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25 15:14:52

  

  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后,我省制定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实施的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落实“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抓住经济全球化、国家宏观调控和我省经济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有利时机,克服低温雨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夯实基础,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规划纲要》实施进展情况良好。

  一、《规划纲要》实施总体进展情况

  《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省总体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1.80%,提前一年实现了《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08年实现总体小康的目标。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省经济增速有所减缓,但从总体上看,前三年《规划纲要》实施进展顺利。

  《规划纲要》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调控、结构调整、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和改革开放6大类31项主要指标中,27项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进度,占87.10%。其中,达到预期进度的指标有15个,占48.39%;超过预期进度的有12个,占38.71%;进展滞后的有4个指标,占12.90%。在进展滞后的4个指标中,约束性指标1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5年期考核,由于2006年完成较差,对“十一五”后两年任务的完成形成较大压力;预期性指标2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超过规划指标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导向性指标1个,城镇化率低于规划指标进度。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经济总量情况。经济综合实力跨上了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933.98亿元增至2008年预计的3176.11亿元,2006年至2008年年均增长11.3%,超过《规划纲要》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继2007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0元,2008年预计可达到12110元,年均增长10.6%,超过《规划纲要》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54.57亿元增至2008年预计的470.91亿元,年均增长22.7%,实现了财政收入增长高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目标。投资与消费同步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874.5亿元和632.8亿元,增至2008年的1735.79亿元和990.1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5.7%和16.4%,超过《规划纲要》预期目标10.7和5.4个百分点。

  2、结构调整情况。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7:43.4:40.9调整为2008年的14.6:46.3:39.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2.9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1.1和1.8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省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658.8亿元增至2008年预计的1221.6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5.5%提高至38.5%,达到《规划纲要》确定的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预期目标。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1.01%降至2008年的0.84%,与《规划纲要》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3、社会发展情况。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2008年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6.8%。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较快,毛入学率由2005年的42.8%增至2008年的60%,提前完成了《规划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末高于50%的目标;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5年的15%增至2008年的18%,达到《规划纲要》确定的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预期目标。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5年的6.9年上升为2008年的7.09年。2008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为76%、91%和8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数达到1869.12万人,参合率为93.2%,超过《规划纲要》预期进度目标。

  4、可持续发展情况。人口得到较好控制,2008年全省总人口预计2628.12万人,三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规划纲要》确定的7‰的目标以内。全省耕地面积2008年为5202.53万亩,达到了《规划纲要》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控制在5040万亩以上的目标。森林覆盖率每隔5年普查一次,2007年全省为13.42%。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进展,2006年全省万元产值能耗仅下降2.61%,但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下降4.09%和4.5%。在全省经济保持10%以上增速的同时,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双下降,分别由2005年的18.23万吨和56.3万吨下降为2008年的17.05万吨和50.15万吨,年均分别下降2.15%和3.79%,超过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

  5、人民生活情况。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十一五”前三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086.8元增至2008年预计的10969.41元,年均增长10.7%,完成“十一五”末规划目标的92.2%;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980元增至2008年预计的2723.8元,年均增长11.7%,超过《规划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末的目标,人民生活两项指标年均增长率均高于《规划纲要》预期的8%和6%的增长水平。

  (二)战略性重大工程进展情况

  《规划纲要》确定的交通运输、能源、生态和工业技术改造等“十大超百亿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全省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促进了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

  1、西部通道和干线公路高速化为目标的公路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21.8亿元,新增高速公路310公里。西部通道高等级化项目已全部批复,除敦煌至当金山口二级公路外,其他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国道主干线高速化我省境内主要路段已基本全线开工,牛背至天水、平凉至定西、天水至定西、康家崖至临夏等项目进展顺利。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武都至罐子沟、天水过境段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瓜州至猩猩峡等部分路段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2、西北西南大通道兰渝铁路(甘肃段)工程。已于200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774亿元,其中甘肃段420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长大隧道等主要控制性工程正在加快进行,截至2008年12月底已完成投资11亿元。

  3、大型支撑电源和骨干电网电力供给保障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70亿元,新增发电装机525万千瓦,建成750千伏超高压电网630公里。九甸峡、柴家峡、天王沟等水电站,靖远电厂三期、甘谷电厂等火电站,瓜州大梁、景泰兴泉等风电场项目建成并网发电。

  4、依托华亭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能源、煤化工综合开发工程。华亭煤业集团公司5个矿井改扩建工程和煤矸石电厂均已建成,2008年华亭矿区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884万吨,三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70万吨,新增电力装机27万千瓦。总投资27.46亿元的60万吨甲醇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

  5、鄂尔多斯盆地陇东石油、天然气及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工程。总投资42.5亿元的庆阳石化300万吨?年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正宁南部、宁县中部、灵台煤田已完成地质勘探工作,新增煤炭储量50亿吨,宁正矿区和环县沙井子矿区总体规划通过国家审查。

  6、大乙烯为龙头的乙烯及其深加工工程。总投资53亿元的兰州石化70万吨大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后加工项目的丙烯酸及脂项目已建成,年产26万吨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和年产60万套全钢丝载重子午胎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7、钢铁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工程。总投资109.7亿元的酒钢200万吨碳钢薄板和53万吨不锈钢工程建成投产,钢铁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钢铁板带比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08年的70%。

  8、镍铜冶炼深加工工程。随着金川公司镍精冶炼节能技术改造和20万吨铜电解工程建成投产,镍、铜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12万吨、20万吨提高到2008年的13万吨和50万吨。矿山改扩建、精密铜镍合金等4个技术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

