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草原生态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25 15:08:05

  ——2010年7月26日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工作要点,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洛桑灵智多杰为组长的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在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农民增收、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草原生态建设等8项调研的同时,先后赴天水市、定西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酒泉市、张掖市的8个县(市、区)24个点,采取实地察看、走访农牧户、座谈讨论、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对草原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省草原生态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草原生态现状和特征

  1.天然草原。我省是全国六大草原牧区省份之一,共有天然草原2.67亿亩(相当于全省人均拥有约10亩),占全国天然草原面积的4.5%,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4%,是全省耕地的4.5倍、林地的3.1倍,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省境北部的沙漠沿线一带,为省内最大土地资源类型和生态系统。全省天然草原类型较多,在全国18个草原类型中甘肃就有15类,是全国主要草原类型的缩影。

  2.人工种草。我省是全国种草大省之一,人工种草每年稳定在500万亩左右。截止2009年底,全省人工种草留床面积1782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留床面积878万亩,占全国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优良高产牧草品种比例不断增加,种植面积向优势区域集中,种草与养畜结合日益紧密,规模种草基地面积达到158万亩,牧草种子基地面积达到23.5万亩。

  3.草产业。我省是全国草产业发展起步较早的省份,草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优势。长期以来,由于充分发挥草业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在草原分类、草原改良与利用、牧草育种与栽培、草原鼠虫害防治、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为草原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截至2009年底,全省有草产品加工企业55家,草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53万吨。在定西、庆阳等地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牧草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甘南州积极推进农牧互补,实行退粮还草,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种草基地和牛羊育肥基地,草产业有了新的进展。

  4.畜产品。我省天然草原集中分布地区也是草原牧区传统畜牧业生产基地。全省8个牧区县牧民人均纯收入中65%以上来自牧业,占全省人口15.25%的20个牧区县和半农半牧县,为全省提供了33.08%的牛羊肉、45.2%的牛羊毛、32.83%的牛羊奶。在所有畜产品产量中,草原承载达到30%以上。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草原生态功能。甘南高原素有“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的美誉,境内有大面积的湿地、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有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分布,水域面积达470万平方公里。黄河在甘南境内流经433公里,玛曲县境内草场、大小湖泊和沼泽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总补水量达到108.1亿立方米,分别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黄河年径流量的18.6%。正是由于甘南高原的水源补给,才使黄河润泽、富裕了中国北方11个省、市。

  祁连山的森林和草原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由祁连山雨雪冰川融汇而成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党河纵横分布在河西走廊,使这里成为西部旱区得天独厚的绿洲群,成功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汇合的势头。石羊河是不使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保障,疏勒河、党河流域对保护敦煌文化遗产起着至关重要的生态作用,而黑河调水更是给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广袤的草原带去了生机。祁连山涵养水源为促进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北部沙漠沿线一带的荒漠和半荒漠草原,处于中国西北部温带干旱荒漠的东南部边缘,是保护河西走廊乃至全省脆弱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发挥着保护绿洲、维护生态平衡、阻止沙漠扩展、控制土地荒漠化、减少沙尘暴危害、抑制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

  (二)草原生态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监理和防火体系建设等一批草原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草原生态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改善。

  1.草原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依法保护草原力度得到加强。2006年12月,省人大常委会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通过了《甘肃省草原条例》,于2007年3月1日起施行。省政府于今年5月1日正式出台了《甘肃省草原防火办法》。民族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管理办法》、《天祝藏族自治县草原管理条例》等2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明确规范了草原的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利用。全省成立省、市、县三级草原监理机构62个,有草原执法人员7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三级草原监理网络。近两年来,全省加大草原执法力度,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1500多起,对促进我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草原经营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草原承包经营不断推进。全省积极推进草原经营体制改革,不断规范了草原牧区的草场承包经营工作。截至目前,共落实草原承包1.8亿亩,占全省草原面积的68.3%,从而进一步明晰了草原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落实了牧民经营使用草原的责、权、利,为保护建设草原、恢复草原生态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3.草原建设投资稳步增加,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2000年至2009年,累计投资2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6.8亿元、地方投资6.2亿元。实施了1个省级草原防火指挥中心建设项目,3个市(州)实施了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20个县(场)实施了牧区开发示范工程,22个县实施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13个县实施了草原防火站、防火点建设项目,27个县(市、区、场)实施了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17个县(市)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项目。草原牧区薄弱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累计建设草原围栏8600多万亩,改良草原6100多万亩,治理“三化”(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近9200万亩、黑土滩160万亩,建成防火储备库1800平方米、牲畜暖棚圈舍260万平方米、人畜饮水点10万多处。

