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2 15:08:04

                    关于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报告

    ——2014年7月28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甘肃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情况,请予审议。   一、科技创新工作进展   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围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总方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动协同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推动转型跨越、富民兴陇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增强   2013年,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的排名由上年的第21位提升到第20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6件,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目标。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全省2013年共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083项,启动实施了10个方面科技重大专项,解决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问题,研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609项,创利税16.82亿元,出口创汇9243万美元,壮大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1.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到579.39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45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2%。2006-2013年,共培育动植物新品种385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增经济效益29.4亿元,旱作农业技术已在90%以上的适宜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农业领域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  (二)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法制环境更加优化   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了《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甘肃省专利条例》。今年,启动了《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修订工作。出台实施了《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批鼓励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修订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启动制定《甘肃专利奖奖励办法》,有关部门制定了涵盖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队伍、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民生科技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各市(州)在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这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出台基本涵盖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各个方面,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了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努力把贯彻法律法规与落实“3341”项目工程紧密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基层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目前,我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在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基本形成了新技术集成、新产品研发和新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创新链条,以创新链延伸产业链、配套资金链的格局初步建立,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向深层次、多领域拓展。截至目前,我省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含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8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7个。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个,国家星火产业带1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9家。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兰白、天水、金武、酒嘉4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力度,突出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2013年,全省67个县(区、市)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16个县(区、市)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区、市)称号。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7个。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创新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模式,培育了40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团队和创业链,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234个,近万名科技特派员遍布86个县区。68个县区开展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工程,带动企业投入27亿元,进一步培育壮大了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四)企业技术创新更加活跃,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13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会议,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在财政、税收、金融、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等方面,制定了更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今年3月,为了积极落实税收、金融等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支持企业提升融资能力,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甘肃省科技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与兰州银行共建科技银行等措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贷款,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题。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中,企业的获奖比例大幅度提高,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工业类全部由企业完成,14项非自然科学一等奖授奖项目71.4%由企业完成。目前正在修订《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企业新产品研发和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成果落地转化。   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目标,调整省级科技计划,削减项目数量,提高单项项目资助力度,科技项目立项聚焦“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及“看高不看低”项目的落实,财政科研资金的75%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2014年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投入财政科技经费9000万元,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重点,主要支持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加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六个一百”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工程。截至目前,重点培育了106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依托企业建设了6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引进和培育了81个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重点资助了72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了50个国家级科技新产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7个,行业技术中心达到2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63个。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9个,孵化面积近46万平方米,在孵科技型中小微企业900余家。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重点支持了10家优质中小企业。2011—2014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共支持733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动,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65亿元。建设了10个中小企业公共科技服务示范平台,同时,配合“3341”项目工程,建设了“3341”动态项目库。  (五)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2012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后,进一步加快培育市场导向、企业主体、金融配套、政府服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激励机制。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加快了与企业研发和技术转移的合作,科研人员和研发团队进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培育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16个,生产力促进中心94家。启动建设兰州新区科技创新城,30多家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企业已签署了入城协议。启动复建兰州科技大市场,组建完成了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今年1月,刘伟平省长专题调研了在甘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科研、发展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积极推进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率,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优势转变。1月30日,刘伟平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事宜,要求从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两方面着手,完善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技评价机制,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制度,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业绩评价权重。   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在先进装备制造业、功能材料、生物医药、太阳能光热发电、沙漠化防治、旱作节水农业等领域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截至目前,我省已经与联合国工发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5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开展了科技合作与交流,组建了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同时,深入推进科技部与省政府工作会商机制,加强区域合作,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交流。 (六)凝心聚力兴办好事实事,努力提升科技惠民工作水平   省政府今年启动实施科技惠民示范工程,按照“一县一项目一产业”的布局,整合资金1亿元,省、市、县三级联动,在国务院确定的58个贫困县(市、区)组织实施科技惠民示范工程项目60项。