  9、铝工业为核心的“冶—电—加”一体化工程。总投资30亿元的中铝兰州分公司15万吨电解铝技改项目全面完成,自备电厂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中铝陇西铝加工分公司10万吨铝箔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20万吨铝板带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中铝连城分公司25万吨高精度板带箔用铝合金扁锭及工业交通用铝合金圆锭项目进展顺利。上述项目完成后,全省电解铝就地加工率将达到50%以上。

  10、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至2008年底累计完成投资4.23亿元,完成以灌区节水改造为主的应急骨干工程138.02公里,田间工程29.55万亩。《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正式实施,已先期启动了合作、临潭、碌曲、玛曲、夏河、卓尼6个市县游牧民定居工程。

  二、重大任务实施进展情况

  “十一五”规划实施三年来,《规划纲要》确定的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实施工业强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科教兴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任务,进展顺利。

  (一)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得到提高

  公路、铁路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得到提升,2006年至2008年建设公路重点项目99项,完成投资759亿元。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00930公里(等级公路通车里程50880公里),其中二级以上5076公里,高速1316公里。兰青二线工程竣工投运,兰渝铁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开工建设。天水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航,兰州中川、敦煌机场站坪改造工程完成,金昌机场项目建议书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全省现有5个开通民航运输的机场,航线40多条,可通达30多个城市。

  能源建设不断推进,随着华亭矿区新窑、东峡、新柏、山寨煤矿和靖远矿区王家山四号井、宝积山、大水头、红会、魏家地国有重点矿改扩建工程的完成,以及花草滩、红沙岗煤矿一号井和新安煤矿、大柳煤矿等国有地方矿的开工建设,2008年全省煤炭生产能力达到4692万吨,三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072万吨。重点加快了平凉电厂扩建和酒泉热电厂、崇信电厂的建设,2008年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538万千瓦,三年新增电力装机516万千瓦。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风电装机达到65万千瓦。750千伏和一批330千伏工程相继开工建设。随着西气东送二线、兰州—郑州—长沙天然气管道以及涩宁兰复线试验段开工建设,预计到“十一五”末,全省境内油气管道达到7000公里。

  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在重点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建设的同时,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长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成了退耕还林305万亩、公益林190.6万亩、三北防护林111.6万亩的造林计划。制订并启动实施《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近期工作方案》,总投资2.6亿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工建设。《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二期规划》编制完成,已通过水规总院审查。

  (二)工业强省战略深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发展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在工业强省战略的指引下,加快了石化、有色、冶金等一批重大项目技术改造,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不断扩大传统优势产业生产规模的同时,坚持把延伸产业链和调整产品结构作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石油化工原料、有色金属初级产品深加工,着力实施向乙烯中下游、铝板带箔、铜材以及碳钢和不锈钢薄板等方向拓展。兰州石化300万吨催化裂化和500万吨常减压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千万吨级炼油和70万吨乙烯综合生产能力,成为西部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随着金川公司铜镍冶炼系统和兰铝、连铝和白银红鹭铝业等企业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全省十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105万吨增加到189万吨,我省石化、有色工业基地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新医药等产业的机遇,通过鼓励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快了数控机床、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和风电设备等领域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装备制造业摆脱多年徘徊不前和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金风科技公司风力发电机总装项目开工建设,白银中科宇能公司年产500台套风电叶片项目建成投产,我省风电设备本地化制造取得重大突破。吉利汽车兰州分公司生产线投产。马铃薯淀粉、啤酒原料、番茄、蔬菜、果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新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三农”工作得到加强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甘肃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在2个市、12个县和100个村开展试点,目前,试点任务已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新一轮试点工作正在积极组织开展。特色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编制完成了马铃薯、草食畜、酿酒原料、种业和林果等重点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8年马铃薯播种面积达987万亩,总产量1030万吨,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3%以上。全省有马铃薯加工企业2000多户,马铃薯淀粉加工能力达45万吨。制种业发展迅速,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基地达150万亩,年产种量6亿公斤,占全国用种量的60%左右。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达15万亩,年产种量400万公斤,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劳务经济得到发展,省政府制定了《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三年规划》,2008年全省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25.91万人,创劳务收入256.36亿元,促进了城乡居民增收。劳务培训、劳务基地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回乡创业等6大工程正在抓紧实施。

  进一步加大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取消了农业税、特产税、屠宰税和牧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06年至2008年,全省落实中央和省上的各类补贴资金达30.96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08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888.5万吨,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2006年至2008年,完成旱作农业全膜覆盖双垄沟播面积347.8万亩,争取国家农村电网建设资金21.2亿元,完成沼气建设任务32万户,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310处、水窖35830处。

  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稳步推进。2006年至2008年,共投入以工代赈建设资金8.7亿元,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6.6万亩,新建改建县乡等级公路794公里、乡村道路3583公里,解决了12.6万人、4.5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103平方公里。共安排易地扶贫搬迁资金9.1亿元,对67个县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4.4万户21.2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新建住宅315.9万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农民生活生产设施。

  (四)服务业稳步发展,旅游业不断壮大

  “十一五”以来,我省服务业继续平稳发展,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42.41亿元,占GDP的39.12%。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物流、金融、信息服务、房地产、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比重逐年增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逐步应用,传统服务业得到改造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服务业从业人员316.02万人,占全省的22.34%。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14个市州全部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覆盖全省的三级检测检验体系基本形成。争取国债资金5490万元,支持了17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和检测检验系统建设。

