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02 16:13:06
——2009年1月13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春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8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以来,相继发生的低温雨雪灾害、甘南藏区不稳定事件、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使我省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严峻考验。9月份以后,全球金融风暴逐步扩散蔓延,我省经济发展进一步受到冲击和影响,造成外部需求减弱、工业增速回落、全省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上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努力化解突发矛盾,坚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全省经济呈现出农业健康发展、投资消费趋旺、民生不断改善的态势。除经济增长预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外,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完成。初步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0%,低于年初预期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5%,高于预期3.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61.6亿美元,增长12%,低于预期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700亿元,增长30%,高于预期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0亿元,增长19%,高于预期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1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元,增长15%,分别高于预期1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按照年初省人代会的各项部署,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应对突发灾害,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序进行“5·
(二)推进农业技术革命,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加大各类支农惠农政策的配套和保障力度,争取国家支持实施良种工程等项目,对退耕还林户进行资金补贴,促进了农民增收。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完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面积289万亩,农业增产成效十分明显,预计粮食总产达到877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继续做好农村电网和农村沼气建设,争取国家下达农村电网建设资金13.3亿元;国家分两批安排我省77个县户用沼气建设任务15.5万户;加快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18处、水窖3825处。全省21.6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基本兑现,逐步化解了移民和原住村民的不稳定因素。全年下达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资金6.4亿元,对7.5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三)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石化、有色冶金等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兰铝自备电厂、电解铝节能降耗改造、金川公司富氧顶吹镍熔炼和蓝星集团20万吨甲醇项目建成投产。继续推进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加快风电设备本地化制造,金风科技公司风力发电机总装项目开工建设,白银中科宇能公司年产500台套风电叶片项目当年建成投产。白银市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中国中信集团注资32亿元,对白银有色集团实施战略重组。阳山金矿勘查开发项目完成评估备案,中国黄金集团与金川公司加快合作开发步伐。省政府与华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投资开发建设正宁南部煤田等项目,加快推进陇东地区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金昌被确定为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进
随着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带动,全省投资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往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按照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各市州、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抓好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项目的申报工作,落实资金37.4亿元,推动了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引洮供水一期、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康家崖至临夏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天水过境段、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高速公路启动建设;兰青二线工程竣工投运,兰渝铁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相继开工建设;天水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航,兰州中川、敦煌机场站坪改造工程完成。新窑、新柏、山寨煤矿竣工投产;一批750千伏、330千伏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黄河炳灵、乌金峡、柴家峡、天王沟等水电站和瓜州大梁、景泰兴泉风电场等电源项目并网发电,预计全年新增发电装机210万千瓦。国家正式批复了甘肃风电“十一五”建设方案,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签署《铁道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甘肃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加快推进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五)着力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省委、省政府坚持多年来改善民生的做法,继续承诺办好“14件实事”并取得了新进展。提高农村低保户补助标准、发放廉租房补贴、提高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省属师范院校本科生实行以奖代补、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养老补贴制度等政策得到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加快推进;农村人饮、沼气建设等全面完成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达到93.2%,参合农民补助标准翻一番的目标已经实现。与此同时,全省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旅游、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教育专项,启动实施特殊教育专项规划,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全省实现“两基”的县累计达到81个,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6.7%。
(六)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部分领域和行业取得新进展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及其他各项改革。对长城电工集团系统、祁连山建材控股公司系统、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全省粮食企业有改革任务的80个县市区已有72个基本完成任务,1028户应改企业已完成983户,占95.6%。省委、省政府出台《甘肃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保证措施,榆中县和平镇等6个小城镇列入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进展,榆中、甘州、肃州、陇西农村合作银行正式开业。水管体制改革历时五年基本完成任务,全省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经费落实94.1%,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落实73.9%。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省图书馆体制改革试点和省陇剧院、省秦剧团资源整合试点工作正在推进。
总的来看,我省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变化和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基本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但是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全省石化、有色工业增速明显低于上年水平,特别是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冲击,三季度以后工业增速进一步下滑,工业用电量、货运量明显下降,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二是工业企业效益持续下滑。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我省工业主导产品镍、铜、铝等价格大幅回落,同时由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造成工业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三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抵消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依然突出。去年全省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万人、低收入人口32万人,但是因灾返贫造成贫困人口新增加230万人,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攻坚的难度。四是外贸出口受到抑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我省资源性产品出口受到限制,进出口贸易增速减缓,全省出口连续7个月负增长,特别是机电产品、原材料产品出口降幅较大,影响到工业的稳定发展。五是自然灾害造成重大影响。相继发生的冰冻雨雪灾害、地震灾害等,对部分地区和全省农业、旅游业、有色行业造成了冲击,各种矛盾交织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2009年经济环境分析和主要预期目标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确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从目前发展的趋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在国内外经济普遍低迷、贸易需求持续减少、企业效益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形势不容乐观,对下一步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应对措施。同时,也要看到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有利方面,特别是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加快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六大工程和灾后重建,制定实施九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措施,都为我省夯实发展基础和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我省实际,2009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以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为主线,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社会发展和民生工程,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按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10%左右,主要是为了防止经济过快回落,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也有利于扩大城乡就业,实现保增长的目标。按照略高于经济增长目标的要求,财政收入增长11%。
