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07 11:17:50
——2016年5月19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副组长
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尚勋武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对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情况进行调研是省人大常委会2016年确定的重点调研课题之一。3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常委会组成人员、常委会有关工作部门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省人大代表为成员的调研组。4月下旬,调研组先后深入平凉、定西、临夏3个市(州)、6个县及部分乡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村,通过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委托天水、白银、陇南和甘南4个市(州)人大常委会在本辖区内开展了调研。5月5日,调研组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从调研了解和各地反馈的情况看,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方案的重要举措,基本解决了发展什么富民产业、怎么发展富民产业和如何带动农民增收的问题,为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各地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攻方向,编制规划,细化措施,强力落实,草食畜、优质林果、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15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19元,较上年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贫困家庭人均经营性净收入达到2401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29.2%。陇南市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收入占薯农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静宁县苹果产业收入占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左右,陇西县食用菌总产值达2亿元。
(二)农产品加工贮藏初具规模。全省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近2500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00多家,加工能力超过1400万吨,马铃薯、牛羊肉、中药材、苹果、蔬菜、啤酒大麦、玉米制种、牧草等特色富民产业加工体系基本形成。全省累计建成马铃薯、果品、蔬菜等贮藏设施1.6万座,仅贮藏减损一个环节就能实现增收2亿元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园区总数60个,固定资产395亿元、营业收入482亿元、上缴税金10.8亿元,就业人数达到18.5万人。
(三)农村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全省各级政府按照全产业链思维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农村物流体系和科技型服务组织。目前,已建成300个县乡农贸市场,其中在58个贫困县建设219个,新增就业人口5万多人,带动农民户均增收1000元。陇西首阳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张掖玉米种子暨农产品交易中心等8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已完成投资45.9亿元,6个完成一期建设任务的市场已开业运营或试运营。天水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达到300多处,年交易额超过80亿元;陇南等地电商扶贫取得明显进展,为贫困群众产业增收开拓了空间。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9000家以上,新增农民就业9.4万人,带动农户12万户。全省已建成玉米、马铃薯种业企业188家。精准扶贫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试点正式启动,代耕代种等规模化服务有序推进。
(四)劳务经济成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全省有1232个乡镇建立了劳务工作站,超过90%的行政村确定了劳务信息联络员,共建立劳务基地5909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劳务工作体系。2015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7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5%。全省已注册劳务品牌接近50个,主要集中在建筑、家政服务、餐饮、保安、电子制造、缝纫等行业,其中张掖“宣化金瓦刀”“裕固百灵”、 白银“祖厉保安”、天水“白娃娃”、陇南“礼贤妹”、平凉“梯田人”等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劳务品牌。
(五)体制机制保障正在加强。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预计年底前可基本完成各项任务。全省土地流转面积1136万亩,流转率达23.5%。全省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花县”依法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万家,成员总数90多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220多万户;贫困地区家庭农场达到4151个,占全省的82%。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创新,今年第一季度,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已累计发放46万户、228亿元,双联惠农贷款累计发放32万户、222亿元,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累计发放18万户、248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53万人、247亿元。全省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已覆盖79个县、8251个村,资金总规模达到35亿元。2015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7亿元,支付赔款5亿元,是农户自缴保费的7.4倍。陇南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改革试点,已于2016年1月正式上线运行。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研了解,目前全省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片区的富民产业培育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尽快研究解决。
(一)基础条件依然比较薄弱。我省贫困地区大多自然条件严酷,资源禀赋稀缺,立地条件先天不足。近年来省上加大了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耕地质量、田间道路、水利灌溉等建设与产业规模化经营仍有差距。不少地方农产品市场、冷链仓储、加工场地等富民产业发展所需配套设施建设,在用地、用电、用水等环节仍有较多困难。
(二)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足。针对富民产业培育的科技力量不足,中药材、畜牧养殖、设施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需要破解的科技难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力量不够、能力不强,特色产业产区品牌培育和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力度不大。“1+17”精准扶贫方案中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富民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够细化,难以落实到位。基层技术服务推广机构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和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不能快速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中90%左右的人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有技术特长的不到5%,科技在农村的普及推广难度大,先进适用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不高。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存在发展速度较慢,实力扩张有限,始终难以发展成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一些龙头企业由于地处农村,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吸引人才的能力弱,加之科技投入较少,研发跟不上,只能维持在低层次的农产品初加工层面上,加工增值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实力弱,会员与经济组织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会经营、善管理、用科技、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发展。目前,贫困地区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力度还需加大。
(四)农村金融创新亟待加强。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由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绝大多数偿贷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在金融机构还有未还贷款,申请落实小额信贷面临诸多困难。一些地方在落实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时,有的需要实物抵押或财政供养人员担保,贫困户无法解决。目前的涉农贷款在贷款规模、贷款期限、发放管理等一系列操作层面上没有根据农业经济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设计,针对农牧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5年期以上固定资产贷款较少,大部分为期限1-3年的流动资金贷款。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用地仍属租赁集体耕地或流转农户承包地,存在着权属不确定、流转不顺畅、资产变现难等问题,影响了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特别是从建筑、房地产等第二产业转型到农业领域的新型经营主体,申请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五)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务经济的政策不够完善,缺少符合当地实际的落地政策。扶持贫困地区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不够有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农村物流和商贸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低,富民产业风险分担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到期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经济林果及其他附着物如何处理,土地受让人、流转人的利益如何保障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政策规定。各地普遍反映,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速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从法律层面上加以规范。
