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9-06-19 14:27:32

(2019年3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至1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外商投资法,审查和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有关报告。会议期间,近3000名代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聚焦会议议题,认真讨论审议,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全面完成了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内蒙古、河南、福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参加审议并作重要讲话。

  (一)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代表团参加审议,专门看望代表,听取意见建议,与大家一道共商国是,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甘肃人民的深情厚爱,饱含着对甘肃发展的特殊关怀和殷切期望,再次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会上,总书记在听取唐晓明等8位代表的发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

  总书记指出,甘肃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任职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甘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负重自强、顽强拼搏,坚决肃清王三运等害群之马的恶劣影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净化修复政治生态,开展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把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作为两大底线性任务,全省呈现经济平稳运行、改革有序推进、开放不断扩大、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风政风好转的局面。对甘肃近两年的工作,党中央是肯定的。

  总书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甘肃广大干部群众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大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总书记强调,甘肃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推动脱贫攻坚取得重要进展。全省贫困人口从2016年底的256万下降到2018年底的111万,贫困发生率由12.97%降到5.6%,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90元。这些工作做得是好的。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6年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到2018年年底,我国农村85%左右贫困人口脱贫、80%左右贫困村退出、50%左右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降到1.7%。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纳入国家“三区三州”的临夏州、甘南州和天祝县以及省定18个深度贫困县、40个深度贫困乡镇、3720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集中在六盘山和秦巴山特困片区,脱贫难度极大。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二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做到“两个确保”: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现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抬高标准、过高承诺、过度保障的问题,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把“三保障”变成上什么学都免费、看什么病都不花钱、拆旧房盖大房住好房甚至购买商品房,等等。这是不可持续的。要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同时,要加大对非贫困县、贫困村内的贫困人口的支持,解决其脱贫进度慢的问题。未来两年贫困县将陆续全部退出,要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切实把好关,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三要整治问题不手软。基层普遍反映,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有的地方把开会次数当作落实的政绩,每个工作日都有几个会。扶贫要填写各种调查表、花名册、信息采集表、帮扶卡、走访记录等,驻村干部被各种报表弄得晕头转向。检查名目繁多,一些考核评估只看资料全不全、表格填好没填好、老百姓能不能答上问题,对发展实况、政策落地、群众获得感等情况关注不够。有的搞“虚假式”脱贫,“三保障”未实现,就宣布脱贫。有的搞“算账式”脱贫,把预期收入算成当年实际收入,把还没有变成商品的产品收入巧算为现金收入,一拔高就脱贫了。有的搞“指标式”脱贫,层层分解年度脱贫指标,一些贫困户戴上贫困帽才一年就被要求摘帽了。有的搞“游走式”脱贫,把项目、资金、技术等集中倾斜到一些贫困户,等脱贫验收达标后,政策和资源就收回转移到另外的贫困户上。一些地方虚报冒领、贪占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四要落实责任不松劲。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以清单形式明确细化具体责任,督促各方履职尽责、合力攻坚。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深化和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做好军队帮扶工作,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凝聚起全社会攻坚的强大合力。要贯彻精准脱贫方略,下足绣花功夫,防止深度贫困地区拖后腿、“两不愁三保障”留死角。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避免包办代替和简单发钱发物、送钱送物,激励和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脱贫致富。要把防止返贫摆到重要位置,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五要转变作风不懈怠。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目前,绝大多数奋战在扶贫工作一线的干部能舍小家、为大家,加班加点,废寝忘食,长期超负荷运转,有的干部没时间照顾家庭孩子,有的干部身体透支亮红灯,有的甚至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但是,也有的扶贫干部畏苦畏难,“驻村不住村、挂名不干事”,“沉不下心、住不下来、干不到位”,工作浮于表面、敷衍了事。要及时纠正脱贫攻坚中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对不能胜任的要及时撤换,对弄虚作假的要坚决问责。要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的制度机制,提高各级干部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能力,强化抓落实、促攻坚的工作作风。要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要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关爱和保障,更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安全,对其中的优秀干部要给予激励和重用。

