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55:21

  ——2016年9月25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将省高级人民法院办理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建议的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我院派出由院党组成员、各庭室负责人共48人组成的16个旁听组深入各代表团,认真听取了《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审议情况,主动收集代表所提意见、建议9件。对意见、建议认真梳理、规整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办理部门和责任领导,限期督办整改,不断改进工作。
 
  一、针对“加强基层法官培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建议,制定、落实《2015—2019年全省法院教育培训规划》,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根据全国法院教育培训规划要求,结合全省法院工作实际,制定出台《2015—2019年全省法院教育培训规划》,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素质”的要求,坚持以调训为主和省法院自主举办各类培训班相结合的形式,加大干警教育培训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基层干警的教育培训。一是扎实做好全省干警调训工作。2015年完成最高法院和国家法官学院下达全省法院71期371人次的培训任务,但实际参训人数达到682名,完成率达到183.8%,调训人数创出历史新高。省法院教育处和负责调训工作的同志连续四年分别获得全国法院调训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今年截止8月底,组织参加最高法院和国家法官学院等调训51期,培训干警546人,基层干警占到89.4%。二是全力抓好自主培训。省法官学院、甘南分院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干警3298人。近期还将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在省法官学院甘南分院以视频的方式举办全省法院刑事、民商事、行政等相关专项业务培训,实现人员、业务全覆盖。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培训形式。大力开展在线教育,多角度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组织了新行政诉讼法视频培训班,全省政法部门、部分律师、高校教师共1836人参加培训;组织了“推进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网络培训,全省法院近6000人参加学习。四是协调开展定向培训。专门将兰州两级法院200名法官选送到国家法官学院学习。积极协调国家法官学院,加大对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法官的培训力度,确保民族地区法院干警能够及时得到普遍轮训。
 
  二、针对“在推进法官职业化的同时,注重法官职业权益保障”的建议,不断健全司法职业保障制度,营造健康、安全的司法氛围。一是加强判前释法判后释疑。进一步加大判后答疑和疏导力度,阐明裁判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从源头上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进一步规范新闻媒体对法院和法官的宣传报道,为法官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二是规范接诉、接访程序,强化防卫能力。实行审判区与办公区的隔离,严格身份登记制度,防患于未然。为基层法院配备司法警察,配齐警用装备,提高司法警察执法能力,确保审判执行和安保一线警力。对法官及家属的人身、住所在需要时给予必要的安全保障,加强法院家属院物业管理,避免类似北京昌平法院马彩云法官遇害事件再次发生。三是构建防范机制,做好应急处理。对法庭人员接访、现场调查、巡回开庭、组织调解、调取证据、强制执行时,由法警按预案给予动态保护。同时,将法官安全防范教育培训纳入自身建设培训内容,加强对法院干警安全防范的教育培训,树立自防自卫观念。建立有前瞻性、预见性和可行性的应急预案。对矛盾过度激化、当事人有暴力倾向或者其他安全警讯的案件,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启动相应的安全防卫机制。四是加大处置力度,予以重点打击。在保护法官人身权利的措施上应加大惩处力度,对藐视法庭、庭外侮辱、诽谤法官及威胁法官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维护法庭的严肃性和法官的权威性,对伤害法官人身的暴力违法人员,在必要时采取拘留甚至逮捕等强制措施,严惩犯罪分子的暴力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法官办案责任制,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和符合法院工作特点的绩效考核标准。结合司法体制改革,推动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使司法不易受地方行政干预,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针对“加强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工作”的建议,认真落实政法双语人才“千人计划”,有序推进藏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加强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政法干警双语培养培训工作意见、全省政法系统举办定向招录藏汉双语试点班和藏汉双语法律学历生实施意见、2015—2020年全省政法系统双语人才培训规划,把双语人才培养培训纳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计划到2020年底为13个民族州、县(市)各组建1个双语合议庭、1个双语审判中心法庭,基本满足民族地区双语审讯、公诉、开庭及调解工作需要。二是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省法官学院甘南分院自成立以来共举办全国、全省各类培训班61期,培训学员近6800余人,参训学员覆盖全国56个民族473个法院,其中,今年选派16名干警参加西藏高院、西南民族大学藏汉双语培训班;选派20名干警参加为期6个月的藏汉双语提高班,达到了熟练运用藏汉双语办案的水平;为期2个月的藏汉双语强化班已着手准备,计划培训干警23名。最高人民法院、省人大、省委政法委、省委党校、西北民族大学等10个单位分别在基地设立教育培训和教学实践基地,特别是甘肃省人大代表培训基地的设立,为最高人民法院和全省法院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搭建了良好平台。三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和双语教材编写。注重软件设施建设,建成数字视频系统、网络系统、科技法庭、电子图书馆,开通国内首家藏汉双语法律官方网站。编写、出版宪法、刑法、民法教程等10部藏汉双语法律教材,填补了全国双语法律教材空白;《藏汉双语诉讼理论与实务》等23部实务教材编写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四是加强民族法制文化研究交流。成立全省少数民族法制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小组,创办《民族法制文化研究》学术辑刊、《双语学苑》杂志。8月24日—25日在国家法官学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成功举办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共征集到论文260余篇,评选出优秀论文128篇,汇编成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论文集法院卷和民委卷,形成了一批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同时总结出了许多可借鉴推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一些见解填补了当前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突破创新的意义。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国家民委副主任刘慧、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徐显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王三运书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上有关领导及内蒙古、吉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高级法院和民委主要领导或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23名专家学者及部分优秀论文代表出席了会议。研讨会意义重大,影响广泛,有力推进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推动了双语人才队伍建设。
 