  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2008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482.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6.4亿元,占GDP的4.3%。总投资4.5亿元的世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涉及麦积山风景区、嘉峪关关城等9个重要景区,即将开工建设。

  (五)城镇化进程取得进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制定了《甘肃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努力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2006年至2008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12.7亿元,支持了158项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集中供热、污水垃圾处理、重点镇道路及排水、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甘肃世行贷款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初步测算,到2008年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自来水用水普及率分别达到43%、27%和93%以上,分别比2005年提高15、9.8和7.1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0%增至2008年的32.15%。

  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兰州、天水的大城市建设取得进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陇东地区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工作正在展开,天水—关中经济区规划编制完成,我省与新疆积极开展资源和劳务输出合作,陇南与陕西和四川、嘉峪关与新疆等联合开发旅游资源,交通部门与宁夏、青海加强三省交通信息业务合作,使我省与周边省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六)科教兴省战略得到贯彻,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贯彻科教兴省战略,颁布了《甘肃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启动10项重大科技专项,投入科技经费1.11亿元。启动了47个优先主题项目,投入省科技经费2.8亿元。2008年底,全省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7个。金川公司、酒钢、天水星火机床公司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400万元,促进了企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进程加快,,金昌被确定为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截至2008年,全省82个县区实现了“两基”目标,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6.8%。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为重点,2006年至2008年共争取国家投资9.1亿元,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200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1万人,基本实现了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大体平衡的目标。2008年全省有普通高校34所,当年招生人数11.09万人,在校生33.19万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1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院校中,5所被评为“优秀”,2所职业技术学院被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1所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扶持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和《甘肃省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人才总量、素质和结构有了改善,截至2007年底,全省有专业技术人才48.36万人,其中高级3.15万人,中级15.73万人,初级29.48万人。

  (七)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和战略重组取得明显成效。金川公司引进宝钢、太钢等战略投资者,并与中国黄金集团合作开发阳山金矿;白银公司引入中信集团参股注资32.6亿元,加快资源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引进华能集团战略投资,加快陇东煤炭资源开发;兰铝、连铝、白银红鹭铝业通过股权重组进入中铝集团;祁连山水泥并购大通河水泥厂,引入中国建材集团投资,成为国家12个重点扶持的西北最大的水泥企业。特困企业政策性破产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08年,破产终结企业114户,安置职工29.75万人,地方财政累计支付破产补助资金18亿元。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和省属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有序推进,至2008年省属及省属下划工业企业和农垦企业移交机构155个,涉及移交人员11592人,省属15户企业中有8户完成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省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2008年为763项,减幅达66.8%,市(州)、县(区)两级平均减幅也达到一半以上。共争取15个国家电子政务项目,总投资7.2亿元,已完成投资1.9亿元。

  进出口快速增长,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26.3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60.8亿美元,年均增长32.2%,高于《规划纲要》预期的年均增长15%的目标。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至2008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年均增长9.9%,其中借用国外贷款累计达到7.85亿美元,年均增长6.0%;累计外商直接投资1.4亿美元,年均增长48.1%。境外投资取得新突破,2006年至2008年,围绕境外资源利用和基地建设,全省核准境外投资项目10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有3项,累计投资额4.26亿美元,项目覆盖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国,我省与国外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保障和环境承载能力有所提高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我省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白银市、玉门市被列入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积极开展企业循环经济试点,鼓励资源综合利用,金川公司废旧塑料和尾矿利用、镍矿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等取得显著成效,镍选矿回收率达到86.5%,镍冶炼综合回收率达94.3%,矿山井下膏体充填技术成功地将工业废渣应用于生产。酒钢公司的冶炼渣、粉煤灰、尾矿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白银公司的铅锌尾矿等被用作其他生产原料。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制定了《甘肃省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实施污染减排年度计划,落实减排责任。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对8个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执行差别电价,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白银公司污染治理项目已建成使用,银光公司硫酸雾治理、金川公司中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及精密铜镍合金材料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正在建设。

  设立“省级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加快省、市环境监控中心和全省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太阳能开发利用,建设国际太阳能促进转让中心。

  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成效。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水利部验收,被水利部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称号,敦煌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市,酒泉市被列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在抓好试点的同时,为发挥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我省先后分两批确立了43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扩大试点,推动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由点到面的拓展,全省试点面达到50%,覆盖了河西全部县(区)。

  (九)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创造就业岗位。2006年至2008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累计达66.3万人,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82.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规划纲要》预期目标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标准逐年提高。200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57万人、162.99万人和248.94万人,参保率分别达到76%、91%和83%。从2005年起省上连续三年按10%提高城市低保标准,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008年全省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人数分别达到72.67万人和161.64万人。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增加。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全覆盖”的要求,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城市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城市非职工人群、济困病床制度覆盖市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覆盖全省乡镇。截止2008年,全省86个县(市、区)实现了新农合的全面覆盖,参合农民达到1869.12万人,参合率达到93.2%,累计受益1043万人次,受益率55.8%;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3.23万人,参保率达86%;省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费的省级财政补助由2005年的7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200元,累计收治济困病人17037人,减免医疗费用3120.67万元;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增加转移支付资金9000万元,使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供给资金达到3.9亿元,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基本实现全额供给。