  (二)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二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三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四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继续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

  (三)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的审议,围绕做好“三农”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二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三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证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四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五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

  (四)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的审议,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打造一支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二是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对台工作既要着眼大局大势,又要注重落实落细。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要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三是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根源,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以坚强有力的党组织确保工作任务落实。

  (五)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3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着重就推进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提出要求。要搞好全局统筹,统好任务计划、力量资源、管理流程,确保各项建设有序推进。要密切军地协同,用好各方面优质力量和资源。要围绕规划明确的总体布局,突出抓好军事斗争准备急需、作战体系关键支撑、国防和军队改革配套等重点项目,确保重大建设任务落地、关键能力指标实现。要抓住政策制度改革契机,抓紧健全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管理等方面政策制度,为规划任务落实提供有力保障。要强化规划权威性和刚性约束,形成严密的规划落实责任体系。要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工作推进不力、落实不好的,要严肃追责问责。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军委十项规定,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从严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总书记强调,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论证编制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要求,统筹当前建设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做好需求论证、规划衔接、任务对接,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接续推进。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军队要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做好定点帮扶贫困村、贫困群众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退役军人安置、伤病残军人移交、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工作,配合做好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下篇文章,共同把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二、各项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2018年工作回顾。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第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报告指出,一年来,国务院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动力继续增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部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报告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做好今年工作,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三部分,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一是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以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二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三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四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五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六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七是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要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八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聚焦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相关改革深化,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把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九是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十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报告强调,新的形势和任务,政府工作要坚持依法全面履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勇于自我革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职能、提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3月8日下午,栗战书委员长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过去一年主要工作。报告指出,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部署,依法履职,开拓进取,实现了良好开局。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和交流会,加大代表学习培训力度,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二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新修改的宪法,推动宪法实施迈出新步伐。召开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座谈会,举办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对调整设立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职责作出决定,加强合宪性审查,认真组织宪法宣誓,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宪法意识。三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立法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法治保障。认真编制立法规划,召开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和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全年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47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件。四是依法履行人大监督职责,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突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三大攻坚战、预算和国有资产监督等重点,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24个,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3次专题询问,开展5项专题调研。五是拓展联系代表的渠道,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加强“两联系”,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参与,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健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支持原选举单位依法加强代表履职监督,推进代表履职档案建设。六是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做好人大对外交往工作。共派出71个团组660人次、访问46个国家,接待58个团组730人次、来自34个国家和2个多边议会组织,加强立法机构间的交流合作。七是全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全面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加强专门委员会工作和建设,加强与地方人大的联系,增强人大工作整体实效。报告强调,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始终坚持围绕大局谋划推动工作,始终坚持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活动准则。

  第二部分,关于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一是坚持不懈推进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好国家宪法日活动,推动实施“七五”普法决议,健全合宪性审查工作机制,建成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二是努力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抓紧制定急需的法律,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立法,落实好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事项。三是切实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检查水污染防治法等6部法律实施情况,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的监督,围绕脱贫攻坚、化解金融风险等进行专题调研,开展专题询问。四是不断完善代表履职工作机制,强化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组织好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活动,加强代表学习培训。五是积极做好人大对外交往工作,深化立法机构之间的友好交往,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六是全面提升常委会自身建设水平,深入推进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切实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3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2018年的主要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4794件,审结31883件,同比分别上升22.1%和23.5%,制定司法解释22件,加强对全国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800万件,审结、执结2516.8万件,结案标的额5.5万亿元,同比分别上升8.8%、10.6%和7.6%。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对全国法院35万名干警进行全员轮训。二是依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审理涉民生案件,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惠民机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五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六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严惩司法腐败,建设过硬人民法院队伍。七是自觉接受监督,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第二部分,2016年以来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情况。三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2043.5万件,执结1936.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5%、105.1%和71.2%,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基本形成中国特色执行制度、机制和模式,促进了法治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第三部分,2019年工作总体思路及主要任务。一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二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三是坚持司法为民,依法审理教育、就业等案件、行政案件、涉军案件。四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让司法改革成效体现在审判质量效率上,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是加快推进队伍建设,锻造高素质法院队伍。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3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2018年工作回顾。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056616人,提起公诉1692846人,同比分别下降2.3%和0.8%;对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活动中的违法情形监督447940件次,同比上升22.4%;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3160件。一是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服务促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二是强化诉讼活动法律监督,依法查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尊重和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维护司法公正公信。三是依法开拓公益诉讼,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状态,将提起诉讼做成生动法治课,用法律手段捍卫英烈尊严,履行公益保护崇高使命。四是提升检察监督能力,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内设机构系统性、重构性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积极创新推进业务建设。五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履职制约,以公开促公正,确保检察权规范运行。

