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6 10:36:52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显著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围绕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开放,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心环节,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拓宽投资渠道为保障,以扩大消费为支撑,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推动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轨道上来;坚持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方法,立足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率先发展,带动共同发展;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做到:——突出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继续保持投资较快增长,进一步增强消费拉动能力,提高出口规模和水平,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突出统筹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城镇化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重点地区率先发展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相结合,促进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突出可持续发展。推动发展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建设,建立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突出开拓创新发展。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革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突出和谐共享发展。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供给能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创业富民,推进富民强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总体目标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缩小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提出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高于“十一五”增长水平,预期年均增长12%以上,2015年全省经济总量力争突破7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预期达到27400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投资总规模30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4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0∶48.7∶37.3调整到2015年的10∶50∶40。——资源环境。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五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下降13.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1%。——社会发展。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7.3‰。教育结构更趋合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增加。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比例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年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覆盖城乡低收入家庭和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生活。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村劳动力累计输转2200万人次以上。城乡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得到控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830元和23100元,年均增长12%。五年减少贫困人口200万人。返贫率控制在15%以内,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0%以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取得新进展。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园区经济加快发展。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5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2亿美元。
专栏2:甘肃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预计)(预期)(%)指标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100>7500>12人均生产总值(元)155402730012第一产业(亿元)5757605.8第二产业(亿元)1995>380014.5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1608>330016第三产业(亿元)1530>2940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380>8400>20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53.6>710>15城镇化率(%)35.1>40[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0>85[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2>30[8]研究与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11.5[0.4]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510.54[0.03]城镇登记失业率(%)4<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25[13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370310017.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06223100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308583012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7215016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1.352.210预期性
全省总人口数(万人)2640<27537.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0[21.76]*耕地保有量(万亩)6935693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立方米/万元)9869[3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3.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吨/万元)[13.35]*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
化学需氧量(万吨)二氧化硫(万吨)氨氮(万吨)氮氧化物(万吨)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15.117.1[2]*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2.422.68[0.26]*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242.5295[52.5]*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60]*约束性
注:1、>为达到以上,<为控制在以内,[]内为五年累计数;
2、*约束性指标为国家初步下达数,待国家明确后,进一步确定;
3、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