  4.退牧还草工程项目进展顺利,草原生产能力得到提高。2003年以来,甘肃省连续7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目前共完成退牧还草围栏建设任务6770万亩,补播改良草场1080万亩。累计完成投资15.8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2.49亿元,地方投资和农牧民个人投资(含投工、投劳)3.36亿元。下达兑付饲料粮补助资金4.45亿元。由于各项工作措施到位,项目区草原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缓解,草原植被开始恢复。甘南项目区围栏封育后优良牧草密度增大,平均高度增加21%,植被盖度恢复到96.8%。青藏高原项目区禁牧草场的生产量每亩比项目区外提高117公斤,休牧草原提高68公斤。

  5.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牧区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各地认真落实退牧还草工程饲料粮补助政策,采取以供应饲草料、修建舍饲棚圈、建设人工饲草基地、改良畜种和引进良种畜等形式,将补助用于发展生产,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截止目前,各项目县将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实施与牧民定居有机结合起来,利用饲料粮补助资金修建牲畜棚圈6500多座、建设饲草料基地50多万亩,建设牧民定居点8600多处,推动了牧区新农村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社会和谐。

  二、草原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草原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

  草原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承担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没有草原植被,就没有了生态屏障,国家的生态安全也就难以保障。长期以来,在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下,草原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十年来,国家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资金约10000亿元,草原累计投入约240亿元,仅占2.4%,这与草原在我国生态屏障中的重要作用,在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基础地位,以及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极不相称。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2009年,中央财政在种植业方面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总计为3257亿元,给牧区牧民的收入性补贴总计只有54亿元,5年间农民人均获得补贴500元,牧民为326元,农民是牧民的1.53倍;耕地补贴187元/亩,草原只有0.9元/亩,耕地是草原的207倍。由于认识上的差距和投入上的欠缺,使得制约草原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草原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困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势头未得到根本遏制

  我省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草原生态极易破坏,恢复难度大。虽然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局部治理区草原生态退化趋势减缓,但整体建设速度明显低于退化速度。加之气候持续干旱和草原超载过牧未得到有效控制,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遏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草原退化严重。目前,全省91%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近150万亩的速度扩大,其中,一般退化面积3195万亩,中度退化面积13250万亩,重度退化面积7950万亩。与30年前相比,草层高度下降50%以上,植被盖度由65%—95%降到25%—60%。草原载畜能力下降了50%—70%。2009年甘南天然草原亩均产草量为310公斤,比1980年的384公斤下降了74公斤,1980年1个羊单位牲畜所需草原为6.1亩,2009年需草原达7.7亩。

  二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草原退化使大量的动植物消失。在植物群落结构中,下繁草增加,上繁草减少。与30年前相比,优质牧草由75%下降到40%左右,毒杂草由15-20%上升到55%;生物多样性也由29.1种/平方米下降到22种/平方米,个别地方下降到8.7种/平方米。草原退化直接导致草地上的动物区系种群陷入危机;有益昆虫和鼠虫害的天敌减少,鼠虫害泛滥。每年鼠虫害发生面积达1亿多亩,占全省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的近一半,而且呈逐年加剧趋势,每年损失牧草12亿公斤左右,相当于70万个羊单位牲畜一年的采食量。甘南草原每年因鼠害损失的牧草就达4.8亿公斤,约等于23万个羊单位一年的食草量或160万亩天然草原的生产量。

  三是水资源锐减。草原退化使草地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弱,境内河流径流量减少,小溪断流,地下水位下降,干旱缺水草原增加。甘南州草原“黑土滩”化(草原在极度退化和鼠害后,草皮被破坏,形成大面积的次生裸地或岛状裸地,草原斑秃化。因暴露的土壤呈黑色,故俗称为“黑土滩”)严重。2009年,全州“黑土滩”草原总面积达400万亩,不但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造成境内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15%左右,直接导致黄河水量减少和泥沙量增大。

