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2-11-07 17:13:27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2022年9月20日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常委会成立以吴明明副主任为组长的调研组,于8月至9月对全省文物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省文物局的总体汇报,分组赴酒泉、金昌、武威、天水、定西等市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以史前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线,以文物安全、项目保护、经费保障、弘扬利用为重点,了解了各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总体来看,全省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物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省文物资源丰厚,点多、线长、面广、早期文物居多,彩陶、汉简、石窟、长城、塔寺、墓葬和红色资源为其主要构成。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2处;国有馆藏可移动文物43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8万件(套);国有馆藏陶质文物9.63万件,出土汉简7万多枚,石窟寺236座,长城总长3654千米。革命遗址48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2536件(套)。博物馆232个,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36个。
 
  甘肃文物主要有五个特征:一是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完整。省内遗址多达7000余处,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将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提前到19万年前,秦安大地湾遗址肇启了华夏文明8000年。二是文明探源工程底蕴深厚。马家窑彩陶生辉于洮河流域,四坝文化闪光于祁连西麓,周人发迹于庆阳厚土,秦人崛起于西戎福地,众多遗址和墓葬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三是丝路文明走廊历久弥新。从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到天梯山石窟再到敦煌莫高窟,石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从此岸到彼岸、从今世到来世的美好向往,长城文化体现了农耕文明追求安全、抵御侵略的强大韧劲,敦煌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开放包容情怀。四是民族融合胜迹意义深远。酒泉锁阳城遗址是中华民族在盛唐时代经略西域的一处历史高峰,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是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百年间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历史凭证,凉州白塔寺是西藏正式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五是红色文物资源线长点多。以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哈达铺会议旧址、玉门油田老一井等文物为标志,甘肃不仅是革命时期红军长征的“加油站”、战略转移的“方向盘”和“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也是建设时期铁人精神、莫高精神、庄浪梯田精神等的发祥地,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众多红色文物成为新时代甘肃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文物保护利用的基本情况
 
  2018年以来,全省文物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特别是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筑牢文物安全防线,强化文物项目建设,提振文物保护意识,全方位、整体性地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一)重视制度建设,法规政策体系比较完善。全面实施《文物法》,积极配套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着力构建文物保护法规政策体系。一是立法引领。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等法规,各市州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诸如《酒泉市锁阳城遗址保护条例》《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等一系列辖区文物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二是政策支撑。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等,发挥了政策先行先试的导向作用。三是文件配套。省纪委监委、公安、法院、文物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甘肃省涉案文物管理移交暂行办法》,省文物局或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博物馆免费开放等规章制度,各市(州)、县(市区)政府相继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方面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发展规划、管理规定,增强了法规政策的可操作性。
 
  (二)重视能力建设,协同治理机制逐步健全。一是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体责任、文物及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和管理使用单位直接责任相衔接的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县级政府向社会公布了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管理直接责任单位。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层层落实文物安全责任。二是加大系统整合。省委省政府将文物工作纳入市州政府年度考核内容,省委编办印发《关于加强市县文物管理机构编制的通知》,加强文物保护的管理力量。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移交敦煌研究院统一管理,以发挥其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并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地湾遗址移交天水市管理,增强其工作的自主性和协同性。三是强化防控能力。完善省市县乡四级文物保护网络,健全文物检查、巡查、报告和督查制度。推进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活动,开展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文物法人违法整治、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等专项行动。强化文物保护人防、技防和物防建设。四是提升保护意识。将文物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规划,开展文物普法宣传教育,支持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三)重视项目建设,保护研发绩效整体提升。一是摸清资源家底。完成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石窟寺专项调查,在全国率先完成所有国保、省保及长城点段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公布工作。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以史前文化、周秦文化、丝路文化等为特色的考古发掘项目23项,实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724项、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130余项(含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修复馆藏文物7000余件(套)。甘肃简牍博物馆新馆建设及省博物馆扩建工程有序推进,10余座市县级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三是发挥科技赋能。依托敦煌研究院建成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首个文物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和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提升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四是助推国家战略。推动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配合编制完成“三大”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谋划打造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路线,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四)重视品牌建设,活化利用收益开始凸显。一是推出文物精品陈展。推出或改造提升博物馆基本陈列48个,举办临时展览730余个。开展“四进”(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研学等社教活动7700余场次,接待观众1.1亿多人次。二是开展文物精品巡展。组织开展以敦煌艺术、丝绸之路、彩陶艺术、简牍文化为主题的精品巡展、联展,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引进、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举办展览近20个。三是开展精品文物线上展览。推出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壁画艺术精品等线上展览150多个,“数字敦煌”中英文版全球上线。四是深化文物旅游融合发展。全省以文物资源为核心,建成的5A级旅游景区3个、4A级旅游景区32个,发挥了以文塑旅的支柱作用。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和打造,全省有124个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3000余种,塑造“让文物活起来”的创新发展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五年来,全省文物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文物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一是文物保护意识仍有差距。经过多年的普法宣传和思想教育,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总体上提高了,但少数单位和个人很容易把“利益凌驾于认识之上”,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还存在偏差。二是基层文物保护力量偏弱。县区专业人员匮乏,队伍建设困难多,“小马拉大车”的问题突出,文物调查、勘探、发掘、保护、修复、学术研究等方面能力薄弱,难以为文物项目谋划、争取、实施提供比较充分的前期资料和技术支持。部分县没有将文物保护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部分县的文保员补助偏低或没有补助。三是文物保护合力不完全协同。文物改革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解,市级博物馆和市政府所在辖区博物馆同城设立,存在资源分散、陈展趋同、重复建设的问题。某些文物保护区同其他保护区存在管辖范围叠加、职责不清的问题。
 
