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2 14:46:25
(2017年3月)
一、大会概况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5日至1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28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共有十一项议程,10天半时间,分为四个单元,安排了4次大会,6次代表团全体会议,9次代表小组会议,4次主席团会议。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民法总则、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
大会召开前,即3月3日,中央召开“两会”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做好人大和政协工作、开好“两会”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当天下午,甘肃代表团召开全团党员代表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集中精力开好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对进一步改进会风、依法履职提出具体要求。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参加了我省代表团的审议,在听取代表审议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代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会议议题,认真讨论审议大会文件,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全面完成大会各项任务。会议风清气正、圆满成功,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二、大会主要精神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2016年工作回顾。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全面深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深入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了良好开局。一是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二是就业增长超出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再创新高。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三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对外开放推出新举措,“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一大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四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农业稳中调优,粮食再获丰收。五是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领域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六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提升。新建高速铁路投产里程超过19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农村公路29万公里。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21项。七是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我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重要成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对于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报告从继续创新和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引领、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部分,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报告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要着力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底线,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推进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二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三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着眼补短板、增后劲来增加投资,使扩内需更加有效、更可持续,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四是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力人才资源为支撑,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五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
第三部分,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一是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有效去产能。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因城施策去库存。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积极稳妥去杠杆。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多措并举降成本。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各地也要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精准加力补短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和项目监管。创新扶贫协作机制,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二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加快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抓好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强化服务“三农”功能。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抓好电力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开放竞争性业务。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深入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配套改革。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和事业单位等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三是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加快发展服务消费,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和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支持资源枯竭、生态严重退化等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四是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五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土地整治,加强耕地保护。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证率。六是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外贸继续回稳向好,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七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抓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以上。八是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步提高优抚、社会救助标准。县级政府要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切实做好托底工作。锲而不舍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依法惩治黑恶势力犯罪和盗窃、抢劫、电信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九是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坚持依法全面履职,始终保持廉洁本色,勤勉尽责干事创业。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3月8日下午,张德江委员长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8部法律,修改27部法律,通过7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决议,作出1个法律解释;检查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个工作报告,通过2个决议,开展3次专题询问和5项专题调研;决定和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各项工作在以往基础上又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扎实推进民法总则制定工作,加强文化、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立法,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二是依法对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及时妥善处理辽宁拉票贿选案的有关问题,依法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作出关于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三是为相关领域改革提供法治保障。统筹修改多部法律,依法作出授权决定,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四是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重点加强执法检查和工作监督。加强执法检查,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感,积极推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五是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发挥主体作用。密切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代表议案审议和建议办理实效,加强代表思想作风和素质能力建设。六是充分发挥人大对外交往服务国家大局的作用。巩固拓展议会机制交流,扎实推进议会多边外交,密切各层次友好往来。七是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出席会议情况通报制度,自觉接受中央专项巡视监督,严肃认真抓好巡视整改,在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设立分党组。
第二部分,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一是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将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围绕构建发展新体制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法律制度建设,做好与改革试点授权决定相关的工作。二是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加大对预算决算的监督力度,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监督,加强司法和宪法实施监督工作。三是认真做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制定有关法律文件,主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指导、督促各选举单位做好代表选举工作,组织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加强代表资格审查工作,继续做好指导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有关工作。四是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做好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工作,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加强代表履职监督。五是统筹做好其他方面工作。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加强人大新闻舆论和理论研究工作,继续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完善发展,贯彻党中央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三)“两高”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3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作了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报告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坚持依法履职,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一是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惩危害国家安全、贪污贿赂、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坚决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二是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绿色和创新驱动发展、海洋强国战略,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司法应对、国际司法协助和对外交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三是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保护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涉军维权工作。四是坚持从严治院,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五是自觉接受人大、民主、检察机关诉讼和社会监督,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第二部分,坚持以深化改革和推进信息化破解难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一是完成巡回法庭总体布局,进一步实现最高审判机关重心下移。二是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进一步解决立案难问题。三是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四是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等基础性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五是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确保刑事案件质量。六是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七是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司法民主。八是深化司法公开,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九是创新司法便民措施,进一步解决群众诉讼不便问题。十是推进执行改革,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报告对甘肃省法院推广“车载法庭”,加大双语法官培训力度,发挥国家法官学院甘肃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作用,深入开展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究,加强边疆和民族地区法院队伍建设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第三部分,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做好2017年人民法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二是坚持司法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司法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四是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司法服务。五是坚持从严治院,夯实基层基础,建设过硬队伍。
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2016年工作回顾。一是积极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严惩严重刑事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维护校园安全,依法惩治涉医犯罪,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深化检察环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二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着力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依法惩治危害安全生产犯罪。三是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拥护、积极配合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严肃查办腐败犯罪,织密“猎狐”天网,加强职务犯罪源头治理。四是加强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持续监督纠正冤假错案,强化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开展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犯罪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开展财产刑执行专项检察,持续监督纠正久押不决案件,强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五是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积极服务脱贫攻坚,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维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坚决打击恶意欠薪。六是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强化司法公开,深化便民利民。七是加强思想政治和素质能力建设,坚持不懈规范自身司法行为,坚持从严治检不动摇,建设从严从实加强过硬队伍。八是自觉接受人大、民主和社会监督,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行使。其中,报告对甘肃省检察院监督纠正冤错案件,针对一些地方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等问题,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推广“甘肃经验”,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第二部分,2017年工作安排。一是加强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切实保安全护稳定促和谐。二是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坚持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四是大力加强检察监督。五是锲而不舍推进司法改革,促进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六是坚持严字当头,建设过硬检察队伍。
(四)审议民法总则草案的有关情况
编纂民法典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制定民法总则是编纂民法典的第一步。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两次发全国人大代表、有关单位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决定将草案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总则的制定,2016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民法典编纂工作和民法总则草案几个主要问题的汇报,并就进一步修改完善作出重要指示。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会议期间,李建国副委员长就民法总则草案作了说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又对民法总则草案作了126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55处,并对修改稿进行了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为各分编的规定提供依据,能够起到统领民法典的作用。
(五)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及香港、澳门选举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办法草案的有关情况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2018年3月任期届满,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于2018年1月选出。这次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决定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代表名额,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人民解放军和少数民族、归侨应选代表名额,代表的结构和选举时间作出规定,并明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3000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相同。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另行规定。这次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香港、澳门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办法对制定选举办法的指导原则、选举会议的构成、候选人的条件、参选人不得接受外国资助、选举的组织和程序、代表的辞职、监督和补选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甘肃代表团履职情况
甘肃代表团5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代表团全体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着眼全国大局,立足甘肃实际,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平台打造、产业布局优化、实施创新驱动、推进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135件建议。同时,以代表团名义提交了进一步加大对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力度、对甘肃革命老区和藏区农网改造升级建设给予重点支持、支持甘肃建设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等3件重点建议。这些意见建议集中反映了事关我省长远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予以支持的重大事项,建议质量比往年有新的提高。
3月12日下午,甘肃代表团向中外媒体开放,60多家中外新闻媒体的100多名记者到团采访。会议期间,先后有300多家中外媒体、500多人(次)的记者到甘肃团采访报道,各新闻媒体刊发稿件600多件,各类网站载发转载稿件3000多条,充分展示了甘肃团代表履职的崭新风貌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