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3-07-04 15:57:35

——2023年5月29日在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沈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报告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请予审议。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安宁。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年儿童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完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保护体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的实施,赋予检察机关更重的保护未成年人职责。最高检要求“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实法治护航”。全省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固本强基、守正创新、协同协作,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用心用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主要做法
 
  全省检察机关始终牢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国之大者”“省之大事”,严格落实“两法”责任,聚焦全省维稳大局,紧盯未成年人保护突出问题,坚持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双向保护、综合保护的理念和要求,以检察之力助推“平安甘肃”建设。
 
  (一)立足办案,持续加大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
 
  牢固树立涉未成年人案件无小案的理念,坚持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和“求极致”的标准,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效。
 
  ——坚持宽严相济,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把“保护、教育、管束”一体落实到位,用心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促其弃恶向善。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在严管中体现厚爱,彰显刑事政策效果。五年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捕率、不诉率分别上升18.1、27.1个百分点。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的特殊预防和矫治功能,附条件不起诉1466人,适用率由20.9%上升至33.1%。靖远县院对4名毁坏公共设施的未成年高中生适用附条件不起诉,4人知错悔改,均考上大学。对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坚决依法惩治,共批捕1651人,起诉2648人,568人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金昌“7·30”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检察机关依法批捕、起诉,6名被告人被判处4至18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坚持“零容忍”,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全省检察机关加大提前介入力度,引导侦查取证,依法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五年来,共批捕3202人,起诉5166人。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侵害未成年人、拉拢诱迫未成年人参与黑恶组织等犯罪,共批捕246人,起诉726人。对成年人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的新型犯罪,视同线下犯罪予以追诉。强化涉未成年人案件法律监督,监督立案78件。提出抗诉40件,法院改判16件。武威市院抗诉的李某某强奸案,被告人由无罪改判为5年有期徒刑。
 
  ——加强“双向保护”,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既用心帮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走出犯罪迷途,又全力帮助未成年被害人走出心理阴影。一方面,会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相关社会组织等一体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全面落实社会调查制度,有针对性制定帮教方案,全力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五年来,125名涉罪未成年人经帮教考入大学。另一方面,十分注重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推行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检察官、警察、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同步介入,一次性完成被害人身体检查、证据收集等工作,避免因反复询问被害人造成“次生伤害”。全省建立“一站式”办案场所36个,14个市、州全覆盖。会同民政、教育等部门,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生活安置、复学就业、心理疏导等多元综合救助,发放司法救助金448.7万元,持续释放司法温度。
 
  ——“四大检察”协同发力,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把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各项业务,统一归口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办理,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五年来,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纠正未成年人混关混押198人。组织全省开展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专项督查,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转发全国检察机关。加强涉未成年人抚养费优先执行、人格权纠纷等案件的法律监督,通过支持起诉办理案件229件,其中,支持起诉索要精神损害赔偿案59件。白银市检察机关成功办理了全省首例性侵未成年人精神损害赔偿案,被害人获赔精神抚慰金2.5万元。瞄准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社会反映强烈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未成年人文身等问题,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52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18件,提起诉讼3件,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二)依法能动履职,促进未成年人保护诉源治理
 
  “两法”确定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检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以司法保护促进“六大保护”融通发力,助推构建“1+5>6”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格局。
 
  ——积极推进家庭保护。推动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与省妇联等部门会签《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试行)》,对“问题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全省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13个,制发督促监护令1815 份,促使“甩手家长”履职尽责。酒泉市检察机关采取“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后期跟踪问效+服刑期间不间断帮教”的工作模式,引导犯罪嫌疑人的父母改变监管方式,营造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的良好家庭环境,被央视法治栏目《守护明天》推介。
 
  ——主动督促学校保护。坚持“没完没了”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同教育厅等八部门制定《关于加强惩治和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意见》,建立强制报告、沟通协作等9项工作制度。积极参与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五年来,共协同查访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10722所(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568个。积极推动教职员工入职查询,联合省教育厅、公安厅出台《关于落实学校工作人员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工作办法》。2022年,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9万余人次,查出68名前科劣迹人员。
 
  ——扎实促进社会保护。针对侵害未成年人多发生在宾馆、酒店、营业性娱乐场所等突出问题,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法律监督专项活动,通过情况通报、检察建议、专项治理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行政责任。五年来,共制发检察建议286份。同公安机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对3827家住宿场所进行排查,对615家疏于履行社会保护义务的单位进行处罚、督促整改。
 
  ——有力推动网络保护。落实最高检“六号检察建议”,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加大打击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力度。五年来,共起诉126人。张掖市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一起未成年人高额网络打赏案,追回打赏款6万元,甘肃卫视《法治在线》栏目、《检察日报》均作了报道。
 
