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农村金融创新情况的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3 15:53:45

  ——2015年7月29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姜云兵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就近年来全省农村金融创新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农村金融创新工作情况
 
  (一)研究出台金融支农政策。近年来,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3〕35号)、《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8)》(甘政发〔2014〕10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意见》(甘政办发〔2014〕174号)、《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4〕117号)和《甘肃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甘金办发〔2014〕146号)等政策文件,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发展普惠金融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近期,又结合全省扶贫攻坚工作,制定了《关于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纳入全省“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通过促进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深度融合,全面支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二)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一是与农业银行创新推出“双联惠农贷款”,针对58个贫困县具有致富愿望的农户发放,由省财政给予全额贴息,政策性担保公司全额担保。至6月末,全省已累计发放28.46万户、197亿元。二是推出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种植生产给予生产经营性贷款(最高50万元)。省财政按国家基准贷款利率的50%贴息,目前全省已发放196亿元。三是推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由地方政府筹集担保基金提供担保,由中央财政贴息,银行向创业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目前全省累计发放305亿元,帮助68.5万名妇女创业就业。我省该类贷款发放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四是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涉农金融机构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创新推出了“金薯宝”、“惠陇通”、“农耕文明”、“药材盈”等70多个特色鲜明、贴近“三农”需求的信贷创新产品,直接和间接受益农户超过260万户,受益企业超过1700家。
 
  (三)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一是推进村镇银行建设。通过支农再贷款及地方财政性存款等支持政策,引导各银行积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目前我省已建成18家村镇银行,占全国1.4%。二是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我省现有4家,占全国8%。三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积极引导农民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各类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对社员和协作农户的信用担保作用,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订单+政府协管”的涉农个人信贷模式。四是引导各银行延伸农村基层服务网点,大力发展电子化支付结算手段。依托村委会、卫生所、超市等场所建设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点,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目前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点已覆盖2/3行政村。五是积极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在贫困县开展“中和农信”模式,开发面向贫困农户的小额贷款产品,支持贫困农户创业致富。
 
  (四)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一是以县(区)农牧等部门为主导,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构建由县交易中心、乡镇服务站、村信息员三级组成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试点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二是培育引导涉农中小微企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及融资工具实现融资。目前我省有135家涉农企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挂牌,6家涉农企业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3.5亿元。三是开展“信贷+保险”合作试点。结合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由部分市县探索建立政府、银行、保险合作机制,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中药材保险试点。目前,陇西和渭源县的15家企业、8家合作社、3万户农户参加了中药材保险试点,其中172户农户通过中药材保单增信获得526万元种植贷款;295名养殖户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获得融资9886万元。
 
  (五)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将农村金融工作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范围,促进各级政府重视农村金融,及时研究解决农村金融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举办“金融知识大讲堂”,组织行业专家、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客户经理、乡村干部特别是驻村工作队为农户提供金融知识辅导,培育农户金融和信用意识。三是加强农村信用建设,推进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工作,提高农户信用评定覆盖面。至今年6月末,全省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420.32万户,对建立档案的335.22万农户累计发放贷款1213.94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省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相比,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目前我省多数商业银行的经营重心放在省会和地区中心城市,县域特别是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少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乡镇一级,只有农信社实现了营业网点全覆盖,邮储银行和农行覆盖了条件较好的乡镇。
 
  (二)担保体系发展滞后。虽然省财政出资在58个贫困县建立了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但由于缺少市县财政资金跟进,目前这些政策性担保机构普遍存在资本实力弱、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我省农业用地确权还处在推进阶段,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和流转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流转交易较困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在全省范围推进难度较大。
 
  (三)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由于我省市场化进程滞后,广大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市场化程度低,客观上存在着不熟悉金融工具、不尊重信用规则的现象,影响了农村信用环境,制约了农村金融发展。部分地区政府机构只要求金融机构放贷,而不重视及时回收贷款,影响了农村信用环境。特别是对灾后重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一些地区由于组织、实施和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出现套取信贷资金及贷款不良率高的问题,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贷款积极性。
 
  (四)农业保险覆盖面低。广大农户片面认为农业保险仅是费用支出,对保险保障作用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有限。我省农业保险覆盖面较低,承保的农地面积仅占全省的1/4,保险对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金融工作的安排部署,研究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着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快农村网点布设,特别要面向贫困县区。积极争取银监会政策支持,鼓励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加快金融便民服务点布设进度,在2017年实现全省贫困村全覆盖。大力推进自助银行、网络银行、电话银行建设,优化贫困地区支付结算环境。
 
  (二)全面落实金融精准扶贫。针对全省建档立卡的97万户贫困人口,每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的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省财政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全额贴息。针对租用或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参股、带动增收效果好的“产加销”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县级政策性担保机构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对带动贫困户生产销售网货产品、带动效果明显(以销售贫困户产品为主)的企业和网店,给予信贷支持。
 
  (三)推进涉农信贷担保抵押方式创新。一是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和金融机构按7:3的比例出资建立精准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对精准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危房改造贷款、易地搬迁贷款、贫困家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损失给予补偿。二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农村“三权”交易流转体系,总结各地开展“三权”抵押贷款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实施,并逐步推广种养殖暖棚、日光温室、小型水利设施、大型农机具、农业保险保单权益等权能抵押贷款,有效盘活农民实际拥有的担保物权和资产收益权。
 
  (四)加强涉农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职能。一是利用政策性银行的政策优势,加大对农村地区通村道路、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土地整治、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并根据项目建设和运营实际,适当降低贫困县区贷款准入门槛。二是引导省属金融机构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积极开展贫困户信用评级,扩大覆盖面,将有发展能力、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信用评级授信范围。三是发挥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的补充作用,立足当地特色产业,深入研究三农经济特点,通过创新求得发展,不断满足三农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四是引导全国性金融机构驻甘单位积极争取总行政策,扎实推进“双联”工作,将在省内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信贷投放,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
 
  (五)加快农村保险和资本市场发展。一是支持保险机构创新推出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优先在贫困村试点、推广,防范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支持完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扩大农业保险范围,积极开展中药材、设施蔬菜、经济林果、畜草产业等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在更大范围推广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对投保农户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对涉农企业的培育,提高涉农企业运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引导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
 
  (六)加强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良好氛围。加快全省征信体系建设,正确引导企业和农户树立诚信意识。协调各级政府帮助金融机构做好惠农贴息贷款贷后管理工作,降低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