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10 14:23:33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这次大会采取“传统+改革”的方式进行,会议议程不减少,会议召开形式不变,会期由原来的11天左右压缩为7天,全体会议由4次压缩为3次。会议期间,2900多名代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部署要求,聚焦会议议题,认真讨论审议,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完成了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是一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砥砺前行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一、大会概况和会议成果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共有9项议程:一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审查计划报告及草案,三是审查预算报告及草案,四是审议民法典草案,五是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六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七是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八是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九是其他。大会共举行了3次全体会议,1次代表团全体会议,10次代表小组会议,4次主席团会议。
    大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审议批准政府工作报告等六个工作报告。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要求,总结成绩符合实际、振奋人心,部署今年工作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是一个旗帜鲜明、主题突出、务实进取、凝心聚力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总结工作系统全面、客观实在,部署工作立足全局、重点突出,是一个崇尚法治、彰显民主、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体现依法治国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是一个政治站位高、司法理念新、工作举措实的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衔接紧密,聚焦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目标,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二)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草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内容更加系统规范,高度契合国情实际,是一部成熟的法律草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治保障,也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代表们一致表示,将认真做好学法普法、宣传阐释、贯彻落实等工作,真正让民法典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着力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三)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正立场和坚强意志,符合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符合香港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对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保障香港长治久安意义重大。代表们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决定,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坚决反对外来干涉,坚决支持依法治港。
    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湖北、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参加审议并作重要讲话,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
    (一)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要求。第一,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充分印证了不同性质的政党和社会制度的政治本质。第二,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要积极主动作为,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推出一些管用举措,特别是要研究谋划中长期战略任务和战略布局,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第三,不断造福人民。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抓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城乡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四,牢牢植根人民。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的审议,重点围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二是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要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研判风险,加强传染病等重大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和培训演练,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增强一线疾控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三是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要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优化科研攻关体系和布局,抓好《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四是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五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快建设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集集中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在,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三)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5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就国防和军队建设重点工作提出要求。要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工作,及时有效处置各种复杂情况,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国家战略全局稳定。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练兵备战方式方法,因时因势搞好科学调控,加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灵活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我军遂行军事任务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扭住政策制度改革这个重点,统筹抓好各项改革工作,如期完成既定改革任务。要发挥我军医学科研优势,加快新冠肺炎药物和疫苗研发,拿出更多硬核产品。要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加强国防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改革创新关键在人,要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我军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采取超常措施,克服疫情影响,集中力量打好规划落实攻坚战,力保重大任务完成、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要编制好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注重同国家发展布局相协调,搞好战略层面一体筹划,确保规划质量。要科学安排,精打细算,把军费管理好、使用好,使每一分钱都花出最大效益。
    习近平指出,要在完成好军事任务的同时,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协助地方做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满腔热情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汇聚起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
    (四)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在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后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我们还要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要看到,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面向未来,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习近平强调,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
    习近平指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六保”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做到粮食生产稳字当头、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同时,要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考核,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要稳住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落实生猪生产省负总责要求,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要加强协同配合,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应。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各项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5月2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1万字、八个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最短的报告。
    第一部分,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报告指出,去年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民生进一步改善,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坚决打赢武汉和湖北保卫战并取得决定性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及时有效促进了保供稳价和复工复产,我国经济表现出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
    第二部分,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报告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报告综合研判形势,对全年经济增速没有提出具体目标,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
    第三部分,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报告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
    第四部分,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报告指出,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限期清偿政府机构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全面推进“互联网+”。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创业投资,增加创业担保贷款,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
    第五部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报告指出,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推动消费回升,支持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第六部分,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报告指出,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搞好脱贫攻坚普查,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恢复生猪生产,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支持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
    第七部分,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报告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进外贸基本稳定,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推进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筹办好第三届进博会。积极利用外资,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互惠互利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日韩等自贸谈判。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第八部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报告指出,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和基层卫生防疫。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予扶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完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制度,做好因公殉职人员抚恤,扩大失业保险、低保保障范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洪涝、火灾、地震等灾害防御,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5月25日下午,栗战书委员长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的主要工作。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作出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决定,部署启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的立法修法工作,主动宣传解读疫情防控法律,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一年多来,常委会认真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共审议法律草案、决定草案48件,通过34件;听取审议39个报告,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开展3次专题询问、7项专题调研,作出1项决议;决定批准5个双边条约;审议通过38个任免案,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82人次。一是确保宪法在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实施。作出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等决定,拟订并审议了《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制定关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成统一的覆盖全国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连续3年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举行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召开纪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二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配合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修改建筑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以高质量立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资源税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森林法,起草并审议长江保护法草案。