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汇报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6 11:19:35

  关于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汇报

  ——2013年9月26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请予审议。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关心支持和监督下,全省开发区深入贯彻“工业强省”战略,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截至2012年底,全省35个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以下简称“全省开发区”)建成区面积36.5万亩,累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7亿元,入驻企业8133家,带动就业50.1万人。2012年,全省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8.6亿元,增长18.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909.4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9.2亿元,增长14.6%。总体来看,全省开发区经济规模逐年扩大、增速持续加快,已成为我省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前沿阵地。 (一)综合实力快速增强。2012年,全省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442亿元,增长25.5%,其中,工业总产值过百亿开发区达到10个。实现销售收入4173亿元,增长30.7%,其中,销售收入过千亿开发区2个,过百亿开发区8个。《甘肃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建成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开发区2个、过百亿元开发区8个”的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二)经济贡献稳步提高。2012年,全省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31亿元,增长25.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2.7亿元,增长16.1%;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69.2亿元,增长40.2%。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我省相应指标总量的40.1%、12.1%、34.1%,分别较2011年提高11.2、0.1、0.6个百分点,开发区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三)产业特色逐步显现。经过多年发展,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加工基地;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陇西经济开发区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药材产业基地;平庆地区开发区石油炼化、煤电化产业发展迅速;张掖、武威地区开发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开发区已成为各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2012年,全省开发区入驻企业单位面积投资强度达到87.1万元/亩,较上年提高23.6万元/亩。单位面积工业增加值产出率32.7万元/亩,较上年提高7.4万元/亩。同时,开发区在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措施逐步到位,2012年全省开发区各项环保指标除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增长2%外,其余指标均不同程度下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以往明显提高。(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12年底,全省开发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05家,从业人员8.6万人,建成科技型企业孵化基地176万平方米。2012年,全省开发区研发经费支出总额25.1亿元,增长25.5%;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0.8亿元,增长20.3%。开发区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逐步显现。   (六)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截止2012年底,全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394.1亿元,完成基础设施配套面积占已征用土地面积的92%。各开发区与交通干线的连接线基本打通,区位条件有效改善。同时,各开发区普遍建立了高效、便捷的投资服务体系和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截止2012年底,全省开发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总数达到13个,29个开发区实行项目落地“全程代办制”,极大方便了客商投资和项目建设。二、主要工作(一)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一是2009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开发区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09〕44号),提出了加快开发区发展的具体措施,明确了开发区管理体制及管委会职能权限,规范了开发区设立(扩区)及发展规划的审批管理。二是2012年为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国家支持我省加快发展各类政策意见的重大机遇,印发了《关于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19号),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并对开发区跨越发展目标进行了分年度安排。两个《意见》相互配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开发区建设发展政策保障体系。   (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2009年7月,印发《关于成立甘肃省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甘政办发〔2009〕105号),并在省发改委设省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开发区领导小组”、“省开发区办公室”),负责开展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具体工作。随后,由省开发区领导小组相继制定了《甘肃省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甘开发区领〔2010〕5号)、 《甘肃省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甘开发区领〔2010〕6号)、《甘肃省开发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甘开发区领〔2010〕4号)、《甘肃省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审查审批工作制度》、《甘肃省开发区统计工作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和规范了开发区发展。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自2007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2007年为5000万)作为开发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同时,自2008年起,安排部分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支持开发区建设。截止2012年底,累计安排省开发区专项资金和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6.4亿元。重点扶持了33个开发区184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着力提高开发区筹融资能力。制定《甘肃省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甘财建〔2012〕279号),将省开发区专项资金安排形式从以投资补助为主向以贷款贴息为主转变,支持开发区扩大信贷规模,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开发区建设。