  四、针对“加强基层法院、人民法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积极协调争取资金、项目,加强审判保障。“十二五”期间,省法院为“两庭”建设共争取到建设项目228个,建设规模881392平方米,中央预算内建设规划资金135911万元。其中审判庭项目112个,建设规模768822平方米,中央预算内建设规划资金124478万元。人民法庭项目116个,建设规模112570平方米,中央预算内建设规划资金11433万元,为全省法院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积极协调省发改委上报法院系统“十三五”规划法院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全省法院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债务进行清理核实,目前已争取到化债资金1.49亿元,为全省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建设解除了后顾之忧。2015年省法院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的方式,为部分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法院采购巡回审判车辆25台。2016年,省法院又积极协调省财政厅,为全省剩余未配发的基层法院申请购置巡回审判车49台;为每个市、州中院申请购置审判执行车辆27台,充分保障基层法院的办案用车需要。
 
  五、针对“依法化解涉诉信访案件,依法规制缠访、闹访行为”的建议,积极推进涉诉信访改革,努力引导群众依法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制订《涉诉信访多元化解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将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推动建立了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涉诉信访化解的工作机制。制订《涉诉信访案件听证规则(试行)》,进一步规范全省涉诉信访案件听证工作,增强涉诉信访案件办理工作透明度,提高办理质量。探索建立社会第三方参与化解涉诉信访矛盾机制,协调成立兰州民声法律服务中心,以独立的第三方身份为涉法涉诉信访人提供法律服务,依法维护涉诉信访群众利益。严格涉诉信访终结案件办理,加强与各中院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明确标准、细化程序、严格责任、确保权威,对应当终结的案件及时审查、合议,疏通信访出口,化解矛盾纠纷,减轻信访压力。持续推进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全省法院建成了97个集诉调对接、立案登记、诉讼服务、信访接待为一体的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省法院与17个中级法院建成网络诉讼服务平台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开通电话、网络在线、短信等多项服务。推行远程视频接访,全省有107个法院设置了远程视频接访室,省法院视频接访群众64案98人(次)。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在甘肃法院网上设立“院长信箱”、“给大法官留言”栏目,方便群众表达诉求,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表扬。
 
  六、针对“加大对久拖不决案件的执行力度”的建议,部署开展“向执行难宣战专项行动”,计划在两年内基本完成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一是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省法院党组经认真研究,作出了在两年内基本完成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的庄严承诺,研究制定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实施方案》,提出了29项解决措施,部署开展为期两年的“甘肃向执行难宣战专项行动”,约谈全省17个中院和部分基层法院分管院长、执行局长,与各中院院长、执行局长分别签订“军令状”,给14个市州中院及市州府所在地基层法院配发特种执行指挥车27辆,为全省近千名执行干警配发可视对讲终端。各中院研究制定了解决辖区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直面问题、力克瓶颈。对全省未执结积案全面摸底并建立台帐,在省内各大媒体刊发公告征集有可执行财产、有可执行条件而未执行的案件线索;加大信用惩戒,实施信用惩戒措施5000余人次,立案侦查拒执案件97件,刑拘犯罪嫌疑人45名;出台《关于治理消极执行实施办法》,对5起信访反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约谈,省法院派出7个工作组深入基层调研、督查,全省上下形成了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省委政法委对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发挥改革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树立打硬仗的决心,确保实现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目标;省委政法委书记泽巴足主持召开全省第七次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组织33个执行联动成员单位、19个特邀单位共同签署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承诺书;省人大常委会下发《关于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在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把监督和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摆在监督工作的突出位置,扫清执行工作的“拦路虎”;省政协对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对甘肃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省委政法委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向全国法院推广。
 