  文化事业得到加强。“十一五”以来,全省公共文化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覆盖面日益扩大,文化服务手段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高效化的特点,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覆盖了全省城乡地区。截止2008年底,全省有文化馆101个,公共图书馆92个,博物馆80个。文化艺术、文物博物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省、地、县、乡四级文化网络。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制定了《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6亿元。

  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加快全省应急体系建设,《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编制完成,初步建立起监测预警、快速反应、联防联控、应急人才技术和物资储备机制,较好地应对和处置了冰冻雨雪天气应急、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力度。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行政复议、人民调解、司法救助等工作得到加强。根据国家有关部委要求,2007年12月经省政府报请省十届人大三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将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纳入“十一五”规划考核目标。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08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56人,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99人。

  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村民居民自治制度不断健全,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工作取得新成果。依法治省进程加快推进,立法工作得到加强。《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实施,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强化。甘肃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三、《规划纲要》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划纲要》执行过程中,除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制约因素外,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后两年《规划纲要》实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从产业结构看,在工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由2005年的40.9%下降到2008年的39.1%。从工业结构看,资源型重型工业结构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86.1%提高到2007年的87.5%。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大型企业产值、利税等主要指标的比重约占全部工业的70%左右,中小型企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0.76%下降到2007年的34.61%。从所有制结构看,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21.1%下降到2007年的15%左右。偏重偏大工业结构和主要依赖于少数大企业带动经济增长局面尚未改变,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能源、水资源、土地和矿产等战略性资源制约矛盾日益突出。我省偏重的工业结构,以及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2006年至2008年年均仅降低3.7%,低于年均降低4.5%的分解任务要求。随着近年来我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较快,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形势更加严峻,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五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的任务相当艰巨。

  三是城镇化进程缓慢。2008年全省城镇化率32.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55个百分点,仅高于贵州和西藏两省区。全省城镇化水平与2005年相比仅提高2.1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2个百分点,不仅低于我省“十五”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的水平,也低于《规划纲要》确定的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突出的表现出大的太少,小的太弱,城镇体系不完善,规模结构失衡,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按人均生产总值比,2007年定西、临夏、陇南三市州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仅管“十一五"前三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收入水平低的状况仍未改变,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2007年,全省城乡收入差距由2005年的4.1:1扩大到2007年的4.3:1,大大高于全国城乡3.3:1的收入差距比。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存在着明显差距,2007年最高的嘉峪关、酒泉超过5000元,最低的陇南、临夏约为1600元,相差3倍多。

  五是社会建设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不够均衡,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公共卫生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尚不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等工作仍需加强。

  六是汶川地震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汶川地震使我省受灾地区遭受重大损失,灾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受灾严重地区多数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进一步增大了扶贫攻坚的难度。2008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106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为490.2万人,虽然经过努力解决了40万人,但由于汶川地震等带来返贫人口230.3万人,全省贫困人口增加到680.5万人,贫困面达到32.7%。

  从去年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冲击就已经显现,市场萎缩,需求减弱,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价格大幅波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何时见底,还很难预料。今年前两个月全省工业增速、煤电油运、进出口贸易以及财政收入等,继续呈下滑趋势。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7%,工业用电下降16.2%,货物运量同比减少3.55万吨,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45.3%,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2%。经济增速和企业效益的持续下滑,势必增大社会就业压力,影响城乡居民生活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加之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真正解决,新问题与长期矛盾交织在一起,将使我们面临的形势异常复杂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后两年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依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适时调整实施力度和方向,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当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及时报请省政府提出调整议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四、进一步推进《规划纲要》顺利实施的措施

  “十一五”后期,面对变化了的国内外发展环境,要认真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措施,把保持增长、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继续加快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继续抓好《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兰渝、成兰、西平、天平铁路建设,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包兰铁路兰州至惠农增建二线等铁路项目。加快宝鸡至天水、临洮至永登至古浪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我省境内国道主干线全线高速化、西部通道高等级化和国家高速公路网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积极推进兰州南绕城、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平凉至天水至成县至武都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兰州中川、嘉峪关、敦煌、庆阳机场扩建和金昌、夏河等支线机场建设。加快陇东煤田开发,推进23个国有重点及地方煤矿的安全改造。积极推进酒泉电厂、张掖电厂二期、环县和正宁电厂、天水电厂、陇南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黄河黑山峡河段、

  玛曲河段水电开发规划调整,争取有条件的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在加快酒泉380万风电工程建设的同时,尽快完成河西500万风电场规划工作。全面完成750千伏永登—瓜州输变电工程,继续实施全省城市电网、农网完善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

  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按照重建规划合理安排资金,优先保证关系灾区群众生产生活设施的恢复重建。加快城乡住房、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完成灾区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全面启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恢复重建。调整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增加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和供应,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扩大灾区群众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广泛援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确保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完成。

  (二)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抓住国家振兴十个重点产业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开发和加工转化能力,延伸产业链,推动我省钢铁、有色、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煤电冶加一体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省内大企业和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扩大原料供给,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兰州石化550万吨常减压装置、庆化300万吨改扩建项目、连铝节能降耗改造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重大特色装备、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为支撑,加快成套和专用零部件研发和生产,建设区域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推进《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围绕风电产业开发,突出抓好风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积极研究政策措施,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开发区的集聚发展,为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扶持发展服务业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进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强投资管理、产业政策与银行系统的协作配合,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生产综合服务体系、城乡居民综合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推进中小企业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分工协作,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努力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文化产品出口,开辟服务贸易新领域。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口。