通过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示范,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带动特色主导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2年以来,大力实施国家科技惠民示范工作和甘肃省民生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了全民健康科技工程、公共安全科技工程、生态环境科技工程、社会管理科技工程、城镇化建设科技工程五个重大民生科技工程,大幅度提升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   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紧密结合“1236”扶贫攻坚行动,围绕秦巴山区、六盘山区、藏区贫困县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积极谋划部署重大科技项目,加大省级各类科技计划的倾斜支持力度。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和服务,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或合作组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七)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大力实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行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等计划,构筑了一批产业化急需的人才聚集平台,培育了一批创新优势明显的人才群体,人才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培育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13年底,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0.7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分别为7.76万人和3.68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32.0%和31.4%。有17位院士,5名国家“千人计划”中青年专家,1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培育省属院所科技创新团队26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6个。   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研发机构428家,其中独立科研院所130家。建成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大型仪器协作、自然科技资源、网络科技环境4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成装备制造数字化设计、食品药品检测技术、精细化工品合成工艺和工程技术、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建筑建材行业能效测评技术、公路试验检测、知识产权(专利)公共服务7个行业创新平台。开通运行“甘肃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信息服务,公共科技资源开放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八)积极推进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工作亮点   去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我省调研时强调,东部地区已经建立了若干科技创新的试验区,西部地区也可以搞试验,通过实行差别化经济政策,更好的激发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的能量。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精神,与科技部积极对接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试验区建设工作列入其中并进行了任务分解。今年4月,刘伟平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事宜,确定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与兰州新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界一致,以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为载体,进一步激活区域内科技创新活力,吸引和聚集科技创新要素,面向全省、辐射西北,为欠发达地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经验和路径。科技部战略研究院前期已进行了专题调研,目前,省政府与科技部就试验区差别化政策需求、目标定位、特殊人才政策、共建科技创新载体等方面达成初步意见。省政府全力推进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尽快获得国家批准建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科技的巨大需求相比,创新要素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环境不优、创新平台不多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仍然突出。   第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与快速增长的科技成果登记量和专利申请量相反,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效率没有相应提高,能真正实现产业化和规模效益的成果不足一成,产学研之间的耦合度只有20%。 “成果众多而市场转化率不高”始终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创新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评价导向重论文轻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难以兼顾。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尚不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不完善,孵化转化能力不强,技术供给与需求之间信息交流不畅通。三是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不配套制约转化,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与科研机构产出成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科技资源“碎片化”、科技成果“孤岛化”现象导致科技创新难以形成合力,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     第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把技术创新摆到关乎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位置,创新意识不强。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仅有6.3%。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调动创新积极性,创新动力不足,一些中小微企业受资金、人才、平台等基础条件制约,吸纳、创造、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多数企业依赖规模扩张和价格竞争谋求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少,企业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收入比重为7.2%,远低于全国19.5%的平均水平。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影响了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积极性。   第三,创新激励政策不完善。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创新体系协同开放不够,激励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落实执行不到位。有效服务于企业创新的社会投融资体系尚不完善,不利于激发企业和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与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激励措施协调性不够,有的政策之间甚至存在矛盾或执行难的问题。由于创新创业环境支持能力制约,加之信息化程度和交通瓶颈的叠加,自1988年以来,省内一些有实力的科研机构陆续将核心研发力量和产业化基地迁离甘肃。   第四,各类创新人才普遍紧缺。全省各地从领军人才到合格的产业工人,从具备战略决策能力的企业管理者到高技能的一线操作者,各类人才均普遍缺乏,各层次人才不断流失与人才引进困难的双重压力同时存在。目前,全省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当量只有9.7人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9.1%。同时,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不健全,有序流动和动态优化的机制尚未建立,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与促进其更好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协调和完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2013年,我省全社会研究   与试验发展经费(R&D)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7%,远低于全国平均2.09%的水平。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强度逐年加大,市、县财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同时,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普遍偏低,2013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47%,全国平均为0.77%。政府投入为引导、多元化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尚不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我省正处在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法治环境。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整合中央在甘和省属各类科技创新规划和资源,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联合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健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技术转移制度体系,加快培育形成市场导向、企业主体、金融配套、政府服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分类和创新业绩导向的人才和成果评价机制。加快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   二是推进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各类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形成创新聚集效应。完善鼓励产学研联合的财税、金融、风险投资、市场管理等具体政策措施,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税收信贷等方面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的积极性。完善科研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转化指标纳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省属国有企业评价考核范围。以修订《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为契机,加快培育形成市场导向、企业主体、金融配套、政府服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三是强化引导和服务,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打造以骨干领军企业、上市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非公有制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投入和引导力度,发挥企业在创新目标、资源配置和组织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组织、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和发展各类技术交易市场、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职业化、市场化的能力。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能力,在知识产权信息查询、分析、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及纠纷处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是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凝聚创新创业人才。探索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评价导向和管理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制度,突出奖励以企业新产品开发和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项目。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急需的各类科技人才,在社会服务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惠。   五是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建立符合科技活动规律和特点、推动持续创新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保证财政科技投入依法稳步增长,努力提升市县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投入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支持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社保、保险资金等参与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加速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