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天水市陇南市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07 17:17:01

  ——2015年11月23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
 
  2015年,常委会以“天水陇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建设”为调研主题,成立了周多明副主任任组长,省人大环资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调研组。9月至10月,调研组分赴天水市的秦安县、张家川县、清水县、甘谷县、武山县、麦积区、秦州区和陇南市的两当县、徽县、成县、康县、武都区,实地调研了优质干鲜果示范基地、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土地治理项目、流域综合治理、森林公园开发及林场建设、公路绿化、纪念馆背景绿化、荒山造林、苗木基地、退耕还林工程示范点、天然林保护工程、农业生态示范园、生态旅游示范村、生态工业园建设、小城镇建设、异地搬迁项目、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现场听取了市、区、县、乡、村有关人员的情况介绍,翻阅了相关资料;召开座谈汇报会,专门听取了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情况的汇报。调研组还听取了省政府相关部门的专题汇报。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市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的成效
 
  2014年,省上出台《关于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后,天水陇南两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工作部署,抢抓机遇,以生态建设为平台,加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天水市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突出区域特色,强化工作措施。大力推进以流域治理和发展林果产业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探索综合开发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成效。2013年起,清水、秦安两个示范县开展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秦州区等5县区实施了甘肃泾、渭河流域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基地建设项目。初步建立了以十条林带网为骨架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和以花牛苹果、大樱桃为主导特色果品产业体系。秦安县被国家部委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中国苹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到2020年,形成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果业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森林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38%,林果业产值150亿元。陇南市紧紧围绕“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市委“433”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分解细化《总体方案》实施意见,先后编制了《陇南市2012—2014年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建设实施方案》、《陇南市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年度实施方案》、《陇南市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年度实施方案》等,制定了涉及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环境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项规划,共349项,总投资134.4亿元。市委市政府积极取得国家和省上的支持,2014年以来,共争取项目资金26.4亿元。2014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668万亩,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22.6%,林木绿化率55.8%,森林覆盖率39.8%。近3年来,陇南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康县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两当县被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成县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为全国2015绿色发展与创建生态文明新标杆县。        
 
  (二)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两市地域接近,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产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之路。天水市多措并举,努力做大做强林果产业。组织实施果品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建成了348.39万亩干鲜果基地,创建了5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了以渭河流域南北浅山区为主的花牛苹果、以葫芦河流域为主的蜜桃、以麦积区为主的优质葡萄、以秦州区为主的大樱桃、以清水县为主的优质早熟核桃5大优势产区。果品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提升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的发展空间。截止2014年,果品总产量173万吨,实现产值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600多元。陇南市把培育核桃、花椒、油橄榄等特色林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以退耕还林为支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流转土地,建设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1052万亩,总产值129亿元,人均收入28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武都区花椒种植面积100万亩,产量2万吨,产值18亿元,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国单县区第一。育苗产业是徽县的富民支柱产业,目前,育苗面积累计达到9.65万亩,总产值达到13亿元,销售收入5.3亿元。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苗木收入1935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2%,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80%,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两市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大环境的优势,通过绿化美化,培育发展旅游产业,打造了一批资源特色鲜明、核心产品突出、服务功能完备、引领辐射力强的文化生态旅游大景区。天水市努力发掘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开发寻根祭祖游、名胜古迹游、生态休闲游、温泉度假游、养生保健游、特色农业观光游等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多届文化旅游节,不断拓展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创建了5A级麦积山国家森林公园和7个省级森林公园,打造了一批精品森林生态旅游线路。天水市初步形成了一县(区)一品、一县(区)多品的特色旅游品牌发展格局。上半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30.2%。陇南市开发建设官鹅沟大景区、原生态体验区、休闲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项目,今年新增4A级景区2个,全市已有9个4A级景区。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持推广康县“十村百户千床”示范工程,75个村被国家列入“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3个村被国家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前三季度,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14.8%,旅游综合收入41.2亿元,增长31.6%。
 
  (三)生态建设与城乡建设融为一体
 
  两市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把区域生态综合治理与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天水市实施了藉河一期、渭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在城区段打造沿河风情线,建成集防洪、生态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滨水观景长廊。今年10月藉河生态治理一期续建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在对藉河两岸堤防达标治理的基础上,进行蓄水景观建设,治理长度4公里,绿化面积11.56万平方公里,总投资4.37亿元,计划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续建工程将进一步延伸藉河水体景观,深化两岸环境治理,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彰显山水相映的城市魅力。陇南市两当县以改善县城生态环境来推动红色旅游,提出建设“美丽两当、红色福地”重大举措,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完成了百里绿色长廊、两当兵变纪念馆背景绿化工程、东山红色革命文化纪念园绿化,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2015年被评为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第六名。
 