  (二)文物考古能力有待增强。按照规定,重要工程建设应当先进行文物考古勘探,之后才可开工建设。基层文保单位缺乏专业资质,这项前置性业务主要集中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中普遍反映,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术支撑力量严重不足,一些建设单位提出考古勘探申请后较长时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因人力不足难以及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影响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玉门市火烧沟遗址发现距今已经46年了,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至今没有拿出完整的考古报告,使火烧沟遗址保护利用受到制约。静天高速公路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施工时拟穿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圪垯川遗址,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经专家考察论证为一处史前文化遗存与汉、宋、明等各时期遗存延续分布、交织共存的大型文化遗址,被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为保护文物,工程路线方案作了调整,工程建设成本大幅增加。目前,地方政府、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考古部门正在重新选线。
 
  (三)文物保护难题有待破解。法不溯及既往,但保护不能不直面现实。文物法实施前在文物核心区建设的重大设施,形成既有事实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亟待分批分步破解。本次调研中发现类案两例。一是榆林河水电站对榆林窟文物的侵蚀危害案。榆林河水电站于1976年直接建造在榆林窟文物核心保护区约300米的范围内,电站蓄水改变了榆林窟核心保护区的局部气候环境,对崖体、洞窟和洞窟内壁画塑像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扬程尾水常年冲刷崖体导致崖体下部过度掏空,引发2016年3月3日窟区南端入水口处约2800多立方的崖体突然坍塌,直接影响到了榆林窟文物本体及历史风貌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二是临洮县望儿咀战国秦长城遗址铁塔改迁案。望儿咀长城遗址上现有330千伏输变电高压铁塔一座,严重影响长城公园建设和展示。铁塔改迁资金需要3800万元,因国家电网没有落实这笔资金而使改迁工作处于长期搁置状态。
 
  (四)文物活化潜能有待挖掘。一是部分有价值的遗址遗迹没有及时纳入文物保护。如玉门市老君庙镇地下纵横12公里长的693人防工程,金昌市地下16公里长的矿山坑道,以及其它地方创造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现代工业遗产遗迹,当地政府还缺乏文物保护的意识或行动。二是部分文物“沉睡深闺”难以面世。受陈展手段和陈展面积的影响,一些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陈列布展的比例不高,部分珍贵文物和大部分一般文物很难与观众见面,“以物成文、以文化人”的属性得不到有效彰显,文物服务人、教育人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部分文物的可观赏性与学术价值不匹配,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门昌马石窟的保护利用与其它石窟相比反差很大,没有充分展示利用起来。三是对文物承载的精神价值研究不够。文物工作更多侧重于物化形态,对其精神、价值层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就以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而言,研究最多的是敦煌壁画、敦煌艺术、敦煌服饰,但对敦煌文物在哲学、价值层面的研究仍不够深入。
 
  四、几点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奋力开拓文物保护新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做出重要指示批示30多次,为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保护历史遗产责任重大”,“保护文物也是政绩”。各级政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不断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政治意识,把讲政治、守规矩贯彻落实到文物抢救、保护、利用和宣传的各项工作中。文物部门要进一步全面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考察时对文物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积极阐释蕴含在文物之中的民族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保护好运用好老祖宗留下的丰厚历史遗产,特别要高度重视、保护和宣传老革命留下的红色文物,为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铸魂立心鼓劲!
 
  (二)强化治理能力,着力壮大文物保护主体。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文物的舆论氛围和思想导向。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全面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到县、区领导班子政绩综合考评体系。要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要优化文物执法、保护、考古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认真落实文物保护的检察公益诉讼。分类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把文物专业人才的培养、输送、使用当做一项持之以恒的事业,切实抓紧抓好。要充实加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力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加强基层文保力量,在专业技术任职条件上给予政策倾斜。在重大项目论证时,应当坚持文物部门参加。要统筹市州级文物保护机构和市州政府所在区(市)一级的文物保护机构,克服文博设施同质化的重复建设,持续推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纪念馆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各地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文物工作财政预算要加强监督。
 
  (三)坚持问题导向,倾力破解历史遗留难点。坚持化解存量和防范增量并重,地方政府和文物使用单位要直面文物法出台之前的历史旧账。建设单位要提高文物法制意识,在项目策划前主动避让文物,在项目建设前依法申请开展施工区域内文物调查和勘探,考古机构要优化文物调查勘探的流程,提高事前事中调查勘探的时效性。要重视整治历史文化遗产所处整体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各级政府应当依法把文物保护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论预算决算数量多少,部分县级政府至少要消除文物工作财政预算空白。对于无补助或年均补助标准低于1000元的县,适当提高各级文保员的补助。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新官要理旧账。本报告提出了瓜州县榆林河水电站对榆林窟文物侵蚀的问题、静天高速公路涉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圪垯川遗址的考古勘探问题,临洮县望儿咀战国秦长城遗址铁塔改迁经费的问题,具有时间跨度长、利益主体多、跨级协调难、成本耗费大的特征。为此,建议省政府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这些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尽快协调解决。
 
  (四)重视科技赋能,大力促进文物活化利用。抢抓中央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的重大发展机遇,科学统筹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文旅融合、文物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普查盘活用好我省丰富的文物资源,特别是工业文明创造的现代文物资源。要加强科技为文物保护赋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加快文物资源数字化建设,推动建立全省文物资源目录和数据资源库,完善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文物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要大力建设博物馆“云展览”,创新线上线下立体传播方式,强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示利用,通过科学利用提升文物保护水平。要注重培养高素质文物解说人才,让“看不懂”的文物以群众能够看懂乐见的方式“活起来”,增强甘肃文物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要更加重视文物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的研究,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坚定文化自信。要打造区域文旅融合品牌,多元开发文物产品,拓展全媒传播链条,加大对外交流合作,促进文物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