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措施落实情况的专项工作汇报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0-02-25 15:01:15
——2009年11月25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赵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措施的落实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省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这一主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10月,我省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更加稳固,积极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工业经济生产增速继续加快,投资强劲增长,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缓慢回落。具体表现在:
工业回升速度加快,经济效益继续提高。1—10月份,全省工业经济延续了三季度回升向好的势头,回升速度进一步加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3.4亿元,同比增长8%,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5亿元,增长22.5%,增速创年内新高。有色、电力、冶金、石化、装备制造业等重点支柱产业增速加快,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9.2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2%。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1.5亿元,同比增长1.2倍,增幅比上半年提高87.3个百分点,效益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影响。
投资增速高位运行,全年目标提前实现。随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进入施工高峰,全省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全年投资目标提前实现。1—10月,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06.4亿元,同比增长45.9%,完成量超过年计划23.4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4亿元,增长39.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亿元,增长51.6%。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大幅提高,截止10月底,全省投资5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共652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120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151亿元,同比提高97%。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金融运行相对平稳。1—10月,全省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8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2%,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23亿元,增长15.9%,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0.1个百分点。其中,非税收入增长35.64%,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52.64个百分点,是影响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全省完成一般预算支出83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交通运输、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等支出增长较快。10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759.2亿元,增长28.9%;各项贷款余额为3444.3亿元,增长23.7%。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价格保持低位上涨。1—10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9.8亿元,同比增长18.8%。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六升二降”,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六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衣着类、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有小幅下降。
二、我省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和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抓机遇、抢时间,把扩大投资同引导消费结合起来,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工作,积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增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努力扭转经济下滑趋势。
一是着力扩大消费,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旅游、信息、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和我省出台的“搞活流通、扩大消费”45条具体措施,积极引导旅游、购车、家装、休闲及日常消费,促进假日消费。全省汽车销售增长68.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21.5万平方米,增长26.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落实农民购置农机具、农用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补贴政策,积极实施“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工程”,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农村消费市场不断拓展,县、县以下零售额增长明显高于全省水平。
二是加大农业投入,农村经济平稳运行。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落实粮食直补2.6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1亿元,良种补贴2.8亿元,对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实行了良种补贴全覆盖。在遭受严重干旱、病虫等灾害的情况下,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4110万亩,比上年增长2.1%;全年粮食总产将首次突破900万吨大关,达904万吨,增长1.7%,创历史最高水平。旱作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692万亩,新增403万亩,增产粮食15亿斤。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蔬菜、水果、中药材、杂交玉米等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540万亩,同比增加40万亩。争取2009年度扩大内需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38亿元,主要用于农村饮水安全、江河治理、农村户用沼气、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网完善工程和农村公路等。加快实施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拓宽返乡人员就业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50元,同比增长15.3%。
三是支持工业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全省工业稳定发展的意见,制定实施了支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16条政策。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按照“一厂一策,一品一计”的思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制订应对挑战、促进发展的方案,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积极做好银企、银政合作,协调银行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全面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和农村金融机构准入试点,组织银行和担保公司与250多个企业签订贷款合同和协议,总额达1371.5亿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组织编制了全省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装备制造、轻纺、电子信息等五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强与中央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白银公司与中信集团的战略重组,引进华能集团公司开发建设陇东能源基地。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兰州石化550万吨常减压装置、酒钢150万吨碳钢冷轧项目、金川公司20万吨离子膜烧碱工程、庆阳石化300万吨异地搬迁改造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成功举办了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甘肃·香港合作推介系列活动,赴港签约项目达20项,总金额250.14亿元,涉及我省风电、装备制造等优先发展产业和矿产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等项目。
四是加大工作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及时制定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职工开展轮岗、转岗培训;加强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积极落实培训经费补贴。出台了《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扶持纯农(牧)户中零就业家庭的4000多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就业,选拔50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选拔5000名普通高校医疗卫生专业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招录2100余名公务员,重点是选拔经过基层锻炼的高校毕业生。通过扩大内需项目的启动建设,有效带动我省劳动力就业,目前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中已有13.5万人就业,其中我省本地员工约8万人,占到60%左右。
五是采取多种措施,扭转外贸下滑趋势。积极争取国家对铜、镍产品的加工贸易和进口贴息等政策支持,帮助金川公司等资源性龙头企业应对挑战、发展生产;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着力培育农产品、机电、高新产品等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积极用好区域外经贸发展资金,加大对促进进出口稳定发展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努力扭转我省对外贸易下滑势头。目前全省进出口贸易稍有好转,降幅有所收窄,但形势依然严峻。1—10月,全省完成进出口总值27.2亿美元,同比下降49.4%。其中,出口总值5.4亿美元,下降60.9%;进口总值21.8亿美元,下降45.4%。
