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情况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2 16:23:00
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情况报告
——2014年9月24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梁明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现在,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2010年以来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情况,请予审议。一、主要工作及成效民事执行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督促或强制义务人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及其他民事法律文书的司法活动。2010年以来,全省法院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切实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为目标,坚持清积案、强威慑、促规范、抓联动,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取得了新发展。共执结案件144159件,到位标的114.4604亿元,执结率为95.22%。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清理、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均提前完成任务,位居全国前列,受到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一)拓展执行理念。坚持依法执行、规范执行、文明执行原则,进一步拓展执行理念。坚持能动执行。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妥善执结了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与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借款纠纷案、酒泉钢铁集团公司与嘉峪关市卓远工贸等三公司非法占地腾退案等一批亿元以上标的、关系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案件,积极帮助大型国企化解债务危机、全力保障省列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坚持和谐执行。注重执行工作的社会效果,积极通过说服教育、调解疏导,敦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的106322件,占已结执行案件的65.91%,取得“双赢”、“多赢”的效果。如兰州华邦广场等四公司及四十九名商户与兰新公司、瑞德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执行案,省法院坚持强制执行与沟通协商并举,以和解方式兑现了全部赔偿金,有效化解了矛盾。该案入选全省法院2011年十大案件。坚持民本执行。对涉及人身损害赔偿、赡养抚养、拖欠劳动报酬等民生案件,坚持优先执行。白银市白银区法院经多方查找财产线索,成功拍卖被执行人房产,为解占荣等52名农民工追回拖欠长达十年的劳务费。积极运用涉法涉诉救助资金、设立民生案件滚动化解资金、协调民政部门纳入社会保障,对陷入生活困境的执行当事人及时给予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2010年以来,共对2311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资金3839.18万元。(二)强化执行措施。坚持依法执行,加大执行力度,切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加大财产调查力度。全省法院共制发财产报告令69100余件,查封不动产7672处,扣押机动车9253辆;收到举报线索2285条,依据举报执行到位361案。加大惩处力度。全省法院及时将1463名“老赖”信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经营、贷款与社会活动形成有效制约,敦促其主动履行义务。省法院三次在新闻媒体上对不主动履行生效裁判的318个单位、635名个人集中曝光。兰州市城关区法院通过对被执行人胡某实施限制出境措施,迫使胡某主动联系法院,圆满执结一起历时八年的欠款纠纷案。对恶意逃债、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充分运用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予以制裁,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共拘留被执行人317人,罚款191万元,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41人,判处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18人。加大积案清理。扎实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清理积案38833件,有财产案件执结率、重点案件结案率、中央督办案件办结率、无财产案件清理率实现四个百分之百,与北京等四个省市并列全国第一。扎实开展党政机关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专项积案清理活动,共清理积案218件,执行到位1.24亿元,甘肃成为全国5个首批提前完成清理任务的省份之一,省法院在中央政法委召开的工作推进会上作为两个发言单位之一介绍了经验。扎实开展涉金融债权执行案件专项清理活动,共清理积案1220件,执行到位2.3亿元。扎实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1245件涉民生案件全部办结,执行到位6543万元,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活动中,通过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等联合发文,法院院长致信地方党政领导、落实“五定一包”工作责任制等措施,保证活动取得实效。(三)加强执行管理。以管理促规范、以规范提质效,不断推进执行工作科学化水平。推行执行工作“四统一”。围绕优化资源配置,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推行上级法院对辖区执行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全省法院全部成立执行局,省法院增设执行综合管理处、协调指导处、复议监督处三个内设机构,统一管案、管事、管人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强化执行监督。推行执行实施权与裁决权的分离,完善提级执行、交叉执行、指定执行、上下级法院联合执行等措施。推行“执行一线工作法”,省法院执行局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开展带案督查、现场指导、联合办案,加大对消极执行、不规范执行的督办力度。省法院对执行不规范案件、执行工作管理不规范的法院实行蓝牌批评、黄牌警告、红牌问责的三级监督机制。最高人民法院挂网交办的执行信访案件,连续3年化解率达到100%,受到通报表扬。加强规范化建设。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消极执行、乱执行、执行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执行规范年”活动,出台《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办法》、《执行公开标准》、《执行监督信封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从财产调查、评估拍卖、中止终结等十一个方面对执行工作进行全面规范。组织开展执行案件质量大评查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反馈通报,限期整改,形成规范办案的长效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执行人员的理想信念、纪律作风、司法能力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聚焦“四风”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四个一”文明窗口创建、“假如我是当事人”换位思考活动,推动了司法作风的明显转变。对全省950名执行干警进行全员培训。在执行部门设立专职廉政监察员,强化对重点岗位和执行案件重点环节的监督,保障执行队伍清正廉洁。(四)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自觉运用信息化思维开展决策、指挥、协调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强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省法院投资500余万元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实现执行工作远程指挥、“点对点”网络查控、信息公开、远程接访和联动惩戒。14个市州中级法院和36个案件较多的基层法院成立执行指挥中心,三级执行指挥网络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全省范围内执行资源的统一调用、执行力量的统一指挥和执行联动机制的统一协调,有效提高执行工作信息化水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对甘肃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坚持执行信息公开。充分利用人民法院公告栏、立案、信访窗口、法院门户网站和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执行制度、执行程序、执行进展、执行结果、执行文书、执行管理,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出台《审判执行信息公开目录》,对30余项执行信息的公开进行统一规范。省法院开通官方微博、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重大执行活动、重点案件执行情况。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执行监督员参与、跟踪案件执行过程,增强执行工作透明度。