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三)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6 10:41:44

  第三章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地区发展着力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整合要素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加快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全面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打造兰白核心经济区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实施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规划建设白银工业集中区,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依托兰州和白银主城区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和科技人才综合优势,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合理调整城市布局,优化空间开发结构,不断改善并增强城市功能。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主导产业,打造石化、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基地,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会展及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国家和省级开发园区建设。把兰白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撑区域、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地区科技研发创新基地、西北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和引领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依托兰白核心经济区,增强对定西、临夏、甘南、武威等周边市州和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沿黄河经济带,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二、加快以新能源和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河西地区发展围绕河西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中心城市和现有产业基础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着力构建分工协作、特色鲜明、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人口、经济集聚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构建西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推进酒嘉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以酒泉—嘉峪关市区为重点,加快建设酒嘉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综合利用产业,推进钢铁和新能源就地转化高载能产业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新能源调峰配套电源和特高压直流外送电网工程。将酒嘉经济区建设成为支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及对外开放陆路口岸、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张掖经济区。以甘州—临泽为重点,充分发挥“居中四向”的区位和生态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绿洲城市。积极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业及新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钨钼产业基地和传统能源清洁转化基地,提升现代农业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旅游及现代物流业。将张掖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现代农业和生态经济示范区以及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促进金武经济区创新发展。以金川—凉州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基地,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碳基新材料和氟化工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构建全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宜居和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支持一体化创新发展。将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产业互补、社会相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区。三、加快陇东南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抓住国家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和建设陇东煤电化基地的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和分工合作,提升产业层次,在融入区域经济和承接产业转移中提升发展新优势,实现东翼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建设天水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突出天水次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发展大通道大流通,强化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和带动功能。支持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三大园区建设,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将天水建设成为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文化旅游基地和西部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平庆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建设国家大型能源基地为重点,拓展煤电、石油等特色产业链条,突出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煤炭外运通道和特高压直流外送电网工程。以中小城市为依托,以交通通道为纽带,促进人口、产业和经济集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陇东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以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突出陇南有色金属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发挥天水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带动协调作用,加快区域综合交通和能源输出通道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和产业协调力度,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和产业布局,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加强合作,相互促进,构建陇东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四、实施区域功能组团和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和要素,支持跨地区和各地区各具特色的功能组团,实现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推进以“两州两市”为重点的扶贫开发攻坚。实行甘南、临夏、定西、陇南等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加强特困片带扶贫开发的整体推进。加强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支持定西建设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精深加工基地及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支持陇南、定西建设规范化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支持甘南、临夏发展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发展。认真贯彻国家支持藏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对民族地区均衡转移支付补助系数,支持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支持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和资源开发等主导产业,挖掘培育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特色功能组团和区域联动发展。