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全省实施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法律法规情况的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14 10:07:25

  

  ——2008年9月25日在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副组长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邢同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促进全省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工作要点》,5月15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省科技厅召开座谈会,对全省实施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了检查。执法检查组随后于7月23日到30日,分两个组赴金昌、白银、张掖、嘉峪关、酒泉五市和7个县(区)及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白银公司等企业进行执法检查。8月5日,执法检查组召开了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及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这方面工作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检查,我们认为,近年来,全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等法规政策的要求,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创新型甘肃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创新工作思路、落实科技政策,促进了创新环境优化。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环境明显改善,科学技术在调整经济结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全省实施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法律法规的主要成效

  (一)科技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深入,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科技行政部门落实党的十七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部署,认真实施科技法律法规,坚持从强化科技宣传及科技普及入手,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科技培训及科技宣传活动,着力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一是各级政府结合“五五普法”,通过各种宣传媒介、舆论工具和设施场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开展了《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甘肃省科技进步条例》及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政策法规的宣传活动。二是坚持组织开展“科技三下乡”、“保护知识产权周”、“科技活动周”等大型宣传活动,使法律法规的宣传,同广大群众的科技需求,同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推动了我省科教兴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二)科技工作规章和采取的措施逐步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

  为全面贯彻执行科技法律法规,省政府依据国家科技工作部署和我省地方性科技法规规定,相继出台和修订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甘肃省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关于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若干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开发工作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深化省属开发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分类改革实施意见》、《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办法》、《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府规章,这些规章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科技创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了建设创新型甘肃的步伐。尤其是2005年新修订的《甘肃省科技奖励办法》实施以来,我省的科技奖励力度明显加大,在“科技功臣奖”的基础上,又新增“技术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自2000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献身科技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科技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依据,在加速推进科教兴省战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培育和规范技术市场、推动民营科技型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综合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全省科技经费投入的规模不断提高,据统计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由2002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4亿元,增长了118.2%。2006年,我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4.4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为0.83%。2007年,我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6.1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为0.91%。2008年,省级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2.07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3.6%。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我省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发展期,综合科技进步指数由2002年的25.37上升为2007年的34.30,综合位次排全国第25位。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重大科技成果全国领先

  近年来,全省科技工作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进步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政府的引导和鼓励,全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良好势头。五年来,全省共产出科技成果3805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98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8项。专利授权2779件,由2002年的397件增长到2007年的1025件,增长158.2%。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核技术应用、生物制药、马铃薯业、制种业、草业、荒漠化治理、干旱农业、重离子物理、冰川冻土、高原气象等领域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新进展,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我省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顺利推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截止2007年底,我省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台(站)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6个,国家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基地)12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1个,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个。全省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1个,孵化面积37.3万平方米。建设启动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网络科技平台等6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全省科技管理网络初步形成,14个市州和一半以上的县区级科技管理网开通运行,实现了科技信息实时网上发布。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2007年,全省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8.36万人,其中高级人才2.97万人,中级人才15.73万人。全省有两院院士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16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572人,甘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104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28人;全省每万人中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5.18人。培养省属重点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24人,建设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团队12个,已有16家科研院所被批准为联合攻关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科技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

  (六)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广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工业强省”战略,把科技进步的重点放在企业,着力培植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项目为龙头,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合作取得重大成效。全省各市、区与18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签定了长期合作协议,开展合作项目680多项,引进技术340多项,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520多个,全省开发新产品360多项,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研究、开发、转化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由2003年的7.7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6.21亿元,五年增幅237.7%。我省已与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组织实施了200多个国际合作项目,涉及40多个专业领域,合作国家遍及美洲、大洋洲、东亚及中亚等国家和地区。

  (七)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联合日益密切

  近年来,我省大中型国有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发展迅速,在技术创新的进程中,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5%。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4800万美元,占商品出口额的4.4%。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50家。金川公司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开展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全面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综合评价工作中,公司在全国438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名列40位,与2005年的115位相比和2003年的239位相比,排名大幅度提升,在全国有色行业内仅次于中国铝业公司,位居第二。

  (八)科技支农成效显著,特派员工作方兴未艾

  “十五”期间,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品种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培育和推广小麦、马铃薯、玉米、花卉、蔬菜等一大批优质高产高效植物品种,每年有20多个新品种(系)投入生产,全省各类优质专用农作物面积达到1300万亩,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近年来开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共组织实施有关项目249项,投入科技经费1.38亿元,共产出省级科技成果199项,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培育出适宜低水肥条件下种植的陇薯7号、LK99、GD1等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系,推广后增值潜力巨大,有力地推动了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酒泉、张掖等地利用农业新技术制种,形成了产业化规模,种子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具有甘肃特色的设施农业技术节能日光温室、畜禽工厂化养殖、设施环境控制、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大面积推广应用,初步实现了建造技术、专用品种、特色农产品模式化栽培和市场营销的衔接配套,对解决与人民生活相关的菜篮子、米袋子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以项目带动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成为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三年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0个,建成各类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近800万亩,带动农户55万户。以“企业+基地+科技支撑+农民协会+农户”的方式,与农户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呈现出“兴一个企业,富一方百姓”的局面。上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及科技部有关领导多次视察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全省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五年多来,为促进试点地区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牧厅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基层创业行动的意见》,使科技特派员工作由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推广,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机制与政策环境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

