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2-11-07 17:12:33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2022年9月20日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了调研组,对全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组织召开省上有关侨务部门座谈会的基础上,于5—8月分三次到金昌市、陇南市、平凉市、庆阳市及部分县(区),对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并邀请当地人大代表一道,深入街道社区、居民小区、侨资企业、侨胞之家,通过实地了解、查看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4个市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情况。同时,委托其他10个市州人大常委会就这一专题开展联合调研,实现了对全省各市(州)的专题调研活动全覆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侨情和特点
 
  我省现有海外侨胞约10余万人(新移民约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洲、东南亚(这些地方新移民占多数)、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等61个国家和地区。省内有归侨侨眷近10万人(其中归侨4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兰州、临夏、甘南、酒泉和张掖等市州。其中,兰州市人数比较多,约40000多人。
 
  侨情特点:一是外省籍归侨侨眷人数较多。甘肃的归侨侨眷外省籍占80%以上,60年代初期,我省已有归侨600人。这部分归侨本省籍较少,多数是回国到原籍定居后再分配、调入或投亲靠友来我省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是第二次安置。80年代中期,我省按国务院侨办的意见,安置旅蒙归侨(含朝鲜归侨)134人,分别安置在河西五市。二是知识分子比例较高。在归侨侨眷中,获得职称的知识分子约160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8000多人,新回归的人员占15%;在华侨华人中,大多年纪轻、学历高,不少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在科研和其它行业上都很有成就。三是少数民族归侨侨眷较多。全省约有1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夏河县以及酒泉市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等地。
 
  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省各级涉侨机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主题,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在凝侨心、引侨资、聚侨力、汇侨智等方面主动作为,积极为归侨侨眷解难题、办实事,有力维护了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一)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侨务工作正确方向。全省各级侨务部门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新时代侨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凝聚侨心侨力、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侨联官网、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积极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侨界代表培训班、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书画作品展、文艺演出和开展“喜迎二十大,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引导,引领侨界群众凝聚思想政治共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是做好侨务工作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期的侨务工作要打破地域界限,跳出侨务部门的范围,使之成为党和各级政府的大事,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的大事”,“在工作力量上,要从侨务部门唱独角戏,向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转变”。结合侨情实际,省委研究制定了《中共甘肃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的意见〉具体措施及分工方案》《甘肃省海外统战工作协作机制》《关于规范涉侨对外交往实施办法》等文件。省海外统战工作协作机制自去年下半年成立以来,已召开2次会议,各成员单位加强协调配合,侨务工作协同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省人大民侨委、省政府侨办、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省侨联等单位通过召开侨务工作座谈会,联合开展涉侨工作调研,总结交流近年来开展侨务工作的经验做法,共同探讨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的思路举措,着力形成各方参与、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侨务工作合力。一些市州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的具体措施及分工方案。如兰州市制定了《兰州市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的具体措施及分工方案》,张掖市、平凉市、陇南市制定实施《关于海外统战工作协作机制》等方案,为我省涉侨工作打下了制度基础。2020年,省上和各市州相继召开了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省上和各市州侨联进行了换届选举,新一届的侨联组织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职责,在侨情普查、为侨解难纾困、开展联络联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着力为侨纾困解难,保障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切实帮助解决归侨侨眷的实际困难,是暖侨心、聚侨力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始终把维护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权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宗旨,与各级侨联一起为侨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加强和改进为侨服务的各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涉侨法律法规作为普法宣传重要内容,设立社区“侨法宣传角”,组织开展“侨法宣传月”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涉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意识;各级侨办、侨联积极发挥作用,联合教育、公安、民政、财政、卫健等有关部门在对归侨侨眷大病救助、慰问、资助学生、子女升学照顾、创业就业、法律求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服务工作,切实保障了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2020年省侨联第二届法律顾问委员会成立,省侨联法律咨询服务中心雷奇律师事务所正式挂牌,为更好地维护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目前累计接受和处理信访案件百余起;2020年以来,通过与中国侨商联合会联系沟通积极争取,按照每名1万元的标准资助大学新生,优先照顾归侨侨眷的子女,目前已经资助了120名。兰州市通过来电来访、联谊活动等渠道了解归侨侨眷就业需求、企业单位用人需求,对归侨侨眷进行就业推荐;联系美国华侨高永祺捐赠“919善款”4.2万元,资助42名贫困中小学生。天水市对归侨侨眷子女入学升学照顾13人。嘉峪关市近五年来共慰问归侨侨眷1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7.5万元。
 