  (三)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保持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深入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确保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建成收尾。加快农村道路和人畜饮水、农村沼气等“六小”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围绕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培育马铃薯、制种、酿酒原料等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进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着力实施我省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提高粮食保障水平。大力发展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提高草食畜在畜牧业所占的比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广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投入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生活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重点是做好务工返乡人员的就业工作。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集聚和带动作用。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启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要求,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四)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以大中型城市发展为突破口,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落实完善促进城市发展的政策,努力形成有利于人口、产业等要素向城市集聚的政策环境。

  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部经济整合发展,突出兰州特大型城市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促进兰州经济区的整合与发展。加强中部地区以城市为主的分工合作,突出定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甘南、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配套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抓住国家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机遇,加快天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平凉、庆阳能源基地地位。落实好陇南的灾后重建和特色产业发展措施,增强陇东南经济发展新优势。提升河西综合经济实力,整合资源,努力推进酒嘉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跨省、跨市州的经济联合与发展,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全省主体功能区形成,力争从“十一五”后期开始逐步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基本架构。

  (五)强化节能目标管理,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和生态建设

  抓住我省列入全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机遇,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抓好冶金、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和178户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定期公布淘汰企业名单,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进白银、玉门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环保项目,加快白银公司“三废”治理,抓紧实施银光公司硫酸雾治理项目。加快中心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按要求做到兰州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抓紧完善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选择重点行业的重大项目,做好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工程、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要生态建设项目,加强“长治”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生态公益林建设。

  (六)强化改善民生举措,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劳动者自谋职业相结合,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重点做好困难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要高度重视解决经济减速带来的农民工失业问题,积极引导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拓宽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和增收的空间。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省、市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利用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支持受灾地区劳动力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的相互衔接。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10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快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任务,有重点地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重点中医院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庆阳市中医院、平凉市中医院等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等事业。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快省地质博物馆、大地湾遗址、临夏彩陶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积极改善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积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改善居民收入状况,重点促进农村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培育扩大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居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支持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

  (七)着眼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构建新型体制,在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涉农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战略重组,加快重点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步伐,通过引强入甘、战略重组等形式,鼓励省属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整合,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引导华能集团、中信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在甘肃的投资规模,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围绕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搞好配套加工,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贡献率。按照国家部署,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资、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做好国家和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在河西地区全面推开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水权制度改革步伐。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抓好产业招商、园区配套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导外资投向特色农产品加工、优势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和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开拓国外市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一五”时期的后两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进一步动员全省各族人民,继续以完成好年度计划为基础,加强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实施,落实促进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加大《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力度,确保《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要认真做好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努力保持全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nsi-font-family:'TimesNewRoman'">、钢铁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工程。总投资109.7亿元的酒钢200万吨碳钢薄板和53万吨不锈钢工程建成投产,钢铁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钢铁板带比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08年的70%。

  8、镍铜冶炼深加工工程。随着金川公司镍精冶炼节能技术改造和20万吨铜电解工程建成投产,镍、铜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12万吨、20万吨提高到2008年的13万吨和50万吨。矿山改扩建、精密铜镍合金等4个技术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

  9、铝工业为核心的“冶—电—加”一体化工程。总投资30亿元的中铝兰州分公司15万吨电解铝技改项目全面完成,自备电厂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中铝陇西铝加工分公司10万吨铝箔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20万吨铝板带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中铝连城分公司25万吨高精度板带箔用铝合金扁锭及工业交通用铝合金圆锭项目进展顺利。上述项目完成后,全省电解铝就地加工率将达到50%以上。

  10、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至2008年底累计完成投资4.23亿元,完成以灌区节水改造为主的应急骨干工程138.02公里,田间工程29.55万亩。《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正式实施,已先期启动了合作、临潭、碌曲、玛曲、夏河、卓尼6个市县游牧民定居工程。

  二、重大任务实施进展情况

  “十一五”规划实施三年来,《规划纲要》确定的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实施工业强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科教兴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任务,进展顺利。

  (一)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得到提高

  公路、铁路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得到提升,2006年至2008年建设公路重点项目99项,完成投资759亿元。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00930公里(等级公路通车里程50880公里),其中二级以上5076公里,高速1316公里。兰青二线工程竣工投运,兰渝铁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开工建设。天水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航,兰州中川、敦煌机场站坪改造工程完成,金昌机场项目建议书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全省现有5个开通民航运输的机场,航线40多条,可通达30多个城市。

  能源建设不断推进,随着华亭矿区新窑、东峡、新柏、山寨煤矿和靖远矿区王家山四号井、宝积山、大水头、红会、魏家地国有重点矿改扩建工程的完成,以及花草滩、红沙岗煤矿一号井和新安煤矿、大柳煤矿等国有地方矿的开工建设,2008年全省煤炭生产能力达到4692万吨,三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072万吨。重点加快了平凉电厂扩建和酒泉热电厂、崇信电厂的建设,2008年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538万千瓦,三年新增电力装机516万千瓦。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风电装机达到65万千瓦。750千伏和一批330千伏工程相继开工建设。随着西气东送二线、兰州—郑州—长沙天然气管道以及涩宁兰复线试验段开工建设,预计到“十一五”末,全省境内油气管道达到7000公里。

  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在重点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建设的同时,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长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成了退耕还林305万亩、公益林190.6万亩、三北防护林111.6万亩的造林计划。制订并启动实施《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近期工作方案》,总投资2.6亿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工建设。《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二期规划》编制完成,已通过水规总院审查。

