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17 15:36:18
——2009年9月24日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部分中央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的安排和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和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了以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为组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德祥、副主任委员田鸿章为副组长的调研组。在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配合下,并邀请3名省人大代表参加,对中央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在我省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7月2日至7日,陪同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听取了省政府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我省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中央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先后深入到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等市的部分县(区),现场考察、召开座谈会,了解投资项目的资金到位、管理使用、基本建设、工程进度、配套政策、投资效果等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经过细致而深入的调研,调研组认为,新增中央投资资金在我省到位比较及时,项目进展顺利,各级领导对落实中央新增投资项目重视,建立了一套建设责任明晰、招投标比较规范的管理机制。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基本能够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对于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内需,促进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中央资金到位及时,项目开工率高
教育方面,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第一季度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232个,其中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191个,特教工程10个,中职项目31个,中央共投资52744万元,地方配套14119万元。截止6月底,2008年底批复的68个新增中央投资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已全部开工,占批复项目的100%(已完工项目4个),2009年已批复的新增中央投资123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111个,占批复项目的90.24%(已完工项目8个)。已批复的10个特教项目中,在建项目7个,已完工项目1个。
卫生方面,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第一、二季度,我省共争取到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738个,其中地市级中医院2个,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37个,乡镇卫生院39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村卫生室260个,县妇幼保健院10个,中央共投资89090万元,地方配套22180万元。截止今年6月底,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二季度计划项目中央资金已全部到位,开工率分别为100%和97%。
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2008年底争取到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63个,中央共投资4930万元,地方配套1620万元,用于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设。截止6月底,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建设比例达到了100%,其中22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投入使用。
(二)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中央新增计划项目高度重视,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种工作机制,从项目的筛选、组织申报到项目的实施和监管都明确、细化了工作责任,确保任务落实到单位、人员。省政府成立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专家组,同时在省教育厅设立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办公室,各市(州)、县(市、区)也都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配备了人员,教育厅还建立了项目管理“二三一”工作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省卫生厅将贯彻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作为全省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又一历史机遇,建立了由规划财务处牵头,各业务处室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按期完成项目申报编制工作,并做好储备项目规划。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还成立了省、市、县三级落实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责任书》,启动了项目建设工程周报制度,定期通报项目工程进度和出现的问题。各部门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加强监管,保障投资项目施工进度
各级财政部门设立资金专户,根据工程进度实行报账制,做到专户储存,专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保证了项目资金的按时足额拨付,没有发现克扣、挤占、截留、挪用现象。省卫生厅与省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计划安排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09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前期工作和实施管理工作的通知》,并联合召开了扩大内需项目工作座谈会,对扩大内需项目提出了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完成设备招标采购,加快卫生项目实施进度,加强对扩大内需项目的监督、考核,落实项目投资计划和建设资金的明确要求。
(四)项目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此次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在我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省各级政府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改善办学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快了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了学校布局,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质量效益,促进了县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完成项目建设的单位,教育、医疗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同时,也增强了政府和社会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积极性。
中央扩大投资的政策在我省得到了切实执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地方配套资金难解决、前期费用过高、配套工程无着落、部门协调配合不够、项目管理有待加强等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
调研中发现,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在需要配套的工程项目实施中,配套责任不明确、配套资金难解决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市州在要求地方配套的项目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配套资金不落实的问题,最后将配套责任落在项目建设单位。而各项目建设单位主要采取向银行贷款、施工单位垫资及自筹等办法筹措配套资金,致使许多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完成后,背上新的债务。
(二)工程建设前期费用过高
根据当前实际和项目所在地反映,工程开工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初步设计方案评审、环境影响报告评审、水电配套及城市建设配套费用过多。工程建设前置程序环节相对较多,导致办理各种手续时间较长,建设项目费用增加,给项目建设单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
(三)配套工程建设不足
现已开工的工程项目一般都是主体工程,没有包括配套设施。教育方面的资金主要用于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建设,卫生方面的资金主要用于医疗机构的门诊楼、住院楼建设。医院医务人员和学校教职工住房、学生食堂、澡堂、厕所等辅助设施及主体工程项目楼内设施、设备没有纳入投资建设范围,影响了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
(四)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
项目的计划、申报工作通常由教育、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上报,项目批准以后的计划、资金又由发改委和财政部门下达,缺乏与教育、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横向沟通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主管部门的积极性。有的地方发改委与财政部门将项目计划、资金只向下级相应部门下达,不抄送、不通报同级业务主管部门,不利于对项目实施的协调和有效管理。
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组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切实解决配套资金问题
各级政府应当承担起统筹解决配套资金的责任,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合理确定投资计划和资金配套责任,原则上不得将配套责任下推到项目单位,不能使项目单位产生新的债务。进一步明确并严格要求各级政府确保地方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中央投资项目,特别是用于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的配套。
省政府要积极向中央提出建议,今后中央的投资计划,应考虑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当降低配套资金比例,对于财政特别困难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中央投资项目应取消地方配套资金。
(二)出台优惠政策减轻项目建设负担
教育、卫生建设项目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各种前期费用和收费较多。据项目单位反映,修建一栋3000平方米的校舍,仅办理开工手续收缴的各项费用就高达几十万元,给项目建设单位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建议省政府研究出台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以减轻项目建设负担,缩短项目审批时间。
(三)加强配套工程建设
在项目的实施和将来的投资计划中,要重视配套设施建设问题。将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食堂、厕所、教职工宿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值班用房建设纳入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基层医疗体系建设计划中,将项目建设的设备购置纳入投资计划,设立专项资金予以解决,使项目建设发挥更好的效益。
(四)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项目管理
发改委和财政部门将已批准的建设项目、资金应同时抄送教育、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横向沟通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确保中央“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我省得到顺利实施。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好政策、资金,科学合理地整合现有教育、卫生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对于项目考核评估较好的地方予以奖励性补助,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中央投资项目顺利实施。
总之,中央增加公共投资、拉动内需的决策在我省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各方面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和建议,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目标,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有力地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把握政府投资和政策导向,对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精心组织,采取得力措施,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并使今后的项目计划更加科学、合理。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