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省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9 16:41:31

  ——2011年7月27日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汇报上半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一、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稳健起步和良好开局。初步测算,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934.65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也超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于12%的预期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51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125.62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656.52亿元,增长9.2%。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畜牧业稳步增长。全省夏粮播种面积1548.39万亩,同比下降1.99%;受播种面积减少和东中部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影响,夏粮产量317万吨,下降4.18%。完成上半年播种面积5411.82万亩,其中粮食面积3902.64万亩,棉花77.44万亩,油料465.94万亩。秋粮播种面积2354.25万亩,比上年增加65.57万亩。6月末,全省大牲畜存栏653.34万头,增长3.54%。猪、牛、羊出栏分别增长3.43%、5.17%和4.8%。肉类总产量43.04万吨,增长3.94%。水产品产量达到5107吨,增长6.78%。完成重点工程造林15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2万亩,封山育林76万亩。义务植树8154万株。   工业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11.23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高于全年目标1.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石油加工等三大领域完成325.88亿元,增长19.93%,高出全省平均增速2.33个百分点。23户重点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6.4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1.33%,增长14.7%。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19.36亿元,增长17.2%;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1.87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1.32%,增速高于重工业2个百分点。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49.63,同比提高43.4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01.48亿元,增长22.88%。1—5月,全省全社会货运量完成13290万吨,增长27.12%。其中,铁路货运量2232万吨,增长12.78%;公路货运量11051万吨,增长30.49%。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为455.69亿千瓦时,增长15.25%。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7.50亿元,增长52.3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2.71亿元,增长51.74%。在保障性住房政策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2.17亿元,增长49.39%。受有色、冶金和装备制造业成倍增长的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69.58%,增幅同比提高50.55个百分点,高于工业投资34.33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总体平稳,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1.65亿元,同比增长18%。全省批零住餐业实现销售额(营业额)2084.61亿元,增长29.6%。完成进出口总值4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增幅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13.7亿美元,增长153.6%,进口完成35亿美元,增长14.9%。   财政收支保持快速增长,支出均衡性增强。全省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20.31亿元,同比增长36.38%;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60.11亿元,增长52.97%。完成一般预算支出660.79亿元,增长25.1%。其中,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67.09%、55.02%和47.27%。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增幅继续回落。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890.48亿元,同比增长16.49%,增幅同比回落8.54个百分点,比5月末回落2.88个百分点;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965.27亿元,增长18.09%,增幅同比回落10.58个百分点,比5月末回落3.85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趋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8.4万人,完成年计划任务的71%,同比增长7.9%,城镇登记失业率3.21%。截止5月底,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85万人,增长5.6%。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9.47元,增长13.69%。其中,工资性收入5445.68元,增长12.09%。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49.9元,增长27.4%。扣除物价因素,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分别增长6.4%和19.2%。   上半年,我省经济在保持良好运行态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6.7%,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预期调控目标2.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涨幅高出1.3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全面上涨,其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12.7%和8.5%,这是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其主要原因是翘尾和消费品流通环节成本推高等。另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均创年内新高。二是资金供应趋紧。中央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上调存贷款利率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银行信贷规模持续收紧,贷款难度进一步加大,造成资金供应困难局面加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偏紧,对全省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带来困难,对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带来更大压力。三是节能减排压力加大。高耗能产业发展较快,能源供需矛盾突出。2011年全省单位GDP能耗目标任务为下降3.2%,按照全年GDP增长12%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应控制在8.4%以内。而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达19.22%,与全年预控目标相差甚远,节能压力较大。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公告的全国各地区一季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我省属于一级预警地区。四是粮食增产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全省旱情持续发展,尤其是白银、定西、兰州三市遭遇罕见的四季连旱,抗旱救灾形势严峻。二季度末,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686.97万亩,成灾面积974.95万亩,对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和任务有一定影响。五是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直接和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生产。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利润受到挤压,对工业生产造成较大压力。国家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相关的家电、家具和建材消费增长放缓影响到一些市场需求。   总体来看,全省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但从长远看,经济运行仍面临着诸多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中不协调、不稳定、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面临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二、主要工作情况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一)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上半年共争取到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75.58亿元,与去年大体持平。其中,农林水利11.72亿元、交通17.55亿元、城镇基础设施19.77亿元、社会事业8.91亿元、党群政法项目7.25亿元、环保及节能减排5.22亿元、以工代赈3.25亿元、其它项目1.91亿元。重点支持了农村饮水安全、公路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保障性住房、污水垃圾处理、城镇供水供热、发展循环经济、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建设。另外,财政部代我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9亿元,其中34亿元安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农林水利、社会发展、保障性住房等公益性项目省级配套,有效缓解了我省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推动了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全力提高农业综合能力。把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和“四个1000万亩”。超额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任务,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进展有序。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落实农业补贴各项政策,落实小麦、玉米、马铃薯良种补贴资金3.66亿元,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2亿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加大对执行差别电价企业监管力度,对15户未办理相关手续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处理。加大淘汰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落后产能,对违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处理。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意见》,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支持方向,组织筛选了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争取国家支持。