三、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际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现对我省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支撑富民产业快速发展。应坚持以基本农田、生产基地、加工储藏、市场流通、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村社道路、公共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加快贫困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将城乡商业服务网点、民族贸易网点、农资和商品配送中心、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冷链等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重点倾斜到贫困县和贫困村。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推广各地电商扶贫经验,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发展网上交易与配送,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网上销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生产经营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富民产业发展的质量。应充分考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科研力量,立项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降低富民产业发展中的生产风险和技术风险。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技人员激励政策。尽快出台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培育发展富民产业的政策细则,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为当地特色农牧业生产提供有效益、能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以贫困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为重点,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工作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农业重大项目的实施,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性培训,确保建档立卡的每个贫困户有1个科技明白人。
(三)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水平。应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作用,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注意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产区品牌和龙头企业知名品牌,提升竞争能力。
(四)积极推动金融创新,破解富民产业发展融资难题。认真研究用足用活现有金融政策,组织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对接,提高信任度和融资成功率。引导金融机构对富民产业培育和龙头企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针对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进行金融创新,采取降低门槛、提供贴息、延长期限等政策措施,支持富民产业加快发展。增加、整合现有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在精准扶贫贷款工程中设立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信贷支持政策,开发适应农时季节和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产品,大力支持富民产业培育。比照国内一些省份的做法设立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引导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联合开发农村休闲旅游资源,做精做优“农家乐”。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合理确定贷款周期和放贷规模,将农民的资产转化为资本。
(五)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保障富民产业健康发展。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不断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鼓励承包户开展联户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和产出能力低等问题。积极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集体林权管理新机制,激发农村内部活力。尽快修订《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支持保障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积极反映、推动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其明确“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从法律层面对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予以明确,并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立法,破解瓶颈制约。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重点难点领域的地方立法工作,推进依法治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副组长
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尚勋武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对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情况进行调研是省人大常委会2016年确定的重点调研课题之一。3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常委会组成人员、常委会有关工作部门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省人大代表为成员的调研组。4月下旬,调研组先后深入平凉、定西、临夏3个市(州)、6个县及部分乡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村,通过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委托天水、白银、陇南和甘南4个市(州)人大常委会在本辖区内开展了调研。5月5日,调研组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从调研了解和各地反馈的情况看,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方案的重要举措,基本解决了发展什么富民产业、怎么发展富民产业和如何带动农民增收的问题,为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各地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攻方向,编制规划,细化措施,强力落实,草食畜、优质林果、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15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19元,较上年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贫困家庭人均经营性净收入达到2401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29.2%。陇南市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收入占薯农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静宁县苹果产业收入占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左右,陇西县食用菌总产值达2亿元。
(二)农产品加工贮藏初具规模。全省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近2500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00多家,加工能力超过1400万吨,马铃薯、牛羊肉、中药材、苹果、蔬菜、啤酒大麦、玉米制种、牧草等特色富民产业加工体系基本形成。全省累计建成马铃薯、果品、蔬菜等贮藏设施1.6万座,仅贮藏减损一个环节就能实现增收2亿元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园区总数60个,固定资产395亿元、营业收入482亿元、上缴税金10.8亿元,就业人数达到18.5万人。
(三)农村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全省各级政府按照全产业链思维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农村物流体系和科技型服务组织。目前,已建成300个县乡农贸市场,其中在58个贫困县建设219个,新增就业人口5万多人,带动农民户均增收1000元。陇西首阳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张掖玉米种子暨农产品交易中心等8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已完成投资45.9亿元,6个完成一期建设任务的市场已开业运营或试运营。天水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达到300多处,年交易额超过80亿元;陇南等地电商扶贫取得明显进展,为贫困群众产业增收开拓了空间。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9000家以上,新增农民就业9.4万人,带动农户12万户。全省已建成玉米、马铃薯种业企业188家。精准扶贫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试点正式启动,代耕代种等规模化服务有序推进。
(四)劳务经济成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全省有1232个乡镇建立了劳务工作站,超过90%的行政村确定了劳务信息联络员,共建立劳务基地5909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劳务工作体系。2015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7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5%。全省已注册劳务品牌接近50个,主要集中在建筑、家政服务、餐饮、保安、电子制造、缝纫等行业,其中张掖“宣化金瓦刀”“裕固百灵”、 白银“祖厉保安”、天水“白娃娃”、陇南“礼贤妹”、平凉“梯田人”等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劳务品牌。