  第二部分,2019年工作安排。一是把握“稳进”这个大局,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立足检察职能精准服务,依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把握“落实”这个重心,贯彻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范行使各项职权,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三是把握“提升”这个目标,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推进高质量高标准业务培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力争新时代检察工作有新气象新作为。

  三、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主要讲话精神

  (一)杨晓渡同志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

  会议期间,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渡参加了甘肃代表团5次全团会议、4次代表小组会议,先后围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作了6次发言。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杨晓渡同志指出,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沉着应对、指挥若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破浪前行,成绩来之不易,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2019年我国发展面临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必须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努力解决好各自“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爬坡过坎、共克时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去年甘肃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保持向上向好态势。希望甘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报告要求,坚定目标方向、把握力度节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时,杨晓渡同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领航掌舵、撑腰压担、鼓劲推动,情牵贫困地区人民,心系脱贫攻坚工作,一以贯之体现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既为甘肃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努力方向。甘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向总书记看齐,提高觉悟、做实工作,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以更加旺盛的干劲、更加精准的举措落实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时,杨晓渡同志指出,制定出台外商投资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进一步深化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务实步骤,将对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带来的挑战,加强宣传解读、全面进行动员、积极有效应对,面对新的形势加强自我审视,找到差距、补齐短板,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面临的机遇,把党中央精神和法律要求吃透,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拿出切实可行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甘肃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要以外商投资法出台为契机,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弯道超车,在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赢得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在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杨晓渡同志指出,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务实作风。十八大以来,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始终,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前所未有地提高,尊崇宪法、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前所未有地提高,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一道,在推进体制转换、法法衔接、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希望一如既往立足党中央要求、立足宪法法律要求、立足人民群众期盼,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为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王勇同志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

  3月6日上午,十九届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王勇到甘肃代表团听取意见并作了讲话。

  王勇同志指出,去年面对多年少见的复杂情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确实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制、道路的优越性。甘肃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指示精神,结合甘肃实际,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工作成效非常显著。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抓好学习吸取,抓好结合工作,抓好贯彻落实。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法治建设、诚信建设、营商环境建设。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淘汰落后产能,做强做优做大传统产业。要进一步加强枢纽建设,建成综合能源中心、交通枢纽、公路铁路枢纽、“一带一路”枢纽,实现互联互通、内联外通。

  四、甘肃代表团履职情况

  这次大会甘肃代表团共有52名代表出席。会议期间,代表团全体代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行使代表权利,认真履行代表义务,严格落实会风要求,按照会议安排参加各项活动,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踊跃发言,积极提出意见建议。着眼全国大局,立足甘肃实际,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精准脱贫、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问题,提出议案4件、建议141件。同时,以代表团名义提交了8件重点建议。这些意见建议集中反映了事关我省长远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予以支持的重大事项。

  3月9日上午,甘肃代表团向中外媒体开放,近50家中外新闻媒体的80多名记者到团采访。会议期间,先后有150多家中外媒体、300多人(次)的记者到甘肃团采访报道,各新闻媒体刊发稿件3000多篇(条),各类网站和新媒体以多种形式刊载转发,1名代表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充分展示了代表依法履职的崭新风貌和甘肃代表团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