  四是水土流失加剧。草原水土流失已成为江河泥沙的重要来源,作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三大高原的交汇区,我省境内草原不仅是阻挡西部沙漠挺进东部的主要屏障区,也是黄土高原泥沙流入黄河的重灾区。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超过5亿吨,占黄河流域年输沙总量的三分之一。由于草地的渗水能力和蓄水能力降低,地表径流加剧,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扬沙天气频繁。近20年来,每年进入3月以后,河西地区沙尘天气频发,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五是荒漠化、沙化、盐渍化加快。我省境内有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及大面积的荒漠区域,大部分集中在河西走廊。近几年,荒漠化正在由轻、中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发展,境内已形成的荒漠土地面积达14.2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1.8%。在河西的荒漠化土地中,草原荒漠化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有近7000万亩的草原已经或正在成为荒漠化、半荒漠化,其中80%的荒漠草原又面临沙漠化威胁。在降雨量高达600毫米、本属于草甸型植被的玛曲县黄河沿岸,有220公里80多万亩草原严重沙化,沙丘遍布。建国后的50多年中,被流沙掩埋和因沙漠化而弃耕的土地接近200万亩;草原盐渍化面积达235万亩。据有关专家测算,民勤、瓜州、敦煌等地的沙丘,现在仍以每年10米以上的速度蚕食绿洲农业,周边草原的沙漠化进程不断加剧。

  (三)草原保护和开发欠账较多

  1.草原牧区基础建设欠账较多。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财政困难,每年用于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很少。据测算,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草原保护建设的投资平均每亩每年不足2分钱;第二个十年,每亩每年投资不足5分钱;近十年,虽然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实施了一批草原保护建设项目,但总体投资水平仍然很低,生产加工、畜种改良、防灾保畜、动物防检疫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靠天养畜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严重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和牧民增收。

  2.草原建设项目内容单一。目前,草原保护建设最大的项目就是退牧还草工程,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围栏建设和补播改良,但没有禁牧、休牧应该配套的棚圈和饲草料基地等生产性投入,使得禁牧、休牧制度难以落实,影响了退牧还草成效的发挥。另外,涉及草原建设的生态监测、设施管护、后续产业培育等补偿机制尚不完善,综合效益难以体现。

  3.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草产业开发投入少。我省有一半草原插花分布在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农牧结合特征明显。但由于草产业开发投入不足,半农半牧区人工草原建设和草产品加工滞后,纯牧区得不到外部饲草资源的支持,草原压力难以缓解,制约了全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四)经济社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关系不协调

  1.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草原畜牧业仍以靠天养畜为主,养畜暖棚、饲草料基地、牧区水利等草原畜牧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休牧、轮牧、舍饲圈养等科学的生产方式应用不足,分散、落后、低效的放牧生产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牧民收入增长缓慢,草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草原生态问题严峻,需要保护和建设;另一方面是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能、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牧民增加收入主要依靠增加牲畜饲养数量,没有摆脱“人口增长—牲畜扩增—草原退化—效益低下—牧民增收难”的恶性循环。目前,全省草原牧区超载过牧48%,最高达到120%。酒泉市的肃北、阿克塞一带,许多牧民将羊群和自家承包的草原转包给外来农民工,形成了牧主雇用牧户放牧的生产方式,而牧户为了自己经济效益最大化,无限扩繁,导致草原载畜量过大,加剧了草原退化。