  (二)工业强省战略深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发展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在工业强省战略的指引下,加快了石化、有色、冶金等一批重大项目技术改造,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不断扩大传统优势产业生产规模的同时,坚持把延伸产业链和调整产品结构作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石油化工原料、有色金属初级产品深加工,着力实施向乙烯中下游、铝板带箔、铜材以及碳钢和不锈钢薄板等方向拓展。兰州石化300万吨催化裂化和500万吨常减压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千万吨级炼油和70万吨乙烯综合生产能力,成为西部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随着金川公司铜镍冶炼系统和兰铝、连铝和白银红鹭铝业等企业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全省十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105万吨增加到189万吨,我省石化、有色工业基地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新医药等产业的机遇,通过鼓励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快了数控机床、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和风电设备等领域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装备制造业摆脱多年徘徊不前和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金风科技公司风力发电机总装项目开工建设,白银中科宇能公司年产500台套风电叶片项目建成投产,我省风电设备本地化制造取得重大突破。吉利汽车兰州分公司生产线投产。马铃薯淀粉、啤酒原料、番茄、蔬菜、果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新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三农”工作得到加强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甘肃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在2个市、12个县和100个村开展试点,目前,试点任务已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新一轮试点工作正在积极组织开展。特色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编制完成了马铃薯、草食畜、酿酒原料、种业和林果等重点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8年马铃薯播种面积达987万亩,总产量1030万吨,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3%以上。全省有马铃薯加工企业2000多户,马铃薯淀粉加工能力达45万吨。制种业发展迅速,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基地达150万亩,年产种量6亿公斤,占全国用种量的60%左右。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达15万亩,年产种量400万公斤,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劳务经济得到发展,省政府制定了《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三年规划》,2008年全省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25.91万人,创劳务收入256.36亿元,促进了城乡居民增收。劳务培训、劳务基地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回乡创业等6大工程正在抓紧实施。

  进一步加大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取消了农业税、特产税、屠宰税和牧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06年至2008年,全省落实中央和省上的各类补贴资金达30.96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08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888.5万吨,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2006年至2008年,完成旱作农业全膜覆盖双垄沟播面积347.8万亩,争取国家农村电网建设资金21.2亿元,完成沼气建设任务32万户,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310处、水窖35830处。

  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稳步推进。2006年至2008年,共投入以工代赈建设资金8.7亿元,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6.6万亩,新建改建县乡等级公路794公里、乡村道路3583公里,解决了12.6万人、4.5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103平方公里。共安排易地扶贫搬迁资金9.1亿元,对67个县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4.4万户21.2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新建住宅315.9万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农民生活生产设施。

  (四)服务业稳步发展,旅游业不断壮大

  “十一五”以来,我省服务业继续平稳发展,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42.41亿元,占GDP的39.12%。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物流、金融、信息服务、房地产、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比重逐年增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逐步应用,传统服务业得到改造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服务业从业人员316.02万人,占全省的22.34%。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14个市州全部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覆盖全省的三级检测检验体系基本形成。争取国债资金5490万元,支持了17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和检测检验系统建设。

  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2008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482.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6.4亿元,占GDP的4.3%。总投资4.5亿元的世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涉及麦积山风景区、嘉峪关关城等9个重要景区,即将开工建设。

  (五)城镇化进程取得进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制定了《甘肃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努力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2006年至2008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12.7亿元,支持了158项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集中供热、污水垃圾处理、重点镇道路及排水、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甘肃世行贷款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初步测算,到2008年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自来水用水普及率分别达到43%、27%和93%以上,分别比2005年提高15、9.8和7.1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0%增至2008年的32.15%。

  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兰州、天水的大城市建设取得进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陇东地区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工作正在展开,天水—关中经济区规划编制完成,我省与新疆积极开展资源和劳务输出合作,陇南与陕西和四川、嘉峪关与新疆等联合开发旅游资源,交通部门与宁夏、青海加强三省交通信息业务合作,使我省与周边省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六)科教兴省战略得到贯彻,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贯彻科教兴省战略,颁布了《甘肃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启动10项重大科技专项,投入科技经费1.11亿元。启动了47个优先主题项目,投入省科技经费2.8亿元。2008年底,全省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7个。金川公司、酒钢、天水星火机床公司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400万元,促进了企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进程加快,,金昌被确定为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截至2008年,全省82个县区实现了“两基”目标,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6.8%。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为重点,2006年至2008年共争取国家投资9.1亿元,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200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1万人,基本实现了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大体平衡的目标。2008年全省有普通高校34所,当年招生人数11.09万人,在校生33.19万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1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院校中,5所被评为“优秀”,2所职业技术学院被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1所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扶持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和《甘肃省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人才总量、素质和结构有了改善,截至2007年底,全省有专业技术人才48.36万人,其中高级3.15万人,中级15.73万人,初级29.48万人。

  (七)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和战略重组取得明显成效。金川公司引进宝钢、太钢等战略投资者,并与中国黄金集团合作开发阳山金矿;白银公司引入中信集团参股注资32.6亿元,加快资源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引进华能集团战略投资,加快陇东煤炭资源开发;兰铝、连铝、白银红鹭铝业通过股权重组进入中铝集团;祁连山水泥并购大通河水泥厂,引入中国建材集团投资,成为国家12个重点扶持的西北最大的水泥企业。特困企业政策性破产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08年,破产终结企业114户,安置职工29.75万人,地方财政累计支付破产补助资金18亿元。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和省属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有序推进,至2008年省属及省属下划工业企业和农垦企业移交机构155个,涉及移交人员11592人,省属15户企业中有8户完成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省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2008年为763项,减幅达66.8%,市(州)、县(区)两级平均减幅也达到一半以上。共争取15个国家电子政务项目,总投资7.2亿元,已完成投资1.9亿元。