  两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农村精准脱贫、精准致富项目实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天水市以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为契机,以国道、省道、县乡公路、产业绿化为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共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生态村8个,市级生态乡镇12个、生态村20个。清水县因地制宜,总结推广了新村建设型、旧村改造型、产业支撑型、劳务带动型、异地搬迁型和灾后重建型等6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天水市的部分新农村建设,起点高,设施配套齐全,排水工程、生活污水处理、雨污分流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起到了示范作用。陇南市美丽乡村建设从实际出发,依照地形地貌,依山就坡,体现出了“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品一韵、一家一特”的鲜明特色。建成新农村1249个,省级美丽乡村17个。康县依据县域发展规划和功能划分,聘请专业设计单位编制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一村一规划、一景一设计。以基础设施配套化、村容村貌园林化、家庭院落花园化、村风民风和谐化、管理机制长效化、经济发展产业化为建设重点,全面打造生态特色鲜明、群众生活富裕、村容村貌整洁、乡村文化繁荣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形成了“康县模式”。
 
  (四)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天水市围绕“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重点开展了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加快以梯田建设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渭河藉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截止2014年,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42.2平方公里。2015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7.85平方公里,占计划的75.12%,新修标准梯田9.87万亩,占计划的71.68%。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流域综合治理在水土保持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规模化治理和产业化开发,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科技含量,高效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生态旅游业,有效开展城市水土保持等方面,呈现出了很好的示范效应。陇南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宜林荒山荒坡和“两江一水”流域的生态脆弱区等区域为重点,实行整山系、整流域、整片带推进,统筹实施长防林、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按照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路子,健全机制,细化方案,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和泥石流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03平方公里,退耕还林面积380.6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118.9万亩、公益林建设446.1万亩。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6个省级和1个县级等9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到1668万亩。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国家批复的一些重点生态建设规划缺乏资金支持。国家批复我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以来,并没有安排专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生态安全屏障主要依靠现有渠道资金和项目进行保护建设。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也没有安排相应的投资。加之我省地方财力严重不足,难以支撑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同时,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比较少,投资规模小,中央补助标准低。
 
  (二)生态环境脆弱,保护难度大。两市地处秦巴山脉黄土梁峁沟壑区,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原有林草遭到破坏,植被稀疏,土壤抗冲蚀性差,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与生态灾害叠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区域生态安全形势严峻。陇南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56.8%,泥石流发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30%,滑坡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1/4。梁峁沟壑区高寒阴湿,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修复和治理速度缓慢,生态建设和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特色林果产业总体规模小。目前,两市特色林果产业初具规模,效益显现,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由于投入不足,基地建设标准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营管理比较粗放,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精、深、细加工滞后,产业链条短。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大多以原材料或初级加工品出售,产业附加值低,质量效益不高,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
 
  (四)重点林业工程投资标准低。我省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差,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选林难度大,成本高,国家投资标准远低于实际造林成本。林业部门和单位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的积极性普遍降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处于尴尬境地。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推进生态建设。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8月下发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厅字〔2015〕18号)为切入点,抢抓新机遇,搭建新平台,进一步分解细化《甘肃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积极论证可行项目,以项目带动资金投入,全面对接、落实各项国家扶持政策。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努力抓好绿色生态建设、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废弃物处置、地质灾害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重大水利项目、生态扶贫工程等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探索研究生态保护建设的多种模式。甘肃在全国具有特殊且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长期以来,通过摸索实践,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根据省内各市州自然差异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总体方案划分的五大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坚持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建设模式——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大力发展经济林,培植支柱产业。同时,研究探索多种发展模式,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分类指导,创新发展,形成符合各地实际的经验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努力建设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甘肃。
 
  (三)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方面的法律法规,清理我省现行法规规章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制定完善有关法规规章。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补偿途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完善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执法监察和专项督查,使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四)积极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甘肃生态保护建设任务重,难度大,投入少,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向国家部委汇报、呼吁:在现有中央投资渠道内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对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加大对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将我省剩余41 个县区市纳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建议国家设立重大生态保护建设专项资金,对重点生态建设任务重的地区提高造林差异化的补助标准,在贫困地区安排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建设项目免除连片贫困地区地方配套资金。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抓紧时间积极论证生态保护建设的重大项目,争取能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以项目带动国家投资,取得国家的有力支持。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向全国人代会提建议、议案的方式引起国家部委的重视,争取国家的支持。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