省开发区办公室还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签署了《金融合作协议》,初步建立了金融机构与开发区信贷合作机制。   (四)加强规划引导。统筹全省开发区发展,推动建立和完善省、市(州)及开发区三级规划体系。一是印发实施《甘肃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规划》既是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编制相关下位规划的基本依据。二是指导市州政府编制本行政区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统筹辖区内开发区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指导各开发区依据市州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开发区发展规划。截至目前,已批准实施5个市州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6个省级开发区和21个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   (五)推进循环化改造。一是按照《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甘办发〔2012〕8号),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集聚优势,按照国家批准的相关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推进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关键补链项目建设。二是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编制“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实施进度和工作措施,积极推进以减量化为主的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工作。   (六)支持园区升级扩区。一是积极推进开发区升级工作。通过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2010年,金昌、天水2个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银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酒泉、张掖2个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我们又从28个省级开发区中筛选出平凉工业园区、嘉峪关工业园区、陇西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3个园区的升级申请已报送商务部。二是服务开发区增容扩区工作。针对我省开发区发展空间不足的突出矛盾,抢抓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的政策机遇,积极推动开发区合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七)加强考核评价。一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2010年印发《甘肃省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针对我省开发区发展实际,提出四大类13项考核指标。2012年,结合开发区发展新形势,对2010年“办法”修订完善后形成《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调整为14类45项,并增加定量指标权重,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开展开发区年度考核评价工作。自2011年开始,每年组织省开发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全省开发区上年度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工作坚持“以考核评价为手段,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将全面考核与深入调研紧密结合,系统掌握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梳理总结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建议形成《考核报告》,并对年度考核前十名开发区进行表彰奖励。   (八)强化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开发区统计工作制度。制定了《甘肃省开发区统计工作规程》,明确了统计工作责任主体,规范了统计报表审核上报程序。开发启用了开发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统计数据网上实时直报。自2011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发区统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不断加强统计业务能力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开发区宣传工作。通过编发简报、开设网站专栏以及与主流媒体合作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开发区宣传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市州、开发区大力宣传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为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处于“夯实基础、扩张总量、强化特色、创新体制、加快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一是整体发展水平落后。虽然我省开发区发展进步较快,但与周边省份相比,开发区经济规模、发展质量仍处于落后水平。2012年,国家级开发区排名第一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200亿元,是我省35个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的2倍多,邻近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500亿元,也远远超过我省开发区总量。二是各开发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全省开发区除国家级开发区整体投资环境较好、综合实力较强外,其他大部分开发区经济规模小,基础环境差,吸引投资能力弱,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全省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开发区有3个,而低于10亿元的开发区达20个,考核排名前十的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开发区相应指标的80.1%、84.3%、79.2%,其他25个开发区的贡献率仅为五分之一左右。   (二)建设发展资金不足。一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开发区建设发展,但由于我省财政紧张,可投入开发区建设的资金极为有限,国家没有支持开发区建设的专项资金,省上1亿元专项资金贴息也仅能起到引导带动作用。经2012年底统计测算,“十二五”我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需求约为370亿元,2012-2015年均需投资97.2亿元。而2012年全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性投入仅27.1亿元,资金缺口较大。二是融资渠道不畅。我省开发区融资平台数量少、规模小,融资方式单一,主要依赖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等初级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多元化融资能力有限。2012年全省开发区多渠道融资额为37亿元,其中,以信贷方式融资28.4亿元,其他方式融资仅为8.6亿元,远不能满足开发区建设发展资金需求。   (三)发展空间不足和不合理扩张现象并存。一是发展空间不足。我省开发区国家审核公告面积普遍较小,同时部分开发区紧邻城区,承担着城市发展功能,随着近年来产业项目密集落地、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和国家土地政策进一步收紧,开发区原有核准面积已全部开发完,而周边土地随着城市扩张也所剩无几,城市空间拓展与产业发展用地矛盾日益突显。二是扩区面积过大、用地粗放。部分开发区在未编制扩区规划或扩区规划未获批准的情况下,随意圈占土地开发建设,且扩区面积远远超出发展需要和自身建设能力,扩区工作脱离实际。同时,部分开发区急于招商引资,以土地换项目、换资金,土地供给粗放、浪费严重,清理处置和回购难度大。   (四)产业发展层次低、结构雷同。一是产业整体层次偏低。我省开发区正处于起步阶段,以规模扩张为主,发展水平较低。