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执法检查后跟踪监督的情况报告(书面)——2019年5月27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02 15:50:40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18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重点从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控辍保学、城乡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投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指出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2018年7月,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后,将执法检查报告和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向省政府办公厅进行了反馈。
 
  为了进一步提升人大监督工作实效,持续关注“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聚焦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安排,4月至5月,结合全省教育扶贫工作调研,在临夏、甘南、定西、陇南、平凉、庆阳等6个市(州)25个县(区)开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后跟踪监督。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务求监督实效。通过听取各市(州)政府及教育、发改、财政、扶贫等相关部门汇报,与校长、教师和家长、学生代表、宗教界人士座谈,实地检查、抽查、暗访各类义务教育学校83所,走访3座寺院管委会,个别访谈师生近百人,就执法检查报告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工作进行了跟踪监督,了解掌握了我省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的新情况、新进展,现将跟踪监督情况汇报如下。
 
  一、执法检查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
 
  2018年以来,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多个政策文件,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回应了执法检查报告中的意见建议;各市(州)、县(区)政府也结合实际,制定实施了有利于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持续抓好“一法一条例”的贯彻执行
 
  一是加大“一法一条例”宣传力度。各级政府把宣传贯彻“一法一条例”作为“七五”普法重点内容,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开展“一法一条例”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寺庙系列宣传活动。有的县(区)组织中小学校在开学第一课进行“一法一条例”的宣传学习,在期中或期末进行检测或知识竞赛,为“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一个不低于”的目标责任(即:生均教育经费只增不减、财政教育投入只增不减,财政教育投入不低于当地GDP的4%)。各级政府逐级签订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靠实教育主体责任和主要任务。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592.96亿元,较上年增加25.61亿元,增长了4.51%。目前我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201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18〕52号 ),建立健全符合我省实际的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各市(州)也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和配套的单项规划方案。
 
  (二)控辍保学取得阶段性成效
 
  执法检查报告提出“要把控辍保学提高到能否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能否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来深化认识”,建议“通过进一步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县乡,精准施策,补齐短板”。2018年,针对临夏州、甘南州民族地区学生义务教育辍学率长期居高不下的问题,省政府出台《甘肃省重点地区控辍保学攻坚方案》,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控辍保学措施。截至2018年底,全省劝返复学学生23716人,其中临夏州15228人,甘南州5624人,辍学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组反馈我省教育脱贫攻坚方面存在“控辍保学注水较多、义务教育降格以求”等问题,省教育厅制定了《甘肃省教育厅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狠抓控辍保学。截至目前,临夏州全部收回了违规发放的595本义务教育完成证书和结业证书,958名得零分学生和未参加考试学生已劝返878名。甘南州971名“半僧半学”方式就读的僧童,已经全部就近转移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受全日制教育。
 
  (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加快
 
  一是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实现率大幅度提高。2018年,我省有12个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考核,全省目标实现率达到80.46%。2019年清水县、漳县、岷县等11个县将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考核,年底我省基本均衡目标实现率预计将达到93.1%。 
 
  二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速。2019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9〕30号),提出了“以两类学校为突破,集中力量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要求,确定了“到2020年,全省两类学校短板基本补齐,布局结构趋于合理,办学条件达到省定的基本办学标准,经费保障制度健全”等目标。各市(州)、县(区)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保留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上学。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省教育厅投入资金3000万元,在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实施了“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示范项目,以更低成本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着力化解城市“择校热、大班额”问题。2019年3月,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总数95326个,56人以上大班额5305个,占比5.57%,比2016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嘉峪关、金昌、天水、酒泉、陇南等5个市已经提前完成了2019年消除大班额工作目标。
 
  (四)持续加大义务教育政策经费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的力度
 
  执法检查报告提出了加大对“两州一县”的教育专项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地方财政配套比例,对特别困难县应明确免除地方配套,不断改善农村偏远地区办学条件,促进我省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再提升等意见建议。2018年,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以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进一步统筹现有义务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倾斜。2018年我省继续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共投入资金42.72亿元,其中投向贫困地区的占总资金的71.45%,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下拔国家“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专项资金共8亿元,安排临夏州4亿、甘南州2.27亿、天祝县1.73亿,进一步加大对“两州一县”教育专项扶持力度。由省级财政全部分担贫困县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地方配套资金。二是足额安排公用经费和取暖费,向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倾斜。对全省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确保“小学校”正常运转。对甘南州寄宿制学校按照其他地区生均取暖费2倍标准发放,缓解了取暖经费不足的问题。三是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帮扶政策,保障经费精准有效使用。2018年全省共发放各类免、奖、助学资金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金共计44.13亿元,受益学生192万人,资助学生338万人次。
 
  (五)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执法检查报告提出“进一步完善教师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略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建议。2018年以来,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回应。一是出台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的相关政策。从提高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增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提高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设立中小学教师工资补差专项、健全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从2019年起,将人均月补助标准提高至不低于400元。2018年投入1.5亿元,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5.9万平方米,1600余套。二是加大乡村教师选拔补充力度。建立省级统筹、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实施国家“特岗计划”项目,2018年为全省乡村中小学补充教师4816名。三是多措并举提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2018年选派省内高校师范类专业在校生2991人到23个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开展实习支教,选派1300名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年来,在常委会“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的有力推动下,省政府制定计划、出台政策、加大投入,促进了县级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促进了“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但是,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改进还较为缓慢,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应当继续关注。
 
