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10 15:25:48

  ——2020年9月21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
  今年以来,全省防沙治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认识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严峻形势,始终将防沙治沙工程作为推进沙区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提前完成了年度防沙治沙各项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2020年,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任务230.1万亩,完成年度目标责任的168.5%,超额完成任务。其中:完成治沙造林120.86万亩,封育30万亩,退化林修复17.9万亩,沙化草原治理54.42万亩,交通、水利、农业、城建等其他治沙造林1.96万亩,沙障治沙4.24万亩。新增金塔县石梁子、敦煌市东戈壁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2个,保护面积22110公顷。续建凉州区邓马营湖、玛曲县昂格布、山丹县东乐南滩等3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建设正在有序进行。
  全省共投入防沙治沙各项资金17.63亿元,其中:中央4.56亿元,省级0.86亿元,市县9.29亿元,社会义务投工投劳2.92亿元。广大沙区农牧民群众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实现劳务收入6.48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8万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主要成效
  (一)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河西走廊北部风沙前沿地带防风固沙林(带)进一步巩固,重要风沙口得到治理,植被明显改善,风速和频次大幅减小,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均呈下降趋势。逐步建成了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沙漠边缘防护林体系,对阻止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保护河西走廊绿洲发挥了重要作用。古浪、民勤、玛曲、金塔等重点地区沙化土地治理大幅度推进,植被盖度和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生态环境逐渐好转。
  (二)规模化防沙治沙工作全面启动。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古浪八步沙林场视察,对防沙治沙工作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给我省防沙治沙工作带来了新机遇。2020年,经过努力我省被列入全国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省份,争取到国家财政规模化防沙治沙资金2亿元,省级财政配套3500万元,开启了全省规模化防沙治沙的新里程。目前,试点工作已在古浪、民勤等4个市州的7个县全面展开。同时,今年对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给予了重点支持,防沙治沙方面的资金投入已达到1.22亿元。
  (三)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得到有效加强。2020年,对已建成的景泰县、民乐县、环县、玉门市等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项目进行了省级验收。从验收情况看,项目能够按照要求规范建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封禁区生态修复功能有力提升,植被盖度大幅增加,封禁效果十分明显。同时,加强对国家重点项目征占用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强化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四)多元化投入机制初步建立。积极向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等中央有关部门汇报衔接,争取中央财政更大支持。全省防沙治沙专项资金从2019年的990万元增长到今年的2.35亿元,实现了资金总量的重大突破。全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蚂蚁金服社会公益造林项目每年完成治沙造林20多万亩,已深度参与到我省防沙治沙工作中。
  (五)防沙治沙先进典型作用充分发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事迹,是我省诸多治沙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充分诠释了全省治理荒漠化和沙化的信心和决心,展现了防沙治沙工作者锲而不舍的坚守、无私奉献的情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为代表的先进治沙典型,发挥了广泛的示范带动作用,掀起了规模化防沙治沙的新高潮。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目标责任。为适应防沙治沙工作新形势,根据国家林草局和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关于“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的决策部署,及时充实和调整了省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18个成员单位和人员组成,全面加强了防沙治沙组织领导。全省沙区市州、县市区政府成立了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理顺了省、市、县三级防沙治沙工作体制。制定印发《甘肃省关于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省防沙治沙4大区域、10大任务、6项保障措施,明确提出年度目标任务,加大对各市州防沙治沙年度目标责任监督考核,确保防沙治沙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根据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从防沙治沙机构建设、规划编制、荒漠化与沙化监测、防沙治沙科研与科技推广、沙产业开发及全民动员等6个方面,统筹部署安排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沙区各市州政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具体贯彻落实意见,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省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印发了《甘肃省关于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的指导意见》,相关市州也相继制定出台了打好阵地战的具体办法,厘清了防沙治沙工作思路,为下一步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注重工程带动,落实重点任务。各沙区市州政府坚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由远及近、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工程。推进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全省共完成建设任务88.76万亩。深入推进三北工程,有效改善了全省特别是荒漠化和沙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稳步推进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全省重点沙区规模化防沙治沙工作,加快推进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建设,建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21个,有效遏制了乱砍伐、樵采、开垦、放牧、采药、狩猎、勘探、开矿和滥用水资源等破坏植被的活动,引导当地农民就业创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增长。
  (四)依靠政策引导,统筹产业发展。全省以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为依托,坚持“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玉米制种、马铃薯、肉牛、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我省已发展沙产业企业、基地1000多家,形成了中药材、沙地林果、沙区产品加工、沙区特色种植养殖、沙区生态旅游等5个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出药品、保健品、食品、饮料、果品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带动了当地加工、储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在生态建设、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推动沙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坚持典型引领,广泛深入宣传。认真总结提炼近年来各地涌现的防沙治沙经验做法,充分运用省内外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以专题采访的形式持续宣传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治沙英雄石述柱、治沙模范王银吉等治沙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组织“学习时代楷模、弘扬八步沙精神”巡回宣传及演出累计已达121场次。开展“发展中国家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修班”“发展中国家流沙固定与风沙灾害防治研修班”等国际交流,向世界提供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任务仍然艰巨。全省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分别达到1950万公顷和121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8%和28.6%,防治任务非常艰巨。同时,已经治理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丘)的林草植被尚处于恢复阶段,极易遭受破坏,治理管护任务十分繁重。另外,全省尚有177.6万公顷的土地介于沙化和非沙化土地之间,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急需加以保护和治理。
  (二)治理难度不断增大。在全省现有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有361万公顷,计划到2020年底完成1/4的治理面积,尚有3/4的沙化土地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治理区域越来越偏远,立地条件越来越差,使得治理成本和治理难度不断增大。
  (三)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沙区生态补偿、征(占)用沙地补偿、防沙治沙的稳定投入和沙产业财政投资等方面政策措施还有待完善,资源过度利用现象时有发生,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关于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严格落实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防沙治沙责任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工程带动,加大规模化防治力度。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十四五”防沙治沙各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原则,聚焦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及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建设,加强对河西走廊、玛曲、环县等重点区域规模化治理力度,促进沙区退化植被、沙化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充分发挥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大规模化防沙治沙力度,努力打造全省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的精品工程。
  (三)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扶持机制。进一步加大全省各级财政对防沙治沙工作的资金投入,切实保障防沙治沙工作的有力开展。积极探索沙区生态补偿机制,确立沙区承载能力评估和并发项目准入制度。进一步落实“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政策,运用承包、租赁沙地和多方筹资参与等形式推进沙化土地治理和沙产业开发,逐步建立完善“国家有投入,企业有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预警监测,切实做好沙尘暴灾害预防工作。认真落实《甘肃省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在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警期,实行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强化气象、林草、应急等部门重大沙尘暴灾害信息的共享机制,加强协调沟通,确保重大沙尘暴灾害信息报送的及时、准确和畅通。适时举办重大沙尘暴应急预警信息员培训,努力提高监测质量和水平。
  (五)广泛开展宣传,调动全社会防沙治沙积极性。运用网络、电视、报纸、墙报等媒介,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3·1 2植树节、6·17世界荒漠化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普及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知识,营造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的良好氛围。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