(五)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积极协调、主动沟通,不断加强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建设,形成解决执行难的整体合力。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了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联动机制、信息通报机制、综治考核机制等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法委牵头定期召开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执行工作重大问题和疑难复杂案件。9月19日,全省第五次解决执行难工作联席会议召开,要求各联动单位与人民法院加快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综治部门将执行工作纳入综治考核范围。各级政府将协助配合法院执行、自觉履行法院判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部分地方财政、民政部门将对特困执行案件当事人司法救助纳入财政预算和社会保障范围。构建联动执行网络。省法院先后与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省工商局、省公安厅联合下发文件,建立征信信息与执行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工商机关协助执行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建立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信息的查询反馈机制。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共同对失信被执行人在贷款融资、注册新公司、高消费、出境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基层法院在街道、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设立执行联络员,提供被执行人信息,协助说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判决。推进网络查控机制建设。省法院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工商银行省分行等9个单位共同签署建立“点对点”司法查控网络的框架协议,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司法查控网络工程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大幅度提高执行财产查控能力。目前,省法院和16家在甘商业银行已经通过专线连接建立起“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与省委、省人大和最高法院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执行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执行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执行工作本身难度增大。生效裁判最终能否执行,主要取决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与是否穷尽执行措施有直接关系。虽然我们力争实现有财产的案件全部得到执行,暂无执行能力的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无执行条件符合救助的实施救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行难作为市场风险在诉讼中的集中体现,它的解决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由于被执行人资不抵债或履行能力差,无财产可供执行,造成案件客观上执行不能。部分交通肇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法院因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只能作程序终结处理,申请执行人强烈不满而信访,化解难度大。涉困难企业的执行案件,法院很难在依法执行与维护社会稳定之间进行平衡。在打击拒执犯罪方面存在立案难、取证难、起诉难,适用率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之间的协作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执行工作外部环境亟待改善。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诚信意识和尊重司法观念不强,不履行生效裁判的社会违法成本过低,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依然是当前困扰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瓶颈。被执行人隐匿财产,规避执行现象比较普遍,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大多数协助执行单位还未与人民法院实现信息共享,查找被执行人财产依然困难重重,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尚未形成合力。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远未根绝,有的单位支持配合不力,以种种原因借口消极协助执行,有的甚至向被执行人通风报信。三是执行工作整体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发展水平不均衡。少数法院对执行工作重视不够,执行力量相对薄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执行工作的需要。有的法院执行工作经费和物质保障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执行查控手段落后,对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行为的反制手段不足。少数执行人员消极执行、不规范执行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案件没有及时调查和控制财产,有的案件没有穷尽执行措施,有的案件因执行难度大而长期搁置。相当一部分案件执行周期过长。三、今后工作思路解决“执行难”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发挥强制执行的威慑力、强化执行工作信息化、提升执行工作规范化为基本思路,以执行指挥中心、执行信息公开平台、联动机制建设为抓手,着力在深化完善上下功夫,在规范提高上见成效,在创新加强上求突破,进一步提升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整体水平。(一)进一步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全省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强制执行的威慑力,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一切执行措施,加大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制裁力度,强化执行的主动性、及时性、有效性,努力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二)进一步促进执行规范化。严格规范执行案件收结案标准,升级改造现有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坚决封住执行管理漏洞。重点抓好执行关键节点,从制度上防范乱执行、消极执行。加快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以公开促规范。(三)进一步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积极依靠党委、人大支持,加强沟通协调,与更多部门建立协作关系,推动联动机制顺畅运行。扩大联合信用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部门和信息传播范围,注重对信用惩戒落实情况的跟踪分析,加速推进信用惩戒机制建设。继续打造完善集网络查控、远程指挥、信息公开、快速反应、监督管理、决策分析诸多功能为一体、三级法院上下联动的“数字”执行指挥中心,不断拓展、延伸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四)进一步打造过硬队伍。按照“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加强执行队伍建设。转变执行作风,着力解决“六难三案”问题。高度重视执行队伍的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抓好廉政教育,强化制度防范,牢牢守住司法廉洁底线,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执行干部队伍。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加强执行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议省人大常委会督促有关部门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履行的理念,加快推进依法治省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执行工作社会环境;支持“点对点”司法查控网络工程建设,督促落实协助执行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解决执行难的合力;协调财政部门将全省执行案件特困群体司法救助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每年适度增长,加大救助力度,化解涉执信访。省人大常委会继2007年后再次专门听取和审议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对执行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省法院将以这次专项报告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务实奋进的作风,不断开创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