  (一)控辍保学任务依然艰巨,个别地区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是基础工作不够细致,个别地区对控辍保学工作底数不够清、数据不够实。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底数不清,县、乡(镇)、学校数据不一致。个别县区分管教育领导、乡镇领导对辖区内控辍保学情况说不清楚,甚至个别学校校长对本校的劝返学生人数不清、情况不明。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个别县(区)、乡(镇)对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不清,敷衍应付。在检查中发现,个别县(区)、乡(镇)政府没有很好履行主体责任,将寻找劝返失辍学学生任务下达给学校,要求班主任签定责任书,增加了教师负担,影响正常教学秩序。部分学校劝返复学学生人册不符,“一生一案”内容雷同,有的学生长期请假,有的学生前两天刚刚被叫回来,个别乡(镇)、学校的劝返复学数据仍有水分。三是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不够彻底。甘南州虽然将971名僧童全部从寺内送教点转移至学校学习,但是大部分僧童与寺院没有脱离生活依附关系,部分僧童吃在学校住在寺院,上学放学由寺院接送,甚至有个别学校的劝返僧童上穿校服下穿袈裟上课,没有真正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临夏州虽然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整改问题,但差距依然较大。从省教育厅提供的全省控辍保学最新统计数字看,截止4月28日,全省共有失辍学学生468人(建档立卡户47人),其中临夏州373人(建档立卡户34人),占到全省79.7%。四是劝返生二次辍学风险较高,“劝回坐稳”难度较大。劝返复学的学生厌学情况比较普遍,跟不上进度,融不进集体。一些学校接收劝返学生数量较多,师资力量缺乏,无法真正做到因人施策、因材施教,劝返学生复辍的可能性大,保学任务艰巨。
 
  (二)农村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省现有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8015个,部分市县反映受经费投入制约,一些偏远农村乡镇学校实现了义务教育20条“底线要求”,但与省上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教学及行政用房紧缺,学生宿舍不足的问题。二是藏区学校冬季供暖有待进一步改善。尤其是甘南州,取暖期长达7个月,现行取暖费标准虽在全省通用标准基础上翻番,但仍然很难保障师生温暖过冬。全州有些乡村学校靠火炉或简易电暖器取暖,成本高且安全隐患大,需要继续增加投入,提高取暖标准,改善取暖设施设备。三是基层学校教师周转房缺口仍然较大。2019年将继续在23个深度贫困县计划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4.9万平方米,但缺口还是比较大。经了解,仅甘南州122个学区需要新建教师周转宿舍就达2165套。
 
  (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还需要下大力解决。“城市挤、乡村弱”的局面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与省上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城乡间、校际间教学质量的差距依然存在,有些地方还比较突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56人以上大班额有5305个,其中66人以上超大班额733个,主要集中在城镇,解决起来困难重重。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师资短缺,难以保证开齐开足课程。目前,我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按照班师比和师生比相结合的方式核编后,由于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数量较大,师资短缺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受人员编制和教师补充渠道的制约,学校后勤服务和管理人员补充困难,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数量的逐渐增加,学校安全管理和后勤服务力量更显薄弱。
 
  三、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巩固执法检查实效,促进“一法一条例”全面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和改进我省义务教育工作,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知法守法氛围。进一步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法律法规“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努力营造宣传贯彻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浓厚氛围,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推动义务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二是真抓实做,高标准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甘南州僧童较多的重点县(区)、乡(镇),要克服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思想,坚持依法办事,靠实工作责任,细化整改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9月1日之前所有僧童做到回归学校,回归家庭,全面接受义务教育。坚持因材施教,提高保学质量。加大特殊关爱,有效解决僧童入校后融入差的问题。同时,要从长计议,加强引导,用法律制度妥善解决禁止未成年人入寺和寺院教育传承问题。临夏州要进一步靠实责任,转变作风,深入排查,摸清底数,与户籍管理部门协同工作,澄清户籍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符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遗留问题。
 
  三是持续用力抓好“控辍保学”工作。要进一步摸清底数,完善“一生一案”措施,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把建档立卡户学生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对象,确保没有一名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要进一步靠实责任,建立抓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完善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建立控辍保学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实行控辍保学督导检查结果公告、限期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变突机性检查为长效性监管。要建立教育部门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人口信息库存比对核查机制,把流动、留守、残疾、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儿童作为重点监测群体,及时发现失学辍学儿童及时劝返,力争实现辍学“存量归零”“增量为零”。
 
  四是要进一步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完备的乡镇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在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保留或设置必要的教学点,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要精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保障,根据办学实际需要,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和高寒地区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要精准施策,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核查工作,根据学校供暖“煤改电”费用增加的实际,认真核算,通过进一步提高生均供暖费、减免学校电网改造费用、优惠学校供暖价格等措施,切实解决农村学校冬季取暖问题。
 
  五是下大力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点、热点问题。要对尚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考核的县(区)加大投入、加强指导,确保在2020年我省所有县(区)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要多措并举,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通过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解决好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要加快义务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促进农村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加快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破解教师职称晋升困难瓶颈,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有效缓解义务教育“城市挤、农村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