六是合理运用调控手段,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要求,全面启动临时价格干预、应急价格监测、市场价格监管等政策措施,加强了重要商品价格调控监管和市场价格总水平的预警分析。建立煤电、油运等价格联动机制,实现了除农业生产外各类用电城乡同网同价,降低了部分县农用电价格,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约4.8亿元。向国家争取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1.8亿元,支持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出台了丰枯电价政策,每月减少重点工业企业电费支出约8850万元,有力支持了一批传统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积极清理整顿各种乱收费,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强化民生价格监管,通过涉农涉企收费整顿,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开展了以粮、油、肉、奶为重点的市场价格以及涉农、涉企、教育、医药等价费专项检查,累计减轻医药费负担4.39亿元。
七是积极衔接争取,落实国家扶持政策。今年以来,我省积极配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先后完成了加快甘肃发展政策研究和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调研任务,为出台相关政策做好准备。6月中旬,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带队,组织34个部委分成12个调研组,到我省14个市州、63个县(市、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我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共同起草《关于促进甘肃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目前正积极争取国务院出台正式意见。同时,我省完成了《甘肃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组,先期启动了长江上游(白龙江流域)甘南段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整治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过四年多工作,今年6月国家正式印发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省上制定了《甘肃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经过专家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将尽快上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三、全力做好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工作
(一)抢抓政策扶持机遇,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措施
国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以来,我省精心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开展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工作,及时成立“甘肃省扩大内需协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扩大内需项目工作。为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项目中简化审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扩大内需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项目的审批程序进行了合理简化,推行限时办结制,项目审批、环境评价、土地预审、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时限明显缩短,为组织实施好扩大内需政策提供了制度保障。省直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努力推行重大项目“互保共建”措施,加快审批进度,做好项目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前期工作,确保重点建设项目任务的顺利实施。经过努力争取,国家前四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共下达我省项目投资计划316.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34.9亿元,同时为了弥补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和扩大内需的需要,成功发行100亿元中期票据,并从中央代发2000亿地方国债中争取到65亿元的代发额度,重点用于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工程和结构调整等项目建设。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针对今年项目建设工作量大、时间紧的特殊情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转下投资计划,加快下划预算和拨付中央资金,按照中央扩大内需项目三个“百分之百”要求,全力以赴推进中央投资项目施工进度,总体进展顺利。国家已安排到具体项目的投资计划,按照“随到随下”原则,一般在3—5个工作日办结;对于国家已确定建设任务和补助标准后打捆下达的投资计划,省直相关部门抓紧分解落实,一般在10个工作日内转下到具体项目。截至9月底,我省前四批4889个扩大内需项目已累计开工4181项,开工率为85.5%,其中已建成项目1436项。已累计到位资金265.4亿元,占下达计划的83.9%;累计完成投资238.3亿元,占下达计划的75.3%。从资金来源看,中央投资到位129.3亿元,占计划的95.8%;各类地方配套资金到位136.1亿元,占配套资金计划的75%。
(三)改善发展基础条件,交通能源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今年以来,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交通建设领域,先后落实地方国债、中期票据27.5亿元,用于重大铁路项目资本金投入。兰渝铁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进展顺利,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开工建设,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枢纽、包兰铁路银川至兰州扩能改造、兰州至临夏至合作、敦煌至格尔木铁路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筹集各类资金2.1亿元用于民航重大项目建设,嘉峪关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已完成航站楼主体钢结构,兰州中川、庆阳、敦煌机场改扩建工程可研、环评编制等工作正同步开展。在能源建设领域,完善了电力、煤炭、天然气、新能源等能源发展规划,永昌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建成投产,黄河河口水电站已开工建设,黄河乌金峡水电站已全部投产发电,继续实施全省城乡电网完善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今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820万千瓦。与此同时,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和新疆煤炭的条件,推进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开发,酒泉风电基地750千伏配套电网工程、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已先期开工建设,瓜州30万千瓦风电本地化示范项目、酒泉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陇东南煤电基地前期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
(四)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
我省抓住国家重视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社会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开展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国家共安排我省扩大内需专项资金26.3亿元,包括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7.8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中医院建设等11.2亿元;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四期2.2亿元;乡镇综合文化站、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4.1亿元等。为加快扩大内需项目建设进度,切实管好、用好新增投资,加强了社会事业投资项目的实施管理,在建项目的建设内容、进度、质量、资金到位情况等实行月报,并对部分进度缓慢项目进行抽查和通报,有效地督促了各单位加快建设施工。
(五)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基本完成阶段任务
按照今年年初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恢复重建任务”的目标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省灾后重建前方协调督查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省内对口援建工作力度,省政府与相关市州、省直部门及有对口援建任务的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靠实责任,举全省之力加快灾后重建任务。目前,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开展,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村灾民住房重建维修绝大部分已完成,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正在抓紧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和生态修复等项目有序展开,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稳步实施,市场服务体系基本恢复。截止9月底,灾后恢复重建已落实各类重建资金406.7亿元。纳入规划落实重建资金的9685个项目已开工5235个,占规划项目数的54.1%。全省农村居民30.2万重建户中,开工29.72万户,占总户数98.24%;已竣工27.23万户,占总户数的90.01%。农村居民39.46万维修户中,已完成39.38万户,占总户数的99.45%。在今年入冬前,农村受灾群众可全部入住新房;基层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重建工作,可在今年底前全部完成。
总体来看,随着国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落实和我省各项应对措施的逐步显效,我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业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尽管我省工业经济回升势头明显,但运行环境、产品价格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低位运行,10月份我省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5%,连续6个月保持上涨后首次下降,且价格不断波动,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导致企业“增产少增收、增收不增利”。二是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三是投资任务重,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对资金的需求压力很大。四是灾后重建方面还存在一定资金缺口、部分重建项目建设进度相对较慢、调整到一般受灾县的49.3亿元中央重建基金难以拨付等问题。目前,我省经济仍处于向上爬坡的关键时期,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今后一段时期,我省要按照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继续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按照“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围绕“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保持工业经济回暖和投资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细化措施、抓好落实,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即定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