  有限的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难以对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联合攻关,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科技评价机制不利于技术创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活动,往往重学术水平、轻产业化开发,走向市场、带动经济发展不够。围绕国家《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的配套办法不够完善。

  (二)科技投入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省级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2006年为0.83%,排全国29位;2007年为0.91%,排全国27位。2006年,全国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22%,我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来,市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市县挤占挪用科技经费,部分市县地方财政对科研补助、中间试验和重大科技攻关费用的投入,没有达到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1%的标准,不符合《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

  

  (三)自主创新的整体推进能力比较薄弱

  虽然我省的部分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一些领域的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如生物制药、石化装备及相关控制系统等,但国家科技部多年的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名,2005年为第27位,2006年为第22位,2007年为第25位,一直处于创新能力较低的省份之中。企业技术创新仍以国有企业为主发展,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规模小,科技研发水平不高,科技产出率相对较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环境差,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研院所结构不合理,规模参差不齐。工业与农业研究机构比例不合理,科研院所特别是省市属科研院所基础条件薄弱,科技研发和转化能力不强;基础研究能力较强,应用开发能力较弱,与主导产业对接不紧密的问题比较突出,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特色优势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不健全,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

  (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融资难,社会风险投资体系缺乏

  融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市场发育滞后、技术和风险资本结合困难,已成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据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2005年为1.1%,全国平均水平为2.4%;2006年为1.2%,全国平均水平为2.58%;2006年,我省企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0.48%,低于全国0.76%的平均水平。金川公司、酒钢公司在技术进步方面舍得投入,但总体上看,我省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投入大额资金搞研发的能力,也难以承受创新失败带来的风险。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

  人才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基石和驱动器,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使用上,还存在许多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全省从事教学和卫生等社会公益性技术人员占到2?3以上,从事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紧缺,尤其缺少技术开发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二是科技人才流失严重,虽然人才在总量上保持了相对平衡,但高层次人才、关键技术岗位人才流失多,这些人才流失带走了技术、产品和市场资源,树立了竞争对手。

  (六)科技服务体系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科技中介服务能力薄弱。虽然科技中介组织的数量在快速增长,但是“买技术难,卖技术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供求关系仍存在较大障碍,大量技术成果难以迅速转化并向中小企业扩散和转移,市场机制作用更多体现在技术交易环节,产学研合作、科技中介服务中市场机制尚未发挥应有作用。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产学研结合中缺乏彼此之间的联系互动,对科研课题经费使用的跟踪、监督不够;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宏观调控手段不力、指导不够。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强对科技法律法规和科技创新战略思想的宣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甘肃,是实现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要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科技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通过深入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技法律法规的内容,并自觉地贯彻落实到位,为不断提高我省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政府相关配套措施,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提高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法规政策引导和制度的保障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通过完善的政策调控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地方法规建设,制定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财政性资金采购创新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努力探索科技与经济、技术与资本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人才评价机制,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三)整合工业科技研发力量,组建甘肃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要紧紧围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已制定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我省实际,突出重点,抓住能拉动我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力争每年有几个或一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中有限的技术资源,以继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搭建甘肃工业企业先进适用技术转移和服务的平台。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建设及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整合现有工业科研院所资源,组建甘肃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为“工业强省”战略服务。

  (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我省具有一定的科技人才优势,但高层次创新人才仍十分缺乏,科技人才的结构和分布也不够合理,人才流动还存在某些制度性障碍,迫切需要按《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规定,切实保护和调动科技人员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加强甘肃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完善自主创新机制,造就宽容失败、鼓励争鸣的氛围;打造自主创新创业平台,大胆启用优秀青年人才参与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为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建立一套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评价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评价体系的基础;提高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法促进知识产权的流动;建立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五)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公共科技资源的社会共享

  我省科技资源配置条块分割、分散重复、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各级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规定,加快建立科技进步协调机制、加强宏观统筹协调,有效配置、整合科技资源,发挥财政投入形成的科研设施、科学数据等资源的最大效益。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有所突破,切实强化科技行政部门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统筹协调和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分类指导;建立和完善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部门联动、省市互动机制。完善科研基地、科技文献、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公共科技资源信息系统,从资源信息公开、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推进科技资源管理单位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省管统一协调的科技服务体系。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有规模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

      (六)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资融资体系

  针对我省科技投入总量偏少,科技风险投资发展缓慢的现状,要切实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当前应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市县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的力度,建立财政科技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时,就应把科技投入作为保障的重点,确保《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二是增加政府对科技风险投资业引导投入,积极培育壮大一批风险投资机构,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注入创业投资企业。三是规范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确保专款专用,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提高使用效益。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