  2.移民开发对草原生态的影响逐步显现。河西地区的移民工程,造成草原被大量开垦,大量截流地表用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原有的地表土层、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加剧了土地盐碱化、沙化、荒漠化。近30年来,随着“两西”项目、疏勒河流域开发和引洮库区移民安置等工程的相继实施,大量迁入移民开垦草原作为耕地,给疏勒河流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土地和水资源压力,草原植被严重破坏,天然草原面积减少,扬沙天气和沙尘暴增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3.工程建设对草原生态造成了破坏。近年来,西气东输、西油东输、国家电网、风电场、公路、铁路等一大批国家及地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在我省境内实施,规划部门和施工单位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后期植被恢复工作不到位。一些地方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草原生态保护,违反法定程序批准征占用草原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地方依法承包使用的草原被当地政府划为“公益林”和“宜林地”,发放林权证,出现开垦草原或毁草种树的违法行为。这都不同程度地加剧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4.山丹马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形势严峻。山丹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毗邻甘青两省的三地六县,地处汉、藏、裕固等多民族交汇区,总面积2192平方公里(约329万亩),其中,草原面积184.98万亩,占56.2%;耕地面积63万亩,占19.1%;林地面积80万亩,占24.3%。总人口17794人。山丹马场所处的大马营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养马基地,是我省沿祁连山北麓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2001年山丹马场移交中牧集团后,生产经营由牧养军马逐渐转向主要依靠种植,目前种植业已经成为山丹马场的支柱产业,2009年其种植业产值比重约占总产值的67.8%,牧业产值比重仅占总产值的8.8%。由于过度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破坏了草原良好的植被,严重影响了祁连山浅山区水源涵养的功能,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大幅度减少,加剧了金昌、张掖、武威等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另外,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在国家近几年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的良好时机中,马场难以纳入当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序列,未能充分争取和享受到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致使马场基础设施、草原建设、生态保护滞后。

  (五)退牧还草工程实施难度加大

  近年来,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为强化我省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牧区生产方式转变、遏制草原生态持续恶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是深受广大草原牧区群众欢迎的惠民工程。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实施的难度随之加大,主要表现为:

  1.配套资金落实难。我省许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地方财政困难,无力承担配套资金,项目区农牧民群众大多以投工、投劳的方式参与工程建设。由于配套资金落实难,一方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困难多,另一方面后续产业配套建设的任务加重,影响了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例如,2003年至2007年应配套资金33634万元,实际落实配套资金24147万元(其中大多是以牧民投工投劳的形式折算),占计划的71.8%。

  2.工作经费到位难。退牧还草工程管理的环节很多,包括方案制定、作业设计、GPS数据库、招投标、检查验收、兑现政策、工程监理、培训、后续产业开发、效益监测、档案资料管理等,工作量大而繁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于工作经费筹措难度大,给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3.管护资金筹措难。随着近几年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范围的扩大,需要加强工程建后管护,由于管护资金难以筹措,各项目区破坏、偷盗围栏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工程建设成果的巩固。

  4.工程建设成本高。我省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区地形复杂,许多地方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围栏材料运输和工程施工成本很高。由于国家补助标准偏低,项目区大量的二次运输和部分安装施工都由农牧民自行负担,加大了农牧民的经济负担,影响了项目实施。

  三、加快草原生态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全社会对草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中重要作用、地位的认识

  我省草原分布区不仅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长江、黄河和许多内陆河的发源地,更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重要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草原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当前草原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国家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相关责任制,从严从实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时,建议省上和国家把草原放在与森林和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设定草原保护的“红线”,划定重点保护的草原区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草原保护的关系,提高全社会对草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重要作用、地位的认识,努力形成全社会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良好氛围。

  (二)继续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生态安全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该工程建设在我省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巩固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建议省政府向国家争取以下三方面支持:

  一是扩大工程实施范围和面积,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将工程实施范围扩大到我省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草原生态脆弱地区。增加划区轮牧、人工草地、舍饲棚圈、灌溉草场、人畜饮水点、围栏建后管护及科技支撑工程、草原监理监测能力体系建设等内容。将围栏的投资标准由目前的青藏高原区25元/亩、西部荒漠区20元/亩提高到30元/亩;将补播改良的投资标准由10元/亩提高到30元/亩。