  七、针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配合依法治省工作,大力推行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建议,加大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契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和“法治进校园”活动。一是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联合省教育厅到兰州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送法进校园活动,向兰州交通大学附中、兰州交通大学附小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赠送《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其中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中学生版各300本;向广大中小学生发倡议书《增强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维护合法权益》;召开了全省法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座谈会,就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进行座谈交流。二是在《甘肃法制报》刊登整版稿件,图文并茂宣传全省法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特色、亮点工作。三是发布全省法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白皮书,公布全省法院从案件审理、审判职能延伸以及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工作情况,提出相应司法建议。四是召开全省法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暨2015年涉未成年人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五是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犯罪人员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省法院宣传处、少年法庭、甘肃省团委权益部共同对兰州市第三看守所未成年在押人员开展帮教活动,为该所80多名未成年在押人员开展了“珍惜人生、承启未来”法制宣传教育讲座,讲解了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羁押期限的规定等法律知识;通过对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例的分析,讲解了违法犯罪对亲人的伤害以及违法犯罪带来的惨痛代价,并就特殊自首的方式、立功的几种形式和在押人员认罪态度等法定从轻的条件与法定量刑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详细讲解;为在押人员如何摆脱心里阴影,积极面对法院审判,认真接受教育改造,顺利回归社会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现场咨询答疑方式,对3名未成年在押人员进行了答疑解惑和心理疏导。中、基层法院利用“法治副校长”、模拟法庭、家长学校、志愿者服务等平台和载体,积极开展法官送法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普遍选派刑庭、少年法庭和人民法庭工作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学生上法制课,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把法庭、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八、针对“加强全省中、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以建成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为目标,大力推进阳光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制定《甘肃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认真分析研究了当前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现状,确定了“先基础、后尖端;先硬件、后软件;先建设,后融合;先网络、后系统;先高院、后辖区;先安全、后交换;边应用、边宣传”的建设思路,并逐一明确了2016—2020年每年的重点建设任务,分阶段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各类系统应用完善和共享交接平台、大数据云服务建设任务,以专有云、开放云、涉密云和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建成,实现全省法院信息化水平的整体跃升。目前,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平台升级改造、外部领导干部和法院内部人员插手过问案件的“信息专库”、省法院云桌面系统、裁判文书上网直报一键推送等重要项目正在积极实施,法院法信平台全面启用,实现了全省审判及辅助人员全覆盖,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新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司法公开,省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在全国高院位居第6位,全省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在全国法院位居第11位;在今年7月份人民网关于阳光法院新媒体排行中,省法院网络视频庭审直播冲进周榜前3名。
 
  九、针对“加强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宣传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和宣传工作。一是加大主题宣传。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省法院紧紧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主题,研究制定了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方案,发布甘肃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召开甘肃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开展中德法官知识产权司法工作访问交流、知识产权案件庭审观摩、知识产权审判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科研、进乡村等活动。借助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健全制度。建立首批甘肃省知识产权审判专家库,建立健全甘肃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机关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研讨、相互观摩、案件移送、案件信息共享、法律宣传、领导联络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保障。三是深入调研。组成知识产权调研课题组对平凉、陇南两市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课题组与两市及静宁县、西和县知识产权部门进行了座谈,重点调研了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情况。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别向省农牧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省版权局提出了建议。四是加强审判指导。制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和保障甘肃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对全省法院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提出要求。制定《关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对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强对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保护等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省委办公厅向全省转发了《贯彻意见》,要求全省认真贯彻落实。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在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工作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代表对推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迫切要求和殷切希望,也对代表提出的建议专业性之深、实践性之强、理论性之高深感敬佩。广大代表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关心、理解、支持,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全省法院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我们将继续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服务保障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