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快,酒泉地区已建成风电装机容量536万千瓦。河西地区已建成并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1.8兆瓦。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改革。酒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甘肃省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体系规划》已获国家批复建设,15个项目得到国家资金支持。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项目对接落地工作,实现优势互补。成功举办第十七届兰洽会,签约项目522个,合同总金额1822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1648亿元,同比增长39%。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严把行业准入关口,结合实施差别电价等政策,推动高能耗、高排放、资源性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做好节能、应对气候变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污水、垃圾等专项规划编制。上半年,国家下达我省41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复函项目,补助资金2.8亿元,带动项目投资27.8亿元;污水垃圾项目27个,项目总投资5.53亿元。国家补助资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由8%提高到12%,污水垃圾项目达60%—70%。安排省级专项资金8400万元支持96个节能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今年以来,全省重大建设项目58个,总投资4288.14亿元。1—6月完成投资291.13亿元,占年计划的30.27%,实现了投资目标和任务的均衡推进。其中:40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29.71亿元,占年计划的42.49%;18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61.42亿元,占年计划的14.60%。   40个续建重大项目稳步实施。引洮一期、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计划7月中旬完成主管线通水。雷家角至西峰、营盘水至双塔、瓜州至猩猩峡、永登至古浪、武都至罐子沟等高速公路正在开展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建设;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宝天高速天水过境段计划于8月底完工;10条通县二级公路中除宕昌至迭部初设待批外,其余9条公路正在顺利实施。兰渝、天平、西平、兰新第二双线铁路加快建设,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正在进行施工准备;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庆阳机场扩建、夏河机场建设稳步推进,金昌机场、张掖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计划分别于8月、10月建成。酒泉热电联产工程计划8月底建成,黄河河口水电站、兰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计划年底建成;马福川煤矿已完成“四通一平”;白龙江橙子沟水电站建设实施顺利,兰州原油商业储备库正在开展管网改移工程。金川公司20万吨铜、6万吨电解镍、连铝环保节能技改项目进展顺利。省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天水甘泉物流园区等项目正在抓紧进行;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有望年内建成;甘肃大剧院已建成投入使用。   18个计划新开工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长庆油田产能建设、中卫至贵阳天然气联络线、兰州石化公司30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酒钢集团榆钢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白银公司铜冶炼技术提升改造、星火机床“数控重型机床产业园”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综合保护项目国家即将批复;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在加紧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宝兰客专初步设计调整方案已通过审查;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兰州至永靖快速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进行。酒泉风电二期、750千伏兰州东至天水变线路工程、甘肃科技馆建设等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截至6月底,5·12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国家确定的8个重灾县实施的7546个规划重建项目,完工7037个,完工率93.3%;完成投资588.3亿元,投资完成率95.7%。舟曲17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个,开工率58%,完成投资9.32亿元。成县暴洪灾害灾后重建82个项目已开工30个,完成投资5.03亿元。东乡县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已确定,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工作预计7月底前完成。(四)认真抓好民生工作,确保社会和谐发展   强化就业工作。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就业情况比较好。全省选拔8687名高校毕业生从事“三支一扶”、“进村(社区)”、“特岗教师”、“村官”以及“大学生服务西部”五个基层服务项目。积极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转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就业率达75.25%,安置1434户零就业家庭中1604人实现就业,巩固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的成果。岷县等8个县32个乡镇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全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试点。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截止5月底,全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0.94万人,比上年增加0.49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8.85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98.32%。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917.4万人,比上年增加7.08万人。农村危旧房改造稳步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规模推进,截止6月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建设11.3万套,开工率73.87%,比5月底提高26.27个百分点。   加强价格调控监管。针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的状况,全面落实价格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重要农产品生产、储备,落实农副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政策。推行蔬菜“农超对接”等销售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加强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建立了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价格应急预案。落实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涉及居民用水、电、气等垄断行业服务性收费。上半年除国家出台的调价项目外,各地没有出台新的政府调价措施。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加强价格舆论宣传,缓解了群众涨价心理预期。按月对14个市州CPI数据进行通报。认真落实27件实事:(1)实施城乡居民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4万人短期培训正在实施;(2)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1万名选拔考试工作已结束;(3)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10%的任务已全面完成;(4)农村低保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096元任务已完成;(5)20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已开工建设15.4万户;(6)2.5万户城市和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已开工建设2.69万户,林区棚户区已开工建设1498户;(7)建设2万套廉租住房,已开工3.43万套;(8)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88万户,占计划任务的128.8%;(9)已下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补助资金5.5亿元;(10)改造建设80个乡镇幼儿园,竣工1所,在建11所;(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正在实施;(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已累计落实5.1亿元,市县人均各1元配套资金正在落实;(13)改扩建11个县医院,7个已开工;(14)新建1170个村卫生室,已开工建设234所;(15)建设1930个农家书屋,配送工作已开始;(16)新建1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已开工建设96个,其中建成10个;(17)为6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基本设备,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18)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已解决78万人;(19)新增10万户农村沼气用户,已开工建设51028户;(20)实施16个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专家论证;(21)在5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整体进度已达45%;(22)新建和改造农村连锁超市2000个,已建成连锁农家店1076个直营店120多个;(23)建设基层邮政所154个,已竣工8个;(24)建设农资放心店100个,已有57个具备条件等待验收;(25)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店1000户,已有589户具备条件等待验收;(26)在全省公路安装2000套智能监控设备工作进展顺利;(27)在500个乡镇(街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实施。(五)稳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召开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甘肃省2011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67项重点工作。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及涉农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省乡镇卫生院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达100%。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全面落实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资金。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很艰巨,面临着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尤其金融环境趋紧,对我省投资拉动增长带来更多困难。