  (四)推荐侨界代表参政议政,引导支持侨界人士参与社会事务。吸收侨界人士参政议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也是汇侨智、集侨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各级人大和政协依法保证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有一定数量的归侨和侨眷,保障归侨侨眷的参政议政和民主权力,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换届推荐提名和日常调整补充工作中,注重加强同统战、侨联等部门的沟通,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知侨心懂侨情、敢于为侨发声的归侨侨眷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引导他们积极为经济社会建设建言献策,踊跃反应诉求,推动依法解决归侨侨眷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我省现有侨界省人大代表4名,侨界省政协委员5名;市州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86名;还有一些归侨侨眷担任人民陪审员、村民调节委员会等团体内的职务。
 
  (五)做好侨企服务工作,助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为侨企服务工作,是更好地引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我省通过承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侨企项目推介会,组织企业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的展会,为助力企业“走出去”增添侨界力量,同时积极推动新侨创业,主动为来甘考察投资的侨商做好引资政策宣传、提供法律援助,引介合作伙伴等服务工作。通过召开侨界企业家座谈会,举办“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主题论坛,组织省内侨界企业家与外省驻甘商会交流活动,向企业及时传达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商业交流平台,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有关部门,有力地促进和改善了侨企的经营状况。截止目前,全省共有侨商企业300余家,累计投资金额达2000亿元人民币。在每年“兰洽会”期间,各市州积极与省侨办、省侨联对接,积极参加省侨联举办的恳谈会,向与会的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和有关企业代表发放市州情简介和招商引资项目册等,尤其是在今年第28届兰洽会上举办了“创业中华·筑梦陇原”侨领侨商走进甘肃(武威)活动,成功签约项目97项、总投资300.5亿元,实施公益捐赠356项、款物价值3243万元。在兰州市高新区建立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157人,其中博士72人。张掖市每年多批次组织市县企业参加海内外侨领商会,开展经贸对接与项目推介活动,主动邀请省外与海外知名侨商会和侨企代表参与“兰洽会”“张交会”等重要节会。定西市邀请50多名知名侨领和侨企负责人走进定西,考察了中医药和马铃薯产业,召开项目推介会,奠定招商引资基础。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近年来,我省虽然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中央的要求和侨界群众的期盼相比,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制约侨务工作发展的问题尚未根除,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侨务资源底数不够准确,侨情摸底工作亟待进一步深入。一是侨情普查工作滞后。对外,对甘肃籍海外侨胞的情况掌握不全面,对内,省内归侨侨眷的底子也不够清,我省“两个10万(归侨侨眷近10万人,海外华侨华人约10万人)”还是2003年的老数字,近20年省上再未统一组织侨情普查工作。二是侨情动态监测尚未形成合力。随着新侨的逐渐增加,侨眷的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对于侨情变化的动态监测重视不够,各涉侨部门和单位的侨务信息缺乏整合,对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的身份认定还存在偏差,得到的侨情数据不够准确。三是侨情信息掌握难度增大。由于历史原因和个人认识误区,部分侨眷看不到侨界的优势,不愿意提供个人资料及海外亲属相关信息,给侨情摸底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 工作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侨务工作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一是侨务机构仍不健全。机构改革后,许多县区侨务工作机构不够健全,同时也存在着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基层涉侨社团组织不健全,服务联系管理侨务工作和维护侨益工作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如我省现有市州侨联组织10个,其中有机构编制的9个,覆盖率为71%,县(市、区)侨联组织25个,其中有机构编制的5个,覆盖率为29%,与全国市级侨联组织覆盖率96%,县级侨联组织覆盖率70%相比差距较大。二是涉侨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够。一些地方侨办、侨联对本地方的侨情底数不清导致联系归侨侨眷不广泛,还有一些地方侨务工作仅限于一年开一两次会、发点钱或慰问品,而在发挥归侨侨眷优势,吸引侨资、汇集侨智上工作缺乏主动、创新。三是涉侨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对涉侨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工作程序掌握的不深不透,基层侨务干部对侨情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了解和掌握不足,对提高侨务工作科学化水平和侨务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办法不多。
 