  ——全面助推政府保护。积极履行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员单位职责,促推省未保办出台《甘肃省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集30余家成员单位之力,推动落实强制报告制度。2022年,全省经由强制报告制度立案侵害未成年人案件59件。
 
  (三)坚持预防为先,着力构筑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牢固树立“预防就是最大的保护”理念,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宣传,促进受众增强法治意识,切实预防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加强“两法”宣传。落实“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要求,与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协作机制。组织开展精品微课程评选,获奖作品推送到甘肃电视台和视听甘肃APP上展播。在省教育厅官网专栏链接,全省中小学校均可点击观看。通过检察开放日、未成年人警示教育基地、“两微一端”等平台,线上线下推动“两法”宣传落实落地。五年来,深入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法治宣传18368场(次),受众超过1131万人,涌现出了“岗拉梅朵”“娇姐课堂”等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品牌,《风吹薪火传》《迷失的牧童》等“三微”检察影视精品。
 
  ——积极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会同省教育厅制定《关于加强和规范法治副校长工作的规定》,全省1035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34名检察官被省检察院和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法治副校长,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协助学校完善规章制度、处理涉法问题、制定法治教育计划、开展法治教育课程,加强校园安全建设。
 
  ——强化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要求,聚焦农村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犯罪,五年来,共批捕216人,起诉326人。积极开展法治扶贫,组织走进“三区三州”甘肃巡讲,将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少数民族青少年身边。组织“检爱同行——法治进乡村”普法活动,不断提高乡村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护意识。
 
  (四)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检察水平
 
  全省检察机关注重规范引领,坚持强基导向,不断筑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基础。
 
  ——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推动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融合发展,提升未检干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监督办案能力。省检察院于2019年成立第九检察部,专门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市、县检察院结合实际,建立了“独立机构+专门办案组+专门人员”的专业化办案体系。
 
  ——加强办案规范化建设。省检察院先后三次发布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案例,四次举办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培训班,两次举办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办案能力水平。全省检察机关涉未成年人办案工作全流程规范化、信息化,一个口径录入、一个模块办理、一个系统统计。结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特点和规律,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业绩考评体系,有效引导办案人员自觉落实司法责任,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
 
  ——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化建设。与团省委建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框架协议,张掖市院、兰州市城关区院被列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五年来,共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68个。加强与团委、妇联等部门及社会组织的深度合作,涉未成年人案件引入社会专门力量协助开展社会调查和考察帮教工作,探索“政府支持、司法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帮教考察运行模式,全力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合力共画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一是对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新思想新理念把握不到位,工作效果还没有完全达到“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要求。二是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还比较薄弱,公益诉讼检察需要进一步规范。三是“一号检察建议”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时有发生,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屡禁不止。四是助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还有短板,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还不完备,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专业服务需要进一步探索、拓展。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省检察机关将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要求,深入贯彻党中央《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能动履职,携手各方,主动创稳,主动创安,保护好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以高质量的检察工作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是做实“全面保护”,全流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坚持“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履职,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多元综合救助,双向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持续督促落实强制报告、从业禁止等制度。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强化涉未成年人案件刑事诉讼监督。建立涉未成年人重大敏感案件跟踪指导和请示报告工作机制。
 
  二是融合“四大检察”,全方位实现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整合“四大检察”职能,开展“一案四查”,同步审查是否涉刑事追诉、行政违法、民事追责、公益保护等情形,建立一体履职、全面保护、统分有序的融合履职模式,综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数据赋能”牵引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为未成年人提供数字时代的综合司法保护,实现办案理念、工作视野、措施方法、机制制度更新升级。
 
  三是助推“六大保护”,全领域促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结合办案推动解决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促进诉源治理。做实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社会调查,规范适用督促监护令,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全覆盖。检视“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建立健全未成年人辍学信息共享机制,助力平安校园建设。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足用好观护帮教基地,有效进行技能培训、劳动实践等教育矫治活动。依法惩治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探索网络领域公益诉讼,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加强类案分析,聚焦社会治理疏漏,建言献策,推动区域、行业治理。
 
  四是强化自身建设,全要素提升未成年人检察质效。落实未成年人“两法”要求,完善基层未成年人检察专门办案组织,着力培养未成年人检察专业人才,建设专职检察官队伍,不断完善符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规律的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实现未成年人检察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
 
  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对祖国未来健康成长的亲切关怀和对检察工作的大力支持。全省检察机关将认真落实本次常委会审议意见,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深入贯彻落实“两法”,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主动作为、开拓进取,做实做好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奋力谱写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