——按照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要求,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一是从投资政策看,国家进一步支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产业创新,大批灾后重建项目集中建设,为投资增长创造了条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城乡居民收入有望得到提高,消费政策环境趋于改善,消费增长的基础较好,但是受经济回落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有所减缓。三是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实行减免关税和扶持来料加工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带动进出口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按照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国家加大农村各类补贴力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扶贫标准,为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从我省收入在全国排位落后的实际出发,结合五年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提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回落和工业品出厂价格、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滑,价格总水平将出现涨幅下降态势。考虑到当前供大于求的实际,物价上涨压力会进一步减小,但是投资和消费扩张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价格上涨,因此今年价格将继续保持小幅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105左右。
——由于2006年度没有完成节能降耗的目标任务,加大了实现“十一五”预期目标的难度,今后两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降低5.2%左右,才能保证“十一五”约束性指标的完成。今年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要强化目标责任,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控制在52.3万吨和16.9万吨以内。
三、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2009年,全省要紧紧抓住政策调整的机遇,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问题等重点,努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抓好在建重大项目。加快宝鸡至天水、平凉至定西、天水至定西、康家崖至临夏、天水过境段、永登至古浪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推动兰渝、西平、天平铁路加快建设,完成嘉峪关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力争红沙岗煤矿1号井建成投产,加快二热电厂扩建、永昌电厂和景泰电厂建设进度,确保投运火电机组200万千瓦以上。
争取新开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瓜州至星星峡、营盘水至双塔、雷家角至西峰高速公路;启动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包兰铁路兰州至惠农增建二线、成都至兰州等铁路项目;尽快建设兰州中川、庆阳、敦煌机场扩建工程和新建金昌机场。力争核准建设平凉电厂二期、酒泉热电厂、崇信电厂,全面开工建设750千伏永登——瓜州输变电工程,为“十一五”末在酒泉地区建成风电装机516万千瓦奠定基础,继续实施全省城市电网、农网完善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推进红沙岗2号井和23个国有重点及国有地方煤矿的安全改造;积极争取国家批复宁正和环县沙井子矿区规划,加快核桃峪、刘园子、马福川矿井前期工作,尽快完成核准并开工建设;积极申报将华亭等6个矿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列入国家投资计划。
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兰州南绕城、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平凉至天水至成县至武都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兰新铁路兰州至武威至张掖段扩能改造、敦煌至格尔木、天平铁路向北延伸至太中银线、兰州至临夏至合作等铁路项目前期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抓紧完成兰州铁路枢纽总体规划并开工建设相关配套工程;做好夏河机场、陇南机场、平凉机场、张掖军民合用机场等前期工作。尽早核准建设酒泉风电基地“十一五”首批380万风电场,全面开展酒泉风电基地“十二五”规划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推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全省16万户廉租住房建设,其中实物配租5万户,租赁补贴11万户。争取完成武威、平凉等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和重点镇道路、排水工程;加快华池等18项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和麦积区等6项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进度;新开工建设酒泉等7个市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和渭源、甘谷、宁县等一批县城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进一步改善城市(镇)基础设施条件。
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城乡住房、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灾民住房建设任务。按照重建规划合理安排资金,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办法,选准选好项目,加快启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恢复重建。调整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合理引导和扩大建材、建筑行业的发展,重点支持就业容量大的企业恢复生产。利用灾后重建优惠政策,加快实施农居抗震安居工程。
(二)改善农业基本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围绕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积极筹措资金,在中东部地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大力发展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不断提高草食畜在畜牧业中所占的比重。加大退牧还草力度,实施草原围栏3600万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新建县级动物卫生监督站46个、乡镇兽医站255个,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站21个,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确保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建成收尾。加快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六小”工程建设进度,解决15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安排30万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推进11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继续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项目、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七期等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00万亩,建设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15万亩。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1200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继续推进和落实易地扶贫搬迁5万人以上。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扩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增收空间,开辟返乡人员就业的新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快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支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要抓住国家振兴九个重点产业的机遇,尽快组织编制我省相关产业的振兴规划,推动钢铁、有色、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和新疆煤炭、原油入甘的条件,推进两大能源走廊建设和石化基地建设,即河西风电走廊建设,由庆阳向陇南逐渐延伸的能源走廊建设,力争把兰州建成为西部最大的石油炼化基地,提升我省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加快文县阳山金矿、岷县寨上金矿的开发,把我省打造成为黄金生产大省,进一步促进产业延伸开发。
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兰州石化550万吨常减压装置、庆化300吨改扩建项目、西北铝板带箔、连铝节能降耗改造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启动实施金川公司精密铜镍合金、江苏金浦与兰州石化合作建设20万吨碳四深加工和6万吨丁基橡胶等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拓展乙烯、铜、铝、镍等深加工产业链,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404厂核乏燃料处理等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推进蓝星公司碳纤维和多晶硅等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实力和发展后劲。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围绕风电产业开发,突出抓好风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利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机遇,围绕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组织申报生物产业、新材料、信息产业、新能源、创业投资等方面的项目,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计划。