  (三)“大侨务”优势作用发挥不够,沟通联系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一是协作机制方面。存在“四侨”之间联系较少,涉侨工作不能共享互动的现象,侨办、侨联与人事(留学人员)、外事(海外专家)、科技包括科协(归国科技人员)、共青团(青年回国人员)、妇联(妇女归国人员)等部门和组织协调配合机制不完善,在侨情掌握、对外宣传交流、招商引资等方面力量分散。二是资源共享方面。拘泥于传统的“做好本地籍归侨侨眷工作”的理念和思路,与兄弟省份尤其是侨务资源大省的沟通联系还不够经常,与各市州涉侨部门相互协作较少,不能适应新“侨情”的需要,有限的侨务资源没有盘活。三是内外联动方面。受各种条件和因素制约,与二、三代华人华侨的联谊局限于当地侨领和重点人物上,我省多年来没有建立起海外侨团和海外侨胞信息库,对外搭建有影响力的交流推广活动平台少,引导海外华侨华人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建设的措施不够。
 
  四、几点建议
 
  归侨侨眷在地缘、血缘、亲缘和文脉上具有极大的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资源,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针对我省侨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认识做好侨务工作的重要性,改变惯性思维,在提高思想认识上求突破。全省各级涉侨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一是要全面理解、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作为新时代侨务工作的主题,坚持以“根”“魂”“梦”作为新时代侨务工作的主线,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侨务工作重点,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贯彻到新时代侨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二是要充分认识侨心、侨力、侨智对推动国家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大统战”意识,主动适应世情国情侨情变化,增强广大干部做好侨务工作的责任感、自豪感,树立信心,增强进取心,不断开拓为侨服务工作新局面。三是要加强涉侨政策理论的学习,掌握侨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侨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进一步加大对侨务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侨务知识,深入开展侨法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宣传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侨、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
 
  (二)调动发挥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发挥大数据作用,在侨情信息动态化管理上求突破。侨务工作部门对侨情的掌握要做到及时、准确,才能更好地为侨服务,才能更好地引资引智引才。新时代的侨情突出表现为变化性和多样性,因此必须要将侨情摸底作为一个常态化的工作做好。一是探索合理调查方式。结合“线下”入户调查与“线上”问卷填写的双轨模式,摸索成本低、效率高、覆盖面广的侨情调查方式,以便更具针对性地服务侨联络侨。二是探索引入社会调查力量。除传统侨务部门以及公安、人社、教育等相关涉侨部门外,可动员侨团、媒体以及校友会、留联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相关工作,通过政府主导与社会相结合的模式,推动侨情调查境内境外全覆盖。三是探索建立共享数据库。推动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纵向”侨情数据库和包含多个涉侨部门的“横向”侨情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现数据采集规范化、数据共享即时化、数据更新常态化,让侨情“大数据”更好地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三)不断强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在构建新时代“大侨务”工作格局上求突破。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四侨”职能作用,共同参与侨务工作,各级政府要建立涉侨部门同宣传、公安、民政、人社、文化旅游、招商等部门的横向协作、资源共享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创建相关涉侨载体,出台有关优惠政策,积极联络并组织海外侨胞对我省招商引资引智环境进行调查,畅通侨界人士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增强侨界人士对甘肃投资开发的认可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做好向留学归国人员和旅居人员的宣传引导作用,利用他们海外关系的优势,宣传中国、宣传甘肃,让他们成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甘肃故事的民间使者。三是进一步加强内外交流协作。我省各市州之间要建立侨务工作互动平台,市州之间应多举办侨务工作交流座谈会,邀请侨界代表参加,交流工作方法,挖掘侨界资源,同时应借力省外资源,尤其加强同浙江、福建、广东等侨务大省的联络,借助兄弟省的侨务部门,邀请甘肃籍以外的归侨及海外华人来我省考察、投资。
 
  (四)积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细化相关规定,在涉侨工作有法可依上求突破。现行《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制定于1994年,自2008年修订以来,历经14年未进行修改,部分内容和条款与新形势侨务工作不相适应,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修订后及时修改。同时,建议各级政府根据侨务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先行制定护侨、助侨方面的政府规章,在华侨、归侨、侨眷身份的认定,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升学就业照顾,以及侨企资质规模认定等方面做一些政策性的探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的修订提供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