按照国家关于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要求,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对市州及各部门的考核监督。要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及时通报经济运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持目标任务进度均衡发展,落实年度计划各项主要指标,努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局。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进一步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全力推动经济较快增长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家支持藏区发展以及国家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省政府与各市州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强化措施,狠抓具体落实,全力推动经济较快增长。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争取国家投资和项目支持,同时大力培育各类投融资主体。依托大型能源和资源项目开发,积极引进央企等战略投资者,发展新的企业投融资主体。提高地方政府的再投资能力。继续加强银行信贷融资。大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努力加快临夏至合作高速、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段扩能、干塘至武威南增建二线、兰州至临夏至合作铁路、新庄矿井、大唐803“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酒钢煤电化循环经济、阳山金矿、小柳沟钨钼矿、兰州石化碳五资源综合利用等交通、生态、能源、民生、扶贫以及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质量和安全监管力度,加强重大项目管理,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拉动投资增长。   稳定价格总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价格调控政策措施。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粮食、蔬菜、生猪等农副产品生产。继续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推行蔬菜“农超对接”等销售模式。继续落实对各市州CPI数据的通报制度,清理涉及民生的价格和收费,从严控制政府调价行为。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继续完善政府储备调节制度。切实落实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减轻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狠抓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围绕国家下达我省“十二五”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年均下降3.2%的节能目标以及2015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任务,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密切关注新开工高耗能企业和项目,把好新上项目的准入关。继续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强对能耗增长过快地区、行业、企业的监督和调控,确保经济目标与节能降耗目标的同步推进、共同发展。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建设七大循环经济基地,培育16条产业链,实施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努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实施好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加快推动东部4市组团发展。贯彻实施《兰州—白银经济区发展规划》、《酒泉—嘉峪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及即将出台的《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国家完成《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兰西格经济区发展规划》、《西部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以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兰州新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快工作进度,争取早日完成“十二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抓好农业生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全力以赴争取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意见,以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和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突出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粮食生产,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确保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组织好农作物良种及农资供应。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和农作物田间管理,确保秋粮丰收,以秋补夏,完成粮食增产计划。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四个1000万亩”工程,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工程与科技发展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户用沼气、公路网络、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和农牧区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抓好小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三)抓好工业跨越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认真实施工业跨越发展“六大行动计划”,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强省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钢铁、石化、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重组,建设一批现代产业集群。支持兰州石化扩大炼油和乙烯生产能力,重点发展乙烯中下游产品精深加工。扩大有色冶金的冶炼和压延加工。建立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的非金属矿开采及深加工基地。推进装备制造企业联合重组,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发展风电机组、制药和医疗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及制造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开展酒泉风电基地二期第一批300万千瓦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100千瓦光电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中成药、藏药和生物制药。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与现代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同时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生活性服务业;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领域;鼓励创新服务业态,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升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和外包。(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是加强就业。进一步完善基层就业为主渠道的就业政策,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就业领域。大力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城乡妇女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新机制。巩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成果,防止出现反弹。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城镇非从业人员养老制度。三是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加大协调和组织力度,强化目标和措施,真抓实干,确保全省保障性住房目标和任务的按时完成。尽快分解落实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任务指标,全面提高开工率和竣工率,确保农村危旧房改造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四是全面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抓紧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完工项目验收和在建项目工程收尾工作,确保9月底全面完成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切实加快舟曲、成县重建项目建设进度,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现场工作力量,狠抓工作落实。推进东乡县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的实施。五是认真落实“十大惠民工程”,确保为民27件实事的如期完成。引导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逐步提高职工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保证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继续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和非农产业,开展以“两后生”为重点的农民技能培训,扶持农民创业就业。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和特困片带扶贫攻坚力度,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重组,推动省属企业与优势企业对接。拓宽投融资渠道,发展壮大省级投融资平台。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营造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环境;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扶持发展有自主专利技术、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支持,启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深入实施《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实施我省纳入国家试点范围的14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目标,狠抓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大病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把向西开放与向东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外资投向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业、有一定基础的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以全省石化、有色、冶金、新能源等优势支柱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引进国际知名战略投资者,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做好“兰洽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