促进开发区的集聚发展。研究政策措施,完善管理体制,尽快提出加快全省开发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在加快兰州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同时,着力支持嘉峪关、酒泉、白银、天水等省级开发区建设。推进金昌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抓好兰州生物产业基地的培育工作,支持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继续推进白银、玉门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全面落实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各项任务。
(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努力稳定对外出口贸易
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扶持发展服务业的契机,努力向国家申报项目,争取更多的服务业引导资金,推进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加强投资管理、产业政策与银行系统的协作配合,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综合服务体系、城乡居民综合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
积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改善居民收入状况,重点促进农村消费、稳定住房消费,积极培育扩大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居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支持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抓好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省级储备粮库的改造和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兰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油脂加工项目建设,改造提升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水平。
努力扩大进出口贸易。要把握国家继续实行鼓励出口的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着力稳定出口增长。继续支持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稳定出口,扶持中小企业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努力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文化产品出口,开辟服务贸易新领域。增加省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重点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口。
(五)强化节能目标管理,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
抓住我省列入全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机遇,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一是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抓好冶金、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和178户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实现降耗增效。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二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国家将加大淘汰炼铁、炼钢、水泥、铁合金、焦炭、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我省应积极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定期公布淘汰企业名单,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三是按照与国家签订的责任书,进一步细化方案,加快小火电机组关停。完成酒钢集团公司、大唐八○三厂、西固热电公司、永昌电厂小火电机组的关停拆除工作,提前完成“十一五”关停77.5万千瓦的任务。四是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环保项目。加快白银公司“三废”治理、兰州石化公司烟气脱硫等重点污染源治理,抓紧实施银光公司酸雾治理项目。加快中心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按要求做到兰州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是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抓紧完善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选择重点行业的重大项目,及时上报国家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督促试点单位抓紧编制实施方案,确保工作取得成效。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省级方案的编制工作。
(六)强化改善民生举措,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快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全省扩建17个中等职业学校,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免费教育。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任务,有重点地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重点中医院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庆阳市中医院、平凉市中医院等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改善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快省地质博物馆、大地湾遗址、临夏彩陶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坚持促进就业方针,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高度关注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大中专学生和返乡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其就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省、市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利用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支持受灾地区劳动力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和社会保障。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
(七)着眼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构建新型体制,在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涉农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省属重要骨干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力争完成兰通厂等6户省属企业的破产重组工作,积极推进商贸流通、建筑、农垦、交通等领域省属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围绕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搞好配套加工,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加快重点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革步伐,通过引强入甘、战略重组等形式,鼓励省属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整合,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引导华能集团、中信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在甘肃的投资规模,促进资源向省内外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国家和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争取在河西地区全面推开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水权制度改革步伐。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扩大招商范围。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抓好产业招商、园区配套招商。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导外资投向特色农产品加工、优势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甘肃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兰州大气环境治理、天水旱作农业、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等利用外资项目建设进度,抓紧推进世行贷款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亚行贷款兰州市城市交通项目、沙特政府贷款甘肃卫生项目的前期工作,尽快完成评估并签约实施。积极支持金川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争取获得国家在信贷、保险、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八)立足经济长远发展,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系到全省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按照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深化对省情的再认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提出“十二五”发展的重大课题。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对“十二五”发展的建议,将重大课题研究向社会公开招标,提高规划工作的社会参与度。按照国家部署,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与国家部委联系沟通,研究和制定扶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以及政策措施,力争尽早得到批准实施。在近两年工作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功能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区域合理布局和产业协调发展。立足扩大内需政策的长期实施,谋划今后几年着力抓好的一批重大项目,使之成为规划的主要支撑,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发展抓项目不动摇,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细化措施、抓好落实,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扎实工作和新的成绩迎接建国六十周年。