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安全生产情况的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10 14:35:57

——2020年6月10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省应急管理厅厅长黄泽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安排,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管控措施,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生产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全省连续7年实现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从2012年的5090起、1639人,下降到2019年的843起、709人,分别下降83.44%、56.74%。今年1-4月,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52%、39%、72%和74%。
二是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危化、矿山、建筑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危化领域连续20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建筑施工领域连续9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煤矿连续8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非煤矿山连续4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十二五”期间,我省共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141人,“十三五”截至目前,我省共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7人,同比分别下降77.78%、80.85%。2019年至今全省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主要工作
面对全省人民对安全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和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工作措施,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管控机制。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先后出台《甘肃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甘肃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实施细则》,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已全部由党委常委及政府常务副职联系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省、市(州)、县(区)、乡(街道)四级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出台了《甘肃省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分类制定考核评分细则,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逐级开展对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考核。对重大安全隐患和较大以上典型事故实施挂牌督办,对事故多发的市县进行安全生产约谈,对施工事故多发的建筑行业和地区发出预警,对国务院安委会考核反馈问题逐级建立台账,严格挂牌督办,确保了整改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制定落实《甘肃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督促指导企业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全过程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二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着眼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坚持“一个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三大目标”(安全水平巩固提升、应急能力稳步提升、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建设“六大体系”(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设施体系、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民性的安全防灾教育体系),实施“九大工程”(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移民搬迁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总体框架,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改革发展制度设计。深化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改革”,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制定出台了《甘肃省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细化了1300多项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标准,建成了应急管理综合信息执法系统,配发移动执法终端3181台、执法记录仪1515台,将1214个乡镇(街道)安监站更名组建应急管理所,提升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效能。
三是加快建设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科学化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出台了《专业化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指导分级分类建立安全生产专家库,按照省级不少于300万元、市级不少于50万元、县级不少于10万元标准列支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家对重点行业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专业化隐患排查。率先在全国建立化工园区及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安全咨询专家组工作制度,聘请63名专家在15个化工园区、6个省级危化品重点县开展经常性技术指导、隐患排查和安全服务,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实行“双重交办、双重督办”,有效提升了排查的专业化和整治的精准化水平。着力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治本之策,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先期启动危化、矿山领域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突出“一提双优”(提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优化生产系统、优化通风系统)为核心的“硬件”建设和“五位一体”(自主管理文化塑造、综合素质提升、安全标准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的“软件”建设,选取4家矿山企业、4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试点,总结经验做法,以点带面逐步向冶金、有色、交通、建筑施工等其他行业领域推开,推动全省安全生产水平整体上台阶。
四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管控措施。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依托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安全防疫一体化管控机制,全面压实市州、部门、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责任。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强在线监管、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和预警防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开展“网上办事”“不见面审批”工作,落实网上办、快递办、预约办、登门办的“四办”措施和电话提醒等服务,建立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包抓联系制度,408名领导干部包抓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1697名监管人员“一人一企”联系企业,确保监管力度不降低,效能不弱化。制定印发了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监管实施方案,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六个一律”(一律对企业公共区域和生产生活区域进行严格消毒灭菌作业;一律对所有生产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和隐患排查整改;一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复工复产方案;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一律至少提前1天到岗到位、履行职责;企业从业人员一律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和接受防疫检测检验;一律通过微信群、网络课堂等方式接受一次安全教育培训)的管控要求,“四个一”(一企一册、一岗一单、一人一卡、一日一报)的管理办法和“七项关键措施”(员工健康状况排查、人员体温检测、全员全程佩戴口罩、分批分散用餐、保持安全距离、做好场所消毒消杀、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实现了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一体化管控共同提升。复工复产期间,全省企业未发生疫情扩散,未出现输入性病例,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五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紧盯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防风险查隐患保安全等专项行动,采取政府督查、交叉互查、专家检查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实行“交办、整改、督办”的闭环管理,集中整治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化解了一批重大安全风险。突出企业这一关键环节,以“三个全覆盖”(所有行业部门全覆盖,所有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所有单位员工全覆盖)和“三个一”(形成一张问题清单,制订一套整治措施,开展一次暗访抽查)为总要求,坚持企业自查,监管部门“双随机”“四不两直”督查,推进企业安全问题隐患自查自改自纠,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对国务院安委会和省安委会查出的危化品领域471条问题逐项登记建档、跟踪整改到位。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专项执法行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淘汰关闭和高风险煤矿安全隐患整治行动、火灾隐患和消防通道清理集中整治、两客一危及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特种设备及高风险旅游项目隐患排查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治理,查处了各领域的一大批安全隐患,实施了集中整改治理,促进了各行业领域安全水平有效提升。