  二是提高饲料粮补助标准,延长补助年限,落实有关政策。退牧还草能否“退得下、还得上、留得住”,关键在饲料粮补助。没有饲料粮,牲畜就要到草地吃草,牧民就有可能开垦草地种粮。现行0.45元/斤的饲料粮补助标准不及市场饲料粮现行价的一半,很难调动牧民的积极性,而且补助现金有可能出现挪作他用的情况和问题,导致退牧还草难以落实。建议将补钱变为补粮(现行政策是可以补粮也可以折合现金补钱),并将饲料粮补助年限延长一个周期,即青藏高原区延长至20年,其他地区延长至10年。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补助标准和年限。这样既解决了牲畜饲料问题,又部分解决了牧民的口粮问题,更有利于退牧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是取消地方配套。退牧还草工程属于公益性生态项目,由于我省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筹能力有限,应当建议国家取消地方配套,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和牧民经济负担。

  (三)建立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确定草原生态补偿的具体内容、标准、主体、对象和方式,制定出台种草补贴、牧草良种补贴、禁牧休牧补贴等补偿政策。同时,加大对草原生态功能地区转移支付和投资支持力度,改进转移支付办法。将生态建设项目与生产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同步发展,合理制定迁出核心区游牧民及缓冲区退牧还草农牧民的生活补助标准,按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域进行分类补助。

  (四)积极争取建设祁连山生态补偿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祁连山生态补偿试验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此,建议省政府牢牢抓住国家进一步支持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西部大开发下一个十年新战略规划等重要机遇,争取更加有效的草原生态保护性政策和项目。针对目前祁连山生态环境的严峻状况,统筹协调河西走廊的五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嘉峪关市)向国家争取建设祁连山生态补偿试验区,把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祁连山生态补偿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启动对祁连山水源涵养区草原生态保护治理的可行性论证,尽快向国家申请项目支持。

  (五)实施山丹马场整体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工程

  山丹马场是祁连山北麓生态保护核心区域,恢复天然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山丹马场及其周边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为此,建议省政府出面尽早向国家反映,并积极与中牧集团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协调解决山丹马场管理体制不顺、生态保护和建设滞后等问题。要从大局出发,加大对山丹马场的项目支持力度,帮助山丹马场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要实施山丹马场整体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工程,开展生态移民,恢复草原生态环境。要培育和发展高原优质品种马,加快旅游产业开发,这样既可解决马场职工生存问题,又能使山丹马场所在的大马营草原成为生态优良、风景优美的草原,恢复河西走廊水源涵养和重要生态屏障的作用。

  (六)对有争议的草原面积进行勘查核实

  目前,国家认可的我省草原面积是上世纪80年代全国草原资源调查时确定的,受当时普查条件、规定标准的限制,我省许多地方草原统计面积与实际面积存在差距,有的地方差距很大。例如,酒泉市瓜州县草原管理部门近年来对各类草地资源进行了实地勘查测量,测得草原实际面积为3111.4万亩,而国家认可的瓜州县草原面积只有496万亩,与实地勘查面积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是普查时仅涵盖了草甸草原和少部分荒漠半荒漠草原面积,绝大多数荒漠半荒漠草原未得到调查统计。由于大面积的草原没有被认可,也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给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很多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草原面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准确掌握草原资源的最新情况是建设保护草原的基础,也是制定政策的依据。为此,建议省政府部署对全省草原资源进行一次重新调查统计,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勘查核实,摸清草原资源的家底,为合理地保护、建设和利用草原提供准确依据。

  (七)帮助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一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利用项目建设的资金、政策、科技和管理措施,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由数量型畜牧业逐步转向质量型畜牧业,从放牧为主逐步转向舍饲为主。鼓励牧民从事畜产品加工、经商等其它产业,转变单纯依靠牧业的收入格局,有效解决超载、超牧问题。通过发挥草原的景观功能,拓展草原的效益层次,拓宽牧民的就业和收入渠道等方式,有效巩固草原生态建设的成果。

  二是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加快牧区牲畜棚圈、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牛羊育肥基地、专业养殖小区建设,培育扶持种草、养殖等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圈窝地种草、半人工草地建设和舍饲圈养;农区及半农半牧区大力发展高产人工饲草地建设,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开展异地种草、易地育肥,减轻天然草原载畜压力;调整畜群结构,加快牲畜出栏周转,提高养殖效益。

  三是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加大对牧区人口转移和劳动力就业的支持力度,减轻牧区人口压力。进一步扶持牧民定居工程,完善牧区道路、吃水、上学、医疗、购物和文化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牧区,让牧民群众与农区一样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