鼓励发展跨省区、市州、县区的各类特色功能组团,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发展合力。加强兰白核心经济区、东西“两翼”和各功能组团的分工合作,创新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加快发展张掖、武威河西绿色经济区,建设金昌、白银等重点循环经济区。积极发展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兰(州)西(宁)经济区建设,加强与关中、成渝、乌昌、西格、宁东等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五、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加快城镇化相结合,着力构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大中小并举、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化体系。加快推进以“六大片区”为主体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人口和要素资源的集聚。全面提升兰州特大型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发挥酒嘉、天水等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健全市州所在地城市服务功能,发展特色建制镇。加强城市新区和园区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镇规划编制和修编,完善城镇化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2015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0%以上。第四章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产业创新发展紧紧抓住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大中小企业并举,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子。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培育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医药、生物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及核燃料、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调峰电源和输配电网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和大型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加快建设酒泉风电二期工程,抓好武威、金昌、张掖、白银等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核能资源的商业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核燃料生产基地和乏燃料后处理基地,开展兰州低温供热堆项目前期工作,搞好核电项目论证,推进核电建设。抓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沼气发电等试点项目建设。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7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达到36%。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围绕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整机及配套设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支持兰电等省内企业加快发展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核电用核级/非核级配套电机等,鼓励国内外大型风电制造企业扩大新型风机生产能力,设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建设数字风机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实施新能源装备成套和产业化。支持在武威建设太阳能利用技术研发中心、新能源学院。新材料。充分发挥我省基础原材料产业和能源工业比较优势,依托大中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能力,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产学研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引进、消化、吸收,培育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产业,推进新材料及下游产品产业链发展,努力形成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的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新医药及生物产业。依托省内科研单位研发基础和优势企业的品牌效应,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以建设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为重点,实现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和成药加工,开发中成药、藏药、新药系列产品,发展药膳、保健等产品。整合省内科研、制药、医疗科技资源,扶持重点企业和优势品牌产品,发展道地药材和新特药精深加工。支持兰州生物制品所、中牧兰州生物制药厂、独一味生物制药公司等生物制品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新型疫苗、基因工程治疗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加快重离子束治疗技术产业化步伐。发展面向农业、能源、工业、环保等领域的生物制造业。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兰州中医药产业园、陇西中药材物流园和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以电子集成制造为导向,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充分发挥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面向能源、交通、制造业以及金融、现代物流等信息服务业。着力建设天水微电子产业、安宁特种电子产业、兰州高新技术软件产业三大集聚区,培育发展光电子—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打造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制造、电真空器件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元器件生产等三大基地。积极争取建设兰州国家级软件产业园。

  专栏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1、新能源。重点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800万千瓦风电场,加快武威、金昌、白银三个20兆瓦特许权光电招标项目建设,实施好嘉峪关、武威、张掖、白银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加快生物质压块成型、气化与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技术的研发应用;依托我省核工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新一代核能。2、新能源装备制造。依托国家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发挥省内企业作用并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核心零部件加工和成套设备生产基地,扩大新型风机和成套集成生产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和大规模光热生产技术,加快太阳能真空镀膜、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大型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技术研发和生产,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3、新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镍及镍基合金、钴基合金、镍铜钴粉体、铜基多元合金、铅锌合金等有色冶金新材料;新一代稀土永磁、稀土贮氢、稀土发光、稀土催化、稀土抛光、稀有金属等功能新材料;镍氢和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各类石化催化剂、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特种润滑剂、精细化工、新型有机氟和聚氨酯等新型化工材料;高性能精品钢材、高性能铝合金、新型钛合金以及碳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4、新医药及生物产业。生物医药方面,推进中药材GAP种植基地、中医药临床前安全评价和新医药临床实验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生物产品;生物农业方面,重点发展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产品;生物制造方面,积极利用生物转化技术,采用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现代提取技术,促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相关产业发展。推进重离子束治疗技术和设备产业化发展。5、信息技术产业。