六是全力夯实改进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已纳入2020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甘肃省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方案》印发实施,化工、煤矿、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安全技能培训考核提升工作有序开展。率先在全国开设公共应急频道、成立应急管理学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开展宣传咨询26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 1500余万份,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举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事故统计、矿山危化监管等各类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和“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应急安全大课堂,培训省市县政府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监管干部职工1.1万余人。加强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招录消防员2770名,充实了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力量;加大18支矿山危化专业救援队培训和应急装备配备力度,推进专业化救援队伍“一专多能”建设;与清华大学、应急部信息研究院、省公航旅集团,蓝天、方舟、厚天民间救援队等企事业单位、社会救援力量签订协议,初步建立了事故灾害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筹措资金1.2亿元,购买了通信车、宿营车、炊事车、运兵车和应急救援装备物资2.43万台(套),有效缓解了各救援基地装备老化、缺乏等问题。开展全省2019年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组织全省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000余场次,有效检验了省市县三级应急响应、指挥调度、协调联动、合成作战的应对处置能力。在兰州建设的国家应急救援西北分中心已完成可研,河西、陇东、陇东南3个省级救援中心正在抓紧论证,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
三、存在问题
我省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比较落后,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存在明显不足,安全监管的专业水准和效能相对偏低,安全生产面临许多突出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压力仍然较大。我省能源化工产业占比大,全省共有煤矿94处、金属非金属矿山1408户,矿山灾害风险在全国位居前列;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2495户,冶金有色工贸行业企业24669户,其中易燃易爆、涉氨制冷、粉尘涉爆企业数量大;加之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公路铁路里程长度位居全国前列,各类事故易发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近几年来我省安全生产四项绝对指标大幅下降,但衡量安全生产状况的四项相对指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均高于全国平均值,且发生多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2019年共发生19起、死亡68人,在全国32个统计单位中排第10位,安全生产面临众多风险和巨大压力。
二是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仍然存在。受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影响,部分企业安全投入不足,技术改造放缓,安全设施设备缺乏维护保养,安全风险加大;建筑施工领域出借、借用资质投标中标,安全质量失控问题比较严重;部分地区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试不严格,技能不达标,安全隐患突出;部分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规划设计不合理,安全距离和设施不达标问题大量存在,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如何管控安全风险面临诸多难题。
三是“三管三必须”责任落实仍有漏洞。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仍然不够具体化、有形化,发文多、检查多,发现隐患少、解决问题少;一些部门只管生产和业务,不管安全,未完全落实“三管三必须”责任;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够全面,本质安全水平较低。
四是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短板弱项较多。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专业人员比例低,监管专业化水平不高;各县区和乡镇执法人员力量薄弱,应急救援装备配备不到位,监管能力与繁重的监管任务还不能完全适应;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普遍缺乏专业技术支撑机构,各类园区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衔接和应急联动机制不够顺畅。
四、工作打算
面对防范和化解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风险的艰巨任务,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自觉接受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努力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一是进一步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意识,细化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监管责任,厘清综合监管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界限,督促行业监管部门加大专业监管力度,确保“三管三必须”责任落到实处,堵塞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漏洞。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经营者第一责任、管理人直接责任和全体员工人人有责的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建设,真正把安全防线筑牢守好。
二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结合甘肃实际,扎实推进三个专题和九个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实施,切实消除一批重大隐患,形成一批制度成果,着力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紧盯复工复产安全和疫情防控持续发力。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监管与服务并重,严格落实安全防疫一体化监管要求,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检查,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强化监测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两头不出事”。
四是加快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专家库,合理控制检查频次,提升专业化水平。关口前移,主动服务,分行业、分专业依托专家对安全风险高、隐患问题突出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常态化、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消除一批重大安全隐患、化解一批重大安全风险。
五是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编制危化、矿山、工贸等行业应急管理工作手册,总结推广危化、矿山领域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经验,示范引领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启动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在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全面铺开,不断提升全行业领域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充分体现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鞭策和鼓励。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此次会议审议提出的意见,进一步抓好工作整改落实,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