  进出口快速增长,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26.3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60.8亿美元,年均增长32.2%,高于《规划纲要》预期的年均增长15%的目标。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至2008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年均增长9.9%,其中借用国外贷款累计达到7.85亿美元,年均增长6.0%;累计外商直接投资1.4亿美元,年均增长48.1%。境外投资取得新突破,2006年至2008年,围绕境外资源利用和基地建设,全省核准境外投资项目10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有3项,累计投资额4.26亿美元,项目覆盖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国,我省与国外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保障和环境承载能力有所提高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我省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白银市、玉门市被列入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积极开展企业循环经济试点,鼓励资源综合利用,金川公司废旧塑料和尾矿利用、镍矿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等取得显著成效,镍选矿回收率达到86.5%,镍冶炼综合回收率达94.3%,矿山井下膏体充填技术成功地将工业废渣应用于生产。酒钢公司的冶炼渣、粉煤灰、尾矿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白银公司的铅锌尾矿等被用作其他生产原料。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制定了《甘肃省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实施污染减排年度计划,落实减排责任。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对8个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执行差别电价,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白银公司污染治理项目已建成使用,银光公司硫酸雾治理、金川公司中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及精密铜镍合金材料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正在建设。

  设立“省级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加快省、市环境监控中心和全省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太阳能开发利用,建设国际太阳能促进转让中心。

  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成效。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水利部验收,被水利部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称号,敦煌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市,酒泉市被列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在抓好试点的同时,为发挥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我省先后分两批确立了43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扩大试点,推动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由点到面的拓展,全省试点面达到50%,覆盖了河西全部县(区)。

  (九)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创造就业岗位。2006年至2008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累计达66.3万人,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82.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规划纲要》预期目标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标准逐年提高。200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57万人、162.99万人和248.94万人,参保率分别达到76%、91%和83%。从2005年起省上连续三年按10%提高城市低保标准,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008年全省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人数分别达到72.67万人和161.64万人。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增加。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全覆盖”的要求,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城市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城市非职工人群、济困病床制度覆盖市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覆盖全省乡镇。截止2008年,全省86个县(市、区)实现了新农合的全面覆盖,参合农民达到1869.12万人,参合率达到93.2%,累计受益1043万人次,受益率55.8%;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3.23万人,参保率达86%;省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费的省级财政补助由2005年的7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200元,累计收治济困病人17037人,减免医疗费用3120.67万元;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增加转移支付资金9000万元,使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供给资金达到3.9亿元,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基本实现全额供给。

  文化事业得到加强。“十一五”以来,全省公共文化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覆盖面日益扩大,文化服务手段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高效化的特点,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覆盖了全省城乡地区。截止2008年底,全省有文化馆101个,公共图书馆92个,博物馆80个。文化艺术、文物博物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省、地、县、乡四级文化网络。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制定了《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6亿元。

  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加快全省应急体系建设,《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编制完成,初步建立起监测预警、快速反应、联防联控、应急人才技术和物资储备机制,较好地应对和处置了冰冻雨雪天气应急、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力度。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行政复议、人民调解、司法救助等工作得到加强。根据国家有关部委要求,2007年12月经省政府报请省十届人大三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将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纳入“十一五”规划考核目标。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08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56人,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99人。

  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村民居民自治制度不断健全,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工作取得新成果。依法治省进程加快推进,立法工作得到加强。《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实施,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强化。甘肃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三、《规划纲要》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划纲要》执行过程中,除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制约因素外,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后两年《规划纲要》实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从产业结构看,在工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由2005年的40.9%下降到2008年的39.1%。从工业结构看,资源型重型工业结构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86.1%提高到2007年的87.5%。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大型企业产值、利税等主要指标的比重约占全部工业的70%左右,中小型企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0.76%下降到2007年的34.61%。从所有制结构看,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21.1%下降到2007年的15%左右。偏重偏大工业结构和主要依赖于少数大企业带动经济增长局面尚未改变,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能源、水资源、土地和矿产等战略性资源制约矛盾日益突出。我省偏重的工业结构,以及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2006年至2008年年均仅降低3.7%,低于年均降低4.5%的分解任务要求。随着近年来我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较快,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形势更加严峻,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五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的任务相当艰巨。

  三是城镇化进程缓慢。2008年全省城镇化率32.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55个百分点,仅高于贵州和西藏两省区。全省城镇化水平与2005年相比仅提高2.1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2个百分点,不仅低于我省“十五”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的水平,也低于《规划纲要》确定的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突出的表现出大的太少,小的太弱,城镇体系不完善,规模结构失衡,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按人均生产总值比,2007年定西、临夏、陇南三市州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仅管“十一五"前三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收入水平低的状况仍未改变,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2007年,全省城乡收入差距由2005年的4.1:1扩大到2007年的4.3:1,大大高于全国城乡3.3:1的收入差距比。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存在着明显差距,2007年最高的嘉峪关、酒泉超过5000元,最低的陇南、临夏约为1600元,相差3倍多。

  五是社会建设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不够均衡,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公共卫生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尚不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等工作仍需加强。