推动半导体集成电路、元器件封装、电子专业设备、通用自动化控制设备、专用通信电缆、电真空器件产业化。发展集成电路封装、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等微电子产业,推进超高亮度发光二级管芯片制造、封装及集成应用。支持发展军工电子装备及自动控制、信号处理、探测技术等特种电子产业,研制开发民用电子产品。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对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支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产业发展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后续资源保障能力,壮大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石油化工。围绕国家石化工业基地和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启动兰州石化新增1000万吨炼化工程建设,利用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资源,推进兰州石化乙烯扩能改造,将兰州石化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基地和重要的乙烯、碳五、裂化催化剂加工生产基地。发展壮大玉门特种油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改造提高庆化石油加工转化能力。规划建设兰州战略石油储备库二期工程。支持白银银光公司扩大TDI生产能力,建设聚氨酯生产基地。加快陇东国家重要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发展煤化工产业。积极开发利用新疆等外来煤炭资源,抓好张掖煤制天然气和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环保涂料、催化剂、生物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积极发展高浓度复合肥,农作物专用肥等新产品。冶金有色。加快发展冶金有色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冶金有色金属基地。支持酒钢集团、金川公司、白银公司、兰铝、连铝、西北铝加工、华鹭铝业、东兴铝业、稀土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扩能改造和技术升级,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依托金川公司镍和酒钢集团冶炼、轧制生产线优势,开展上下游协调合作,建设西部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发展新能源综合利用的高载能产业,推进电冶加一体化发展。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镍铜钴等有色金属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加快铝冶炼和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建材业。加快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推进非金属材料制造业及水泥行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延伸。淘汰现有90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特种水泥及水泥制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7000万吨左右。促进高档玻璃、节能玻璃、功能性玻璃、新型墙体材料等轻质、隔热、保温环保节能建材产品发展。加强建材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轻工纺织业。积极扶持现有企业改造升级,鼓励民营经济投资,打造品牌,壮大规模,开拓市场。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振兴发展轻工纺织业。依托兰州石化基地资源优势,加强化学纤维高端产品开发,支持兰州新西部维尼纶6000吨聚乙烯醇高强高模工程纤维扩能改造,发挥毛纺品牌优势和棉花种植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档精纺面料,促进彩棉纺织、亚麻纺织等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我省畜牧资源优势,发展制革和皮革制品业。建设区域性包装及塑料制品产业基地、包装品集散地,促进消费品工业发展。建筑业。充分发挥建筑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带动性强的优势,加快推进建筑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建设一批优质节约环保适用的精品工程。深化建筑企业改革,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面向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开拓省外市场,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不断壮大实力,提高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率。三、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托现有制造业基础,以兰州、天水、酒嘉、金昌为重点,加强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重组,加大技术创新和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我省材料工业优势,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建设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以及大型设备维修和再生产基地。石化通用设备制造。重点支持兰石集团、蓝科石化公司等企业发展石油钻机、海洋石油设备、抽油机等石油钻采设备,炼油化工设备、重油催化裂化关键设备、烟气轮机、特殊阀门、大型加氢反应器、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大型板式高效换热器、空冷器、大型石油天然气管道加工设备等,扩大重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石化通用设备制造基地的竞争优势。机械电工电器设备制造。重点支持天水星火机床公司、风动工具厂等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大型精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系列气动凿岩机及气动工具、重型导轨式液压凿岩机、全液压与高气压履带式露天潜孔钻车、重熔铝锭连续铸造机等产品。支持兰州真空设备公司等加快发展真空镀膜机、特种泵阀、智能化压力试验机、特种轴承等产品。整合发展电工电器产业链,支持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长开厂、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天水铁路电缆厂等企业发展高低压电器元件、电气传动控制设备以及自动化装置、仪器仪表、电工合金材料、接触器、信号电缆、通信电缆等电工电器产品和成套设备,提升产品协作配套能力。汽车及专用设备。支持国内汽车企业来我省投资发展,重点发展各种车辆及零部件产品。发展专用设备制造,开发新型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等煤矿设备,发展井下无轨设备、盾构机、选矿设备等矿山设备,创新发展除尘、水处理、风机等节能环保新型设备,推进分工协作和联合生产,着力提高本地化配套水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发展节水设备、种子机械、农产品深加工成套设备,配套发展农机零部件,促进农业机械的多品种、专门化、标准化发展。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鼓励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整合资源,引导企业按园区模式布局,发展产业集群。支持各地发挥优势,重点发展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酿酒原料、果蔬、制种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以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技能化培训为特点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支持张掖、武威、定西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支持建设临夏清真食品加工基地,促进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酿造、肉蛋奶加工、休闲食品、饮料等食品工业发展。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360亿元以上,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2%以上。

  专栏6: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1、马铃薯及玉米淀粉深加工基地。支持定西、张掖等建设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武威建设玉米淀粉深加工基地。2、特色草食畜加工基地。扶持甘南等牧区畜牧业发展,加快河西、陇东、中部等农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和品种改良,加快发展酱制加工、冷冻加工等精深肉制品加工业,推动品牌肉制品规模化生产。壮大发展乳制品加工产业。3、优质中药材药源和加工基地。支持定西、陇南等为重点的规范化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建设。4、酿酒原料及加工基地。支持河西地区加快发展酿造葡萄和啤酒原料种植业,做大做强葡萄酒酿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