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加快民生领域立法,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修改药品管理法,制定疫苗管理法,对涉及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的30件立法修法项目作出统筹安排。围绕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加强监察、司法、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领域立法,提交审议民法典草案。三是依照法定职责围绕重大改革发展任务推进监督工作。依法开展计划预算监督工作,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五年规划,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扎实做好专项工作监督,加强司法工作监督,跟踪监督“执行难”问题,听取审议关于加强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审议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遵照法律规定开展执法检查,对中小企业促进法等开展立法后评估。四是全面加强支持和服务代表依法履职的工作制度机制建设。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35条具体措施,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和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发挥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建立健全代表参与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机制。提高代表服务保障工作水平,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考察和视察,坚持培训资源向基层代表倾斜,统筹安排代表参加“一府一委两院”联系代表的活动。五是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开展对外工作。加强全国人大同各国议会的友好交往,深化立法交流,组织27名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参与全国人大对外交往活动。六是紧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第二次学习交流会。扩大公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支持基层群众参与立法全过程,开通全国人大机关网上信访平台。全面加强全国人大机关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改进和加强人大新闻舆论工作。召开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座谈会、省级人大立法工作交流会、第25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加强工作联系,交流工作经验,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部分,今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确保宪法全面实施,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组织好宪法宣誓和国家宪法日活动,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二是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修改长江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法、期货法、专利法等。围绕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突出公共卫生领域立法。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制定生物安全法等,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行政处罚法等。围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制定修改出口管制法、反洗钱法等。围绕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和议事规则等。三是依法做好监督工作,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听取审议关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16个工作报告,检查6部法律和1个决定的实施情况。围绕土壤污染防治、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等开展5项专题调研。四是支持代表依法履职,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具体措施,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反馈各环节工作,扩大代表对常委会、专委会工作的参与。五是积极开展对外交往,稳步推进机制交流,积极参与议会多边合作,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交流,促进国家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六是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完善议事程序和工作机制,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加强全国人大机关建设。
    (三)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2019年的主要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8万件,审结案件3.4万件,地方各级法院审结、执结2902.2万件。一是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依法裁定特赦,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二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脱贫攻坚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促进和谐家庭建设,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保护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四是构建便民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畅通群众纠纷解决渠道,推广跨区域立案诉讼服务,立足城乡基层化解纠纷。五是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深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大力度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六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推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七是坚持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大力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八是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
    第二部分,2020年工作任务。一是着力服务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二是着力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着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强化司法服务;四是着力加强民生司法保障,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五是着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六是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法院队伍。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2019年的主要工作。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314万余件,同比上升9.7%。2020年2月至4月,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疫刑事犯罪3700余人、起诉2500余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2800余件。一是积极参与、促进国家治理,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严格依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更实支持企业经营发展,积极作为促创新,扎实推进反腐败斗争,用真情落实群众来信件件回复制度,立足办案引领社会法治观念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二是跟上、适应时代发展,努力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扎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三是狠抓自身建设,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铁一般”重要要求,深入贯彻检察官法,以过硬的本领守初心、担使命,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创立“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创新检察业务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检,提升检察履职能力。四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接受履职制约,接受社会监督,真诚尊重、依法维护律师执业权利,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行使。
    第二部分,2020年工作任务。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融入各项检察工作;始终坚持“守初心、担使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始终坚持“稳进、落实、提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落实到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法治保障。坚持“稳进”,把为大局服务作为检察履职最重要使命;深化“落实”,更加自觉履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持续“提升”,对标新时代人民群众新的更高要求加强检察自身建设。
    四、杨晓渡同志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渡作为甘肃代表团的代表,参加了1次全团会议、7次代表小组会议,作了5次发言。
    (一)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杨晓渡同志说,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目标明确坚定,任务重点突出,政策聚焦关键,措施具体可行,是一个文风好、强民心、鼓斗志、重实干的好报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回顾抗击疫情闯过来的不平凡道路,深切感受到,核心太重要,有党有依靠,人民是英雄,制度优势好,国家实力强,国歌是号角。当前,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要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按照党中央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紧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紧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甘肃省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参与经济内循环与拓展国际外循环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统筹、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做到脱贫攻坚志在必得、就业民生千方百计、稳住企业注重内需、基础建设抓准抓好。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越要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全党全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力量。
    (二)在审议民法典草案时,杨晓渡同志说,民法典草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依法治国的一个重大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鲜明体现。通过对现行各部民事法律的编纂和规范,平等保障各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落实各民事主体的义务责任,规范各民事主体的行为活动,提升各民事主体的守法自觉,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党和国家的大局,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维护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护公正有序的社会,必将对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三)在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时,杨晓渡同志说,“一国两制”首先“一国”是前提,没有“一国”就没有“两制”。香港是“一国两制”的受益者,香港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在实行“一国两制”后。由于分裂主义势力、西方敌对势力认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发展态势不符合西方利益,希望通过在香港制造动乱来影响中国国家的安全,破坏 “一国两制”的全面贯彻实施。因此,按照党中央的决策,人大作出这个决定就是管住破坏国家安全的势力和外国势力在香港的阴谋活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维护祖国统一,是完全正确的,要坚决拥护。
    (四)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杨晓渡同志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推动宪法在治国理政各方面全面实施,法治体系建设成果丰硕,围绕重大事项深入开展监督,加强和支持服务代表依法履职,与各国议会之间的交流合作很有成效,自身建设做得非常好。在谋划部署工作时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必将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家监委将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增强法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主动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工作。
    (五)在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杨晓渡同志指出,一年多来,“两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思想更加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更加坚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行动更加坚定,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态度更加坚定,自身建设严自律、强素质、建制度更加坚定,立足司法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甘肃代表团履职情况
    这次大会甘肃代表团共有50名代表出席。会议期间,代表团全体代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行使代表权利,积极履行代表义务。严格执行闭环管理规定,认真落实有关要求。自觉遵守会议纪律和保密规定,按照会议安排参加各项活动,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发言积极踊跃,履职尽心尽责。在会前认真开展视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群众诉求的基础上,着眼全国大局,立足甘肃实际,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精准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等问题,提出议案8件、建议176件,与往年相比,数量显著增加,质量明显提高。大会以代表团名义提出议案17件,甘肃团占1件;我团代表提出的关于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修改刑法和献血法相关内容等议案建议得到大会议案组的高度重视。同时,以代表团名义提交了议案1件、重点建议13件。这些意见建议反映了事关我省长远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予以支持的重大事项。
    会议期间,有近70多家中外媒体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对甘肃代表团进行了采访报道,各新闻媒体刊发稿件2500多篇,各类网站和新媒体以多种形式刊载转发,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进行了2次新闻发布活动,展示了代表依法履职的精神风貌和甘肃代表团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