  六是汶川地震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汶川地震使我省受灾地区遭受重大损失,灾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受灾严重地区多数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进一步增大了扶贫攻坚的难度。2008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106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为490.2万人,虽然经过努力解决了40万人,但由于汶川地震等带来返贫人口230.3万人,全省贫困人口增加到680.5万人,贫困面达到32.7%。

  从去年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冲击就已经显现,市场萎缩,需求减弱,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价格大幅波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何时见底,还很难预料。今年前两个月全省工业增速、煤电油运、进出口贸易以及财政收入等,继续呈下滑趋势。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7%,工业用电下降16.2%,货物运量同比减少3.55万吨,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45.3%,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2%。经济增速和企业效益的持续下滑,势必增大社会就业压力,影响城乡居民生活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加之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真正解决,新问题与长期矛盾交织在一起,将使我们面临的形势异常复杂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后两年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依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适时调整实施力度和方向,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当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及时报请省政府提出调整议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四、进一步推进《规划纲要》顺利实施的措施

  “十一五”后期,面对变化了的国内外发展环境,要认真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措施,把保持增长、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继续加快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继续抓好《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兰渝、成兰、西平、天平铁路建设,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包兰铁路兰州至惠农增建二线等铁路项目。加快宝鸡至天水、临洮至永登至古浪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我省境内国道主干线全线高速化、西部通道高等级化和国家高速公路网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积极推进兰州南绕城、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平凉至天水至成县至武都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兰州中川、嘉峪关、敦煌、庆阳机场扩建和金昌、夏河等支线机场建设。加快陇东煤田开发,推进23个国有重点及地方煤矿的安全改造。积极推进酒泉电厂、张掖电厂二期、环县和正宁电厂、天水电厂、陇南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黄河黑山峡河段、

  玛曲河段水电开发规划调整,争取有条件的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在加快酒泉380万风电工程建设的同时,尽快完成河西500万风电场规划工作。全面完成750千伏永登—瓜州输变电工程,继续实施全省城市电网、农网完善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

  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按照重建规划合理安排资金,优先保证关系灾区群众生产生活设施的恢复重建。加快城乡住房、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完成灾区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全面启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恢复重建。调整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增加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和供应,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扩大灾区群众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广泛援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确保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完成。

  (二)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抓住国家振兴十个重点产业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开发和加工转化能力,延伸产业链,推动我省钢铁、有色、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煤电冶加一体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省内大企业和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扩大原料供给,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兰州石化550万吨常减压装置、庆化300万吨改扩建项目、连铝节能降耗改造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重大特色装备、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为支撑,加快成套和专用零部件研发和生产,建设区域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推进《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围绕风电产业开发,突出抓好风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积极研究政策措施,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开发区的集聚发展,为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扶持发展服务业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进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强投资管理、产业政策与银行系统的协作配合,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生产综合服务体系、城乡居民综合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推进中小企业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分工协作,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努力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文化产品出口,开辟服务贸易新领域。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口。

  (三)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保持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深入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确保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建成收尾。加快农村道路和人畜饮水、农村沼气等“六小”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围绕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培育马铃薯、制种、酿酒原料等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进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着力实施我省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提高粮食保障水平。大力发展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提高草食畜在畜牧业所占的比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广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投入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生活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重点是做好务工返乡人员的就业工作。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集聚和带动作用。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启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要求,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四)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以大中型城市发展为突破口,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落实完善促进城市发展的政策,努力形成有利于人口、产业等要素向城市集聚的政策环境。

  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部经济整合发展,突出兰州特大型城市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促进兰州经济区的整合与发展。加强中部地区以城市为主的分工合作,突出定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甘南、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配套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抓住国家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机遇,加快天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平凉、庆阳能源基地地位。落实好陇南的灾后重建和特色产业发展措施,增强陇东南经济发展新优势。提升河西综合经济实力,整合资源,努力推进酒嘉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跨省、跨市州的经济联合与发展,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全省主体功能区形成,力争从“十一五”后期开始逐步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基本架构。

  (五)强化节能目标管理,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和生态建设

  抓住我省列入全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机遇,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抓好冶金、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和178户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定期公布淘汰企业名单,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进白银、玉门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环保项目,加快白银公司“三废”治理,抓紧实施银光公司硫酸雾治理项目。加快中心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按要求做到兰州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抓紧完善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选择重点行业的重大项目,做好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工程、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要生态建设项目,加强“长治”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生态公益林建设。

  (六)强化改善民生举措,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劳动者自谋职业相结合,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重点做好困难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要高度重视解决经济减速带来的农民工失业问题,积极引导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拓宽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和增收的空间。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省、市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利用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支持受灾地区劳动力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的相互衔接。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10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快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任务,有重点地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重点中医院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庆阳市中医院、平凉市中医院等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等事业。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快省地质博物馆、大地湾遗址、临夏彩陶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积极改善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积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改善居民收入状况,重点促进农村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培育扩大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居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支持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

  (七)着眼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构建新型体制,在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涉农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战略重组,加快重点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步伐,通过引强入甘、战略重组等形式,鼓励省属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整合,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引导华能集团、中信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在甘肃的投资规模,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围绕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搞好配套加工,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贡献率。按照国家部署,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资、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做好国家和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在河西地区全面推开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水权制度改革步伐。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抓好产业招商、园区配套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导外资投向特色农产品加工、优势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和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开拓国外市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一五”时期的后两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进一步动员全省各族人民,继续以完成好年度计划为基础,加强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实施,落实促进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加大《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力度,确保《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要认真做好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努力保持全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