
  (二)加大灌区现代化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是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积极开展影响灌区效益发挥、病险严重的骨干灌排工程设施除险加固、配套达标,加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衔接,统筹灌排骨干和田间工程建设,形成从水源到田间、从供水到用水、从取水到排水相协调的灌排工程体系。二是严格灌区用水管理。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落实水资源取水许可,推进灌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节水工程与农机、农艺、生物等措施结合,推广测墒灌溉、保水剂应用、水肥一体化等农技、农艺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扎实推进国家地下水超采治理试点工作。三是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形成骨干渠系的水量科学调度和合理配水,不断提高灌区工程运行效率和安全监控水平,逐步实现灌区管理和用水调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四是强化灌排工程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灌区各项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不同类型工程管护标准,强化工程运行管护。加大标准化管理典型灌区、泵站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灌排工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促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健全管护长效机制,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一户一块田”“一户一台地”“一企一基地”的典型经验做法,开展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持续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合理轮作倒茬,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二是调整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按照“结构调优、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原则,因地制宜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农作物种植模式的优化升级。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高效节水耕作制度,积极推广抗旱节水农作物品种。三是加快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积极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垄膜沟灌、地膜覆盖、耕作保墒等集成节水技术,做到高效节水农业与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相结合,形成田间节水综合技术体系。充分挖掘旱作农业发展潜力,着力打造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力争将甘肃实践转化为国家战略延伸。四是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充分利用戈壁、沙滩、荒漠等不适宜传统耕作的土地,以节地节水节肥为目标,做好国家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加快发展日光温室、无土栽培和集约化畜禽养殖等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反季节、超时令的农产品,有效解决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用地矛盾。
 
  (四)加快科技创新和平台集成,提高农业节水综合效益。一是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农业节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开展农业节水科技创新,特别要注重极限节水、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和高密植作物节水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加大智能化和大数据推广应用,实现智慧节水创新成果与农业节水实际需求精准对接。二是促进成果转化推广。持续提高节约用水技术应用水平,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体系,抓好现有成熟技术的集成配套与推广应用,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节水产品质量。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研发力、产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鼓励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加强节水管理工作。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加大装备和新技术应用,运用智能水表等新型节水产品,采取管网输水、专业管理、数字化运营等节水技术,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产量收益,实现管理节水、效益节水、产量节水。四是加强节水人才培养。支持科研单位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推广农业节水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节水人才队伍。
 
  (五)健全节水投入保障机制,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发行专项债券、财政贴息补贴等途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业节水灌溉、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水资源节约利用、节水标准修订、节水技术装备研发等领域,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业节水项目的资金保障作用。要强化涉农资金整合,通过规划整合、项目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等方式,形成农业节水资金投入合力,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供给使用绩效。二是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从表彰奖励、资金投入、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强政策集成,对节水的部分以资金奖励、水权回购、节水设施购置奖补等多种形式给予奖励,调动农民节水积极性。三是拓宽投融资模式。完善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节水领域的相关政策,积极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节水项目优先给予支持,依法合规支持农业节水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有一定收益的农业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六)推进水利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业节水内生动力。一是深化水价改革。贯彻落实《甘肃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紧密结合,按照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协同推进原则,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因地制宜补齐短板。二是推进水权交易。建立健全水资源交易制度,规范交易平台建设和运营,实现节约水量跨区域、跨行业流转。鼓励取水权人有偿转让相应取水权,促进用水效率和效益提升。三是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对标国内外节水先进水平,开展国内外合作。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节水技术深度合作交流,推动节水灌溉领域技术与工艺创新。四是强化管理服务。强化相关职能部门在抗旱技术服务、节水技术推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作用,着力构建“县—站—镇—村”的线性管理模式,打牢农业用水终端管理基础。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省情水情教育、节水形势宣传、农业节水知识普及和法律法规解读,引导农民群众增强节水意识,转变用水观念,营造全社会参与节水的良好氛围。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