(五)体制机制保障正在加强。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预计年底前可基本完成各项任务。全省土地流转面积1136万亩,流转率达23.5%。全省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花县”依法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万家,成员总数90多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220多万户;贫困地区家庭农场达到4151个,占全省的82%。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创新,今年第一季度,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已累计发放46万户、228亿元,双联惠农贷款累计发放32万户、222亿元,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累计发放18万户、248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53万人、247亿元。全省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已覆盖79个县、8251个村,资金总规模达到35亿元。2015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7亿元,支付赔款5亿元,是农户自缴保费的7.4倍。陇南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改革试点,已于2016年1月正式上线运行。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研了解,目前全省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片区的富民产业培育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尽快研究解决。
(一)基础条件依然比较薄弱。我省贫困地区大多自然条件严酷,资源禀赋稀缺,立地条件先天不足。近年来省上加大了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耕地质量、田间道路、水利灌溉等建设与产业规模化经营仍有差距。不少地方农产品市场、冷链仓储、加工场地等富民产业发展所需配套设施建设,在用地、用电、用水等环节仍有较多困难。
(二)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足。针对富民产业培育的科技力量不足,中药材、畜牧养殖、设施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需要破解的科技难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力量不够、能力不强,特色产业产区品牌培育和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力度不大。“1+17”精准扶贫方案中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富民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够细化,难以落实到位。基层技术服务推广机构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和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不能快速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中90%左右的人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有技术特长的不到5%,科技在农村的普及推广难度大,先进适用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不高。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存在发展速度较慢,实力扩张有限,始终难以发展成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一些龙头企业由于地处农村,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吸引人才的能力弱,加之科技投入较少,研发跟不上,只能维持在低层次的农产品初加工层面上,加工增值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实力弱,会员与经济组织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会经营、善管理、用科技、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发展。目前,贫困地区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力度还需加大。
(四)农村金融创新亟待加强。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由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绝大多数偿贷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在金融机构还有未还贷款,申请落实小额信贷面临诸多困难。一些地方在落实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时,有的需要实物抵押或财政供养人员担保,贫困户无法解决。目前的涉农贷款在贷款规模、贷款期限、发放管理等一系列操作层面上没有根据农业经济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设计,针对农牧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5年期以上固定资产贷款较少,大部分为期限1-3年的流动资金贷款。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用地仍属租赁集体耕地或流转农户承包地,存在着权属不确定、流转不顺畅、资产变现难等问题,影响了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特别是从建筑、房地产等第二产业转型到农业领域的新型经营主体,申请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五)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务经济的政策不够完善,缺少符合当地实际的落地政策。扶持贫困地区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不够有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农村物流和商贸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低,富民产业风险分担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到期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经济林果及其他附着物如何处理,土地受让人、流转人的利益如何保障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政策规定。各地普遍反映,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速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从法律层面上加以规范。
三、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际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现对我省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支撑富民产业快速发展。应坚持以基本农田、生产基地、加工储藏、市场流通、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村社道路、公共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加快贫困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将城乡商业服务网点、民族贸易网点、农资和商品配送中心、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冷链等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重点倾斜到贫困县和贫困村。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推广各地电商扶贫经验,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发展网上交易与配送,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网上销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生产经营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富民产业发展的质量。应充分考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科研力量,立项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降低富民产业发展中的生产风险和技术风险。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技人员激励政策。尽快出台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培育发展富民产业的政策细则,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为当地特色农牧业生产提供有效益、能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以贫困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为重点,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工作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农业重大项目的实施,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性培训,确保建档立卡的每个贫困户有1个科技明白人。
(三)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水平。应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作用,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注意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产区品牌和龙头企业知名品牌,提升竞争能力。
(四)积极推动金融创新,破解富民产业发展融资难题。认真研究用足用活现有金融政策,组织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对接,提高信任度和融资成功率。引导金融机构对富民产业培育和龙头企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针对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进行金融创新,采取降低门槛、提供贴息、延长期限等政策措施,支持富民产业加快发展。增加、整合现有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在精准扶贫贷款工程中设立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信贷支持政策,开发适应农时季节和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产品,大力支持富民产业培育。比照国内一些省份的做法设立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引导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联合开发农村休闲旅游资源,做精做优“农家乐”。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合理确定贷款周期和放贷规模,将农民的资产转化为资本。
(五)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保障富民产业健康发展。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不断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鼓励承包户开展联户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和产出能力低等问题。积极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集体林权管理新机制,激发农村内部活力。尽快修订《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支持保障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积极反映、推动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其明确“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从法律层面对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予以明确,并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立法,破解瓶颈制约。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重点难点领域的地方立法工作,推进依法治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