全省开发区中,除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少数几个开发区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外,大部分开发区内高水平、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以建材及化工产业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较大,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量大,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升级。二是产业雷同现象突出。我省大部分开发区主导产业不突出,招商引资“拣到篮子都是菜”,区内产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雷同现象较为突出。如河西许多开发区都将制种、啤酒麦芽等农副产品加工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政策利好,转而大规模上马新能源项目,形成了“家家有光电、户户有风场”的局面。产业趋同,造成各开发区之间恶性竞争,不利于全省开发区的统筹协调和错位联动发展。   (五)体制机制尚待完善。一是管理权限不足。落实开发区管理权限是省政府“44号”和“19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但具体实施中执行效果不理想,尤其是省级开发区的审批和财政管理权限,几乎无一落实,开发区在与地方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具体事务时难度较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一站式办事,全方位服务”等服务承诺大打折扣。例如,按目前的项目审批程序,建设、环保、土地等各部门手续全部办完,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严重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二是财政留成有限。除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实行政区合一管理模式的开发区外,多数省级开发区不具备独立财政职能,各类税收直接上缴当地政府,开发区内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等需要经过论证、报预算、待批、资金划拨等繁琐程序,严重制约了开发区开发建设和招商的自主性。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后几年是推进我省开发区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重点和总体要求,针对开发区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全省开发区加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政策支撑。一是开展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条例立法工作,争取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条例列入省人大2014年立法调研计划,配合省人大做好立法调研、论证等前期工作,推动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条例早日颁布实施,为开发区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筹备成立全省开发区协会,搭建政府、开发区、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推进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开展对外经贸合作,促进全省开发区提高发展水平。   (二)加强规划管理。一是继续加大指导和督促力度,加快兰州等市州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和审批实施。指导开发区依据市州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快各自发展规划的修编报批工作。完成合作高原生态工业集中区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实现全省每个市州规划建设一个以上开发区的目标。二是进一步强化规划实施管理。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地严格按批准的规划组织实施开发区建设,切实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以强化规划实施为抓手,推动形成定位合理、功能有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全省开发区发展格局。   (三)着力提高基础设施筹融资能力。一是充分发挥省开发区贴息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推进省开发区办公室与国开行金融合作协议的实施,继续通过开展项目对接等形式,搭建开发区与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扩大银行信贷资金使用规模。二是引导和帮助各地加快开发区融资平台建设,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和争取银行信贷资金的同时,积极通过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扩大筹融资规模,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开发区跨越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指导各开发区做好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谋划储备工作,围绕园区产业定位找准承接点,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实现精确招商。二是帮助各开发区发挥区内龙头骨干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以商招商,积极与所在行业领军企业进行项目对接,瞄准招商目标和承接对象,努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   (五)促进产业集聚和土地集约利用。一是指导和协调各开发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以区内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核心,吸引关联产业和生产要素向开发区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体系,杜绝粗放式供地,不断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效益,提升土地市场化开发经营水平。   (六)落实职能权限,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一是促进各地方政府全面落实开发区管理职能和审批权限,放心、放手、放权让开发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增强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二是指导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出台针对性强、含金量高、便于操作的地方性优惠政策,支持开发区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提升开发区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七)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推动开发区升级和提档进位。一是全力支持7个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壮大,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国家级开发区在短期内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水平,推动其在“国家队”中提档进位,发挥先行示范作用。二是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汇报衔接,争取国家尽快批准平凉、嘉峪关、陇西3个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八)强化考核评价。坚持把考核评价作为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开发区跨越发展年度目标安排,加强对开发区的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有效调动开发区跨越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九)加强基础工作。定期组织开发区统计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优化全省开发区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开发区统计制度建设。继续做好开发区宣传工作,加强与各级各类新闻媒介的宣传联络工作,不断拓宽宣传渠道、拓展宣传方式。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