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2 15:09:51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2014年7月31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4年监督工作安排,常委会成立了由李慧副主任任组长的调研组,在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具体组织协调下,4月初至5月底,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4月上旬,调研组首先听取了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汇报。5月6日至22日,调研组先后赴白银、兰州、金昌、嘉峪关和天水5市开展了调研。调研期间,先后听取了5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汇报,实地考察了白银高新区、兰州高新开发区、中科院兰州化物所、西北矿冶研究院,以及酒钢公司、白银公司等9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甘肃邵氏碳纤维公司、嘉峪关索通预焙阳极有限公司等7家民营科技企业,并采取多种方式,与有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企业家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广泛了解情况,听取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情况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采取措施,着力创新型省份建设。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省科技创新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实力大幅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形成。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研究机构331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7万人。2013年我省综合科技水平居全国第20位,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大关,排全国第19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1.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452.4亿元,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8%。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我省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推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同时,科技工作在服务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管理、资源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节能减排等民生领域也取得显著成效。(一)加快配套法规体系和制度建设,科技创新法制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省各级政府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甘肃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甘肃省专利条例》,并把贯彻法律与制定“3341”项目工程实施方案和落实《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结合起来。出台实施了《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等一批鼓励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涵盖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人才队伍和科普建设等方面。省直有关部门出台了科技领军人才政策,加强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了科技人才结构。有的市、州出台了关于加强研政产合作促进多元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有的市、州出台了实施股权激励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积极探索技术能力、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   (二)引导和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为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省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全省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和特色产品。一是启动实施“六个一百”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工程(指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培育1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依托企业建设10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引进和培育100个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重点资助10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100个国家级科技新产品,贴息补助支持100亿元科技贷款),重点推进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三项载体建设。大力加强兰白、天水、金武、酒嘉4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力度,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16个,中试基地8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9家,生产力促进中心94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家,国家星火产业带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创新型试点企业60家。二是支持白银有色集团、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如白银市依托白银有色集团、建设了高性能铜铅锌及合金材料工程实验室、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支持企业从一般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走向高端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三是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企业开展了大量联合研发和人才培养活动,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了一批联合研发中心,通过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的联合攻关,一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相继实现突破。如以金川公司为主体,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完成的“复杂难处理镍、钴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获得了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是初步建立了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如白银市政府2013年安排研发经费1000万元,引导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5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占到了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2.8%。五是积极落实税收、金融等各项技术创新激励政策。2014年3月,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甘肃省科技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全省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提供融资支持。落实了对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企业自主创新。(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省人民政府制订了《甘肃省知识产权实施推进计划(2013—2015)》,明确了25项主要任务和主要牵头部门,有10个市、州相继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2006-2013年,我省申请专利36004件,授权专利16848件。2013年专利申请受理量首次突破万件大关,达到10976件,授权4737件,在全国的排位由25位上升到24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6件,提前2年实现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十二五”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件的任务指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省、市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申请专利给予补贴资助。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专利侵权、假冒行为和涉及专利的诈骗行为,2013年共处理各类专利案件147件,其中侵权纠纷案件28件,假冒专利案件119件,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能力大幅提升。(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升级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方案,各市、州也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目前,全省已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和竞争力强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如兰州市现代中(藏)药、兽医生物制品,围绕大乙烯工程、开发的项目衍生物产品。白银市的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产品。天水市“星火”机床、“长城”电器、“石林”接触器、“燎原”凿岩机、“海林”轴承、“永红”集成电路等高端装备制造产品。金昌市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新材料、化工材料、建筑材料产品。嘉峪关市的钢铁、铝冶炼及精深加工产品。上述产品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在同领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在全省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攻关还没有取得有效突破,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较低,能形成产业规模的更低,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较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创新激励制度落实不到位与科技创新有关的产业、科技、知识产权等政策缺乏有效衔接,促进技术供给的政策多,促进市场需求的政策少。有些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创新激励制度的影响力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对创新成果保护力度不够,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处罚较弱,知识产权诉讼难,维权成本高,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积极性。(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仍是影响我省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因素。一是科技分类评价制度尚不完善,部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评价导向存在着重论文、重奖励、轻成果转化的现象,影响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与产业需求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二是企业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企业包括有的大型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吸纳、创造、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三是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尚未确立,科研机构、大学和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奖励政策在落实中还存在体制障碍。四是公共技术平台不健全,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之间信息交流渠道不畅,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我省目前产学研之间的耦合度只有20%,能真正实现产业化和规模效益的成果不足10%。 (三)科技创新人才仍然紧缺目前,全省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当量只有9.7人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9.1%。同时,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战略科技专家、拔尖人才缺乏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受地域条件限制,高层次、高水平的复合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的流失与引进双重压力同时存在,高端人才的培养引进机制尚不完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环境还没有形成。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尚未得到应有重视,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人才配置市场机制不健全,有序流动和动态优化的机制尚未建立。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够科学有效,促进其更好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虽然近些年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有很大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仍然偏低,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47%,远低于全国同期0.77%的水平。此外,政府投入的带动效应还需提高,引导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全省各地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水平不平衡现象也比较明显,一些市州、县(区)财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五)科技资源配置及其使用效益不高目前,我国科技宏观管理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多头管理的局面仍未改变。从我省层面看,科技资源布局条块分割,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影响科技资源使用效益。创新主体间科研条件和科技信息缺乏共享,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科技计划、专项数量较多,部分边界不够清晰,综合评估和终止机制也不健全。三、几点建议(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建议各级政府继续从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多个层次加强创新激励及其配套制度建设。在充分发挥各项创新激励政策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衔接,设置合理的产业技术市场标准和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能,形成科技创新的倒逼机制。建议进一步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在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督促省上有关部门和各市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查找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并加强整改,使创新激励和保障制度真正落实,依法保障、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二)强化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要在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积极探索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赋予创造成果的单位,进一步为创新创造松绑加力。二要调整和完善对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分类评价考核体系,完善重大战略性科技任务的组织方式,健全需求导向的应用型课题立项模式以及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评审制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建立产学研合作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对科技项目决策、实施、成果转化的后评估,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完善技术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三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使企业尽早介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前期研发工作。创新资源配置方式,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大对中试环节、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四要进一步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活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民营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优势,使其能够同等获得相关政策的支持。五要大力发展面向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及各项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科技成果信息开放共享。(三)立足科技创新实践,凝聚与造就创新创业人才要围绕重要科技领域的战略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培养造就和吸引凝聚优秀人才,建设创新团队。结合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企业集聚。加强创新文化和社会环境建设,完善扶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为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机会和平台,为特殊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空间。对优秀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做到“用得上、留得住”。(四)推动建立全社会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要加快推进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建立符合科技活动规律和特点、推动持续创新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要完善科技投入政策体系,加强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全社会资源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强化科技与财税、金融合作,引导和支持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参与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加速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实现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要继续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的激励和运行机制,促进物质、信息、人才等方面科技资源共享使用。要加快建立全省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科技报告制度和创新调查制度,防止重复立项和重复部署。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从重投入、重分配向重管理、